笔趣阁 > 硅基编年史 > 002第二章高原菊石的故事

002第二章高原菊石的故事


  “嗨!早上好!怎么起那么早?我还以为你们昨天走了那么远,今天会多休息一会养精蓄锐呢!”

  “你不也挺早的?不配女朋友多睡会儿?”

  “我是习惯了。”

  清晨,吴宇穿着厚厚的衣服,一边发抖一边搓手来到山泉那里时,发现已经有人行先到了,是好像是那两个叫杨斌和李星的研究生。

  “昨天下午你告诉我们这边有山泉后,教授让我们早上过来打一些回去用。来之前我还以为这地方没水,白背那几十升水进来了。”

  “我也是运气好才发现这个小泉眼的,不然就只能数着带来的几瓶水过日子了。”

  吴宇直接捧了几把水打到脸上,冰凉的泉水让他一下子困意全无,清醒无比,舀上一罐子水簌口,簌完顺便喝了点,这就算洗漱完毕了,两个人见此有些诧异,但吴宇已经见怪不怪了。

  “同学,你们来这边是搞的什么研究项目?课题是什么?”

  “来的这两个是我们的植物学教授,带我们到这边测量某些高原植物的分布,习性,具体做一下统计,据说是它们在中国植物志里面介绍不够详细,我们再补充一下。”

  “你们在这带几天啊!应该还要去其他地方!”

  “嗯!就待两三天,下一站是唐古拉山,我们学校在那边有个观测站,后面还要到藏北你们看一下。你们呢?应该不是来夏令营的!”

  “就是来玩的,顺带做一下老师的实验,帮他测一些数据,课题很大很不靠谱————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原生态的影响。”

  “挺的啊!没有老师跟着,还有女朋友陪着,游山玩水想干嘛干嘛,顺便测一下数据,不像我们干什么都要向老师请示。”

  “你们羡慕我,我也羡慕你们,我这个连经费都没有出来,全靠自己自费,那台用来拍照的单反,当初在学校,我死皮赖脸,不知道跟老师求了多少次,跑了多少腿拿过来的。”

  聊了一会,方才告别,他们要打水回去给老师同学洗漱,吴宇也得回去伺候女朋友,得赶紧吃了早餐,到附近再采些标本,测数据。

  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原生态的影响?有几个人会在乎这些,普通人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更加恶劣就不错了,但没几个人在意,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几十年来,高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并不大,哪怕是每天早高原是游走的牧民也没有察觉出什么,也许细心一些的牧民可能会发现山顶上常年积雪的雪线悄悄的又往上移了一些,低海拔生长的植物动物,慢慢向高海拔地区延伸。

  等大家开始察觉到什么,开始正视这一切,那时候情况已经是灾难性的了。就像这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等发现它们快要灭绝了,国家和社会上才开始呼吁保护,打击盗猎,但悲剧已经出现,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依旧还是难逃濒临灭绝。

  临近中午的时候吴宇去看来一下他在某个山弯里草坪是设置的陷阱,居然出乎意料的抓了只野兔,兔子已经死在了陷阱里面。前几天他到这里的时候,发现附近居然有野兔的身影,在这片有野兔出现草地上用带来的胡萝卜和土豆为诱饵弄了个老家那边常用来捕野兔的陷阱,没想到真的抓了一只。

  标本也不挖了,悠哉悠哉回去做午饭了,荒郊野外烤野兔不怕丽琦不能接受。她也是个性格彪悍的女汉子,不然也不会一起陪自己到这来,吴宇都已经记不清自己在本科的时候,大学四年做的动物学实验中解剖过多少动物了,其中大部分是兔子,所以弄起来自然是熟门熟路。

  烤了两只兔腿,其它地方的肉割了下来,放到铁盒子里加上方便面调料包,煮了锅汤,兔子不大刚好够一顿,兔皮和骨骸都挖了个坑,埋起来没留下什痕迹,仿佛这只兔子就没在营地出现过。

  在他看来弄个野味什么的并不过分,理所应当,但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就不一样了,要是上纲上线的话,这性质就和偷猎差不多了。就像在不远处扎营那帮华夏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可能学生都和他一样都无所谓,但如果那两个教授并不认同这个,那情况就不一样,印象一下子就差了,,别说以后可能会在那大学上学。

  “你这摆弄吃食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到这都能弄到野味,感觉像在学校待大家组织出去烧烤一样,可惜没什么调料。”

  虽然条件简陋,但口味还是不错的,这几天吃了那么多方便食品和压缩饼干,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就算是人间美味了。

  “我妈说过:要抓住一个女人的心,可是要抓住她的胃,21世纪男人生存的关键就是会不会做饭,能不能做好。”

  “死相,还喘上了。”

  当然在吴宇看来要俘获女人的芳心,可不仅仅是会做饭那么简单,如果有足够的金钱,地位,能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虽然这些现在都自己都没有,但自己应该算个潜力股,未来都会有的。

  “吴宇快来看,我好像发现了一块远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吴宇拿着尺子,专心致志的测量着早上采回来的这批植物标本的各项数据,突然就听到了女朋友兴奋的呼喊,我不得不起身去一看究竟。

  “这应该是以前的什么螺来着,好几亿年前的生物,拍两张照片,回去查查资料,我都忘记叫什么名了。”

  众所周知,哪怕现在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曾经也曾深埋于海底,经过数十亿年的地壳运动,在亚洲的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挤压下,才一步步升高成为了世界的第一的高原,哪怕到了现在也不停止,每天依旧上升那么一点点。

  站在珠穆朗玛峰顶上,那最接近天空的地方,谁能想到这一片曾是海洋生物的天堂。现在除了这些偶尔发现可以佐证曾经存在的化石,已经找不出任何的痕迹,沧海桑田莫过于此。时间总能改变一切,消磨一切。吴宇心中不禁感慨:

  沧海桑田千年记,

  生前身后未可期。

  世间浮华蜃楼梦,

  青史留名为今夕。

  这是他所看到和想到的,当然另一个人就不是这么想了。

  “多么美丽,多么完整,真的是和中彩票一样幸运。”

  看着女朋友的像抚摸珠宝首饰一样抚摸那块化石,爱不释手的样子,吴宇想起了什么,心里莫名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

  “要不你把它带回去!拿回去做个纪念。”

  “不太合适吗,这块石头怎么说也得有三四十斤啊!怎么带回去。”

  “你用你的锤子把它敲成小块的嘛,当初说出来做生态实验,我父母怎么都不让,最后还是求了我父亲很久,他才同意的,他比较喜欢收藏东西,这块石头就当拿回去给送给他的礼物好不好嘛!”

  “好!没问题,能行。”

  “好好做啊,要是不走心敲坏了,你给我重新找一个。”

  就这样吴宇只能把这块化石抱回营地,慢慢打磨,他也喜欢收藏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是代价未免有点大,本来他打算带回去的纪念品只有那个在石滩上捡到的羊角。

  这个放在帐篷旁边的奇怪石头没多久就被过来串门的杨斌几个发现了,一阵分析在讨论终于知道了上面那个已经变成化石的海螺生物的学名。

  虽然形状有些怪异,但确实是菊石鹦鹉螺类的,不知道是“新品种”还是那些已知的鹦鹉螺的变异。

  而且在教授拿着放大镜细心的观察了一晚上之后发现,这个鹦鹉螺上面有一些特殊的图案,如果不细心观察的话肉眼根本看不清,毕竟这个化石已经有几十亿年历史了,那可能当时这个鹦鹉螺还活着的时候,它外壳上的这些痕迹应该十分清晰,醒目。

  当然还有另一种推断,这些图案本来鹦鹉螺身上并没有。在后面的几十亿年的地壳运动中,阴差阳错,机缘巧合,才形成今天的模样。因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很多鹦鹉螺类的化石,却没有听说过有这样图案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出现过,但我们不知道罢了。

  这个解释更容易让大家能接受,因为怎么想这个鹦鹉螺生前外壳上都不应该有这些图案,解释不通,虽然这图案看起来不像偶然,像是刻意为之,可以说是一些符号,好像要表达什么。

  但这些图案是怎么形成的,很难解释得通,总不可能是有生物给它刻上去的,那时候地球上的环境,不可能有任何生物有这样的能力。越想越难以解释,两个教授都不断称奇,反倒他们这些学生都没多大兴趣。

  吴宇心想,要是这块菊石能把知名度提上去,添加一些传奇彩,那就不是一块普通的化石了,要是有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收藏家喜欢,那就成无价之宝了,想想就觉得兴奋。

  其中一个教授多次表现出对这块化石的喜爱,表达出想拿回去研究一番的意思,但吴宇以要拿回去给女朋友父亲的名义拒绝了,因为女朋友父亲是国内较为知名的古生物学家,喜欢收藏各种化石。同在北京生物学界的两个教授也是有所耳闻的。

  至于这块化石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代表着什么,拿回去慢慢研究,反正现在也说不清楚。到了学校有足够的仪器,可以通过测碳14测量这块化石的生成年限,通过这样对比化石外壳和图案生成的时间是否一致,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胡乱猜测。...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https://www.uuubqg.cc/102_102799/526535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