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到古代去养老 > 13.雇人

13.雇人


  李锦年回到李家村时已经是未时了,吃了大海特意留下的饭菜。看看小鸡和山羊吃食,又喂过一遍清水。看着两个孩子出门玩耍,李锦年关好门扛着锄头提着晒好的高粱种就往地里走去。

  地里经过翻转,又下了场雨,现在还有点湿漉漉的。李锦年在边沿找了块稍微干一点的土地开始开垦起来。使土地泥土不再结成块状,变得松软起来,再挖出一个个小浅坑,之后就是撒种子的时候了。把高粱种子每个坑里洒上几粒,全部洒完之后,再用锄头把坑挨个填起来。这时只要等待就好,不出意外几日之后应该就能出芽了。

  等弄好之后,李锦年已是腰酸背痛了。只有这时才能体会农民的辛苦。李锦年继续扛着锄头来到旁边的荒地上。荒地及旁边的小山坡大约三十亩,地势不平,土硕凸起。李锦年仔细的看着,心里规划着怎样把这片土地最大化利用起来。就算要种一千棵果树也不够这么大地方,剩下的地方还得弄点别的。

  等李锦年回到家已经是平常的晚饭时分。因为李锦年家是日食三餐,所以晚饭比别人家要晚一点。这个时候大海和小杏也玩耍回家了,李锦年正好可以好好做点好吃的。煮上饭,烧上肉菜,一家人美美的吃过晚饭。再给小鸡山羊喂过食后,李锦年交代一声就往里正家走去。

  傍晚的时候,正是李家村的人一家老小吃过歇息的时候。大家正歇息着,就听到从里正家传来铜锣声。村里一般有事不方便挨家挨户的通知的时候,就敲起铜锣来。这样大家听到铜锣声,就知道有事情发生,都会去里正家集合。

  李二牛到了里正家时,院子里已经有好几家人了,都是离里正家近的人家。等他看到一旁李锦年的时候有些意外,因为李锦年家住在村尾,一般要迟一点才能到。不过不等他再细想,身边就挤满了后来的人。大家都在叽叽喳喳的讨论这次有什么事情。

  里正看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人到了,就敲响铜锣,示意大家安静。只见里正清清嗓子,说到:“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事要告诉大家一下。首先是村尾的那片荒地现在已经是李锦年家的,以后大伙去那边弄点什么要经过李锦年的同意。”看着村里的人面面相觑,里正接着说:“现在李锦年家决定要把那片地收拾起来,想要种点果树。所以谁家有空闲的话可以去帮忙做点事。当然不是白帮忙,李锦年出工钱。”满意的听到村里的人迫不及待的问到多少钱一天,里正示意李锦年回答。

  李锦年接着里正的话说到:“我那里青壮年二十文一天,不包伙食。”话音刚落,李锦年就听到村民杂七杂八的问话。

  “真有二十文一天?”

  “当天给钱吗?”

  “别的村的人要吗?”

  ……

  李锦年只好一一回答:“确实是汉子二十文一天,也可以每天傍晚结账。不过如果是偷懒耍滑的人,事先说好我是不要的。别的村里的人只要有大家担保,我也要。同样是二十文一天。不过我这地方不大事情应该干不了几天。谁要是确定来干活,那从明天早上就可以开始干了。明天早上先到我那里确定一下名额,然后开始干活。”

  看事情说完了,里正再次敲响铜锣。“好了,事情大体就是这样。明天要是想去干活的,先早上到李锦年家确定一下。现在大伙可以先回家商量一下。”看着大家散去,李锦年也辞别里正。不管明天有多少人来,他都要回家准备一下。

  李二牛兴冲冲的跑回家,就听到他娘的声音从房间传来:“二牛啊,出什么事了吗?里正说了什么?”李二牛走进房间,看到他娘挣扎着坐在床上。连忙上前掖好被角说到,“是有好事。村尾那片种不出粮食的荒地被人买了。娘你肯定猜不出是谁买的?就是那个读书读傻的李锦年。他把地买下来了,现在要种果树正缺人手呢。他说了二十文一天,可以当天结钱。我准备明天就去试试。”

  李二牛只听他娘疑惑的说:“人家一般都是十五文一天,他倒是给的多一点。不过那李锦年家自从他爹娘去世之后只知道喝酒瞎混。哪来的钱买地还雇人,不是诓人的吧。”

  李二牛心里也没底,不过他依然说到:“他是在里正家说的,而且里正亲口说那片地是他家的,应该不会假。最近大家都看到他往家买了很多东西,大海和小杏也都穿上了新衣服。他是突然发了大财也说不定。”

  “既然里正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只是苦了你啊,以前你爹走的早,现在你又要照顾我这有病的老婆子,一直没办法赚钱娶媳妇。”

  “娘您说的什么话。儿子照顾你是应该的。您先歇息吧,儿子再收拾一下。”说完,李二牛扶着他娘慢慢躺下。

  “二牛啊,别弄太晚。早点睡啊。”

  “好的,娘。”

  有同样想法的不只李二牛母子,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是这么想的。不过能赚点钱补贴家用的机会不多,大家都愿意试一试。

  第二天,李锦年早早起床,刚锻炼完就听到敲门声。让两个孩子先去洗漱,李锦年去打开大门。打开门一看,门外已经有好几个人了,而且个个都带着锄头。李锦年明白这都是来帮忙的,连忙请他们进屋。看他们忙摇头拒绝,急着去干活的样子。李锦年也连忙进屋把昨晚做的简单的表格拿出来,依次写上他们的名字。写完名字后李锦年准备带他们到地里指定的地方去干活。

  没走几步,后面又冒出一堆人出来。李锦年无法只好一起先带到地里去,然后指划在靠近山坡的地方每隔一丈的距离挖坑,同时按一列列一行行的顺序挖坑。同一行的树坑相隔一丈距离,行与行之间距离一丈半。李锦年则趁着大家理解的空隙把大约四十个人的名字一一记下来,而这四十人大约是现在在村里的全部青壮年劳动力了。

  明白怎样挖坑之后,村民们就准备开始干活了。李锦年见后来没有人来就准备先回家去吃早饭。回到家时大海已经把山羊牵出窝里,小鸡圈在院里喂过食了。现在正把早饭端到桌上等着李锦年回来吃饭。李锦年让孩子们先吃,自己先去洗漱一番。

  等李锦年刚喝上两口粥的时候又听到有人敲门。李锦年放下碗筷打开门,这回来的是他不认识的人,不过后面有本村的人跟着。看他们解释说是自己的女婿,亲戚之类的。李锦年表示理解,看他们也自带锄头,当下直接就把他们带到地里去。同样向他们说明了按顺序挖坑,再把他们的名字记下。这回李锦年在地里等了会儿,实在看没人来,才回去继续他的早饭。

  等李锦年回家,就看到家里来客人了。大海正站在一边和他们说话,走进一看是一家三口。一个木讷的汉子也带着锄头站在一旁,大海正和旁边的妇人说话,小杏正和那妇人身边的女孩说话玩闹。大海先看到李锦年进门,立马喊到:“爹,姑姑来了。”

  李锦年这才知道原来是原身的姐姐一家人,怪不得刚刚看着有点眼熟。只是现在各个面黄肌瘦的样子,一时没反应过来。那妇人也就是李春花忙说到,“锦年回来了。”李锦年连忙答到:“原来是姐姐姐夫来了,站着干什么,快坐。”再看跟在李春花身后的小女孩,“这就是玲玲吧,好久没见了。”李锦年接着只听到一声小小的“舅舅”。

  当初李春花嫁给了王家村的王元,之后就生下了女儿王玲玲。最近一次回来李家村还是父母出事的时候。大伯李大山的女儿李美丽也是嫁到王家村的,昨天刚好她回来探亲,就听到李锦年家要种树缺人手的事。回到王家村后,她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春花。所以李春花今天才会一家三口回到娘家来帮帮忙。

  听到李春花一家的来意后,李锦年连忙感谢。问过他们一家人可吃过饭了,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让姐姐在家帮忙。然后直接就把姐夫王元带到地里去了,一路上仔细说明挖坑之间的距离。等到木讷的姐夫点头说明白之后才停止解说。

  等李锦年再次回到家时,桌上的早饭早就凉了。看着李春花已经熟练的处理鸡笼里的粪便,连忙几口喝下碗里的粥。手里的烙饼才啃上两口,就听到一阵咕噜声。李锦年回头一看,原来是和小杏一起看山羊的玲玲的肚子在叫唤。小杏好奇的看着玲玲,“表姐,你的肚子咕咕叫了。你是不是饿了?小杏以前肚子饿的时候也会咕咕叫,不过现在每天都吃得饱饱的,肚子就不叫了。”

  李锦年看着玲玲红着脸捂着肚子不知所措的样子,拿着桌上另一个烙饼来到玲玲面前。“玲玲,早上赶太多路饿了吧,吃个烙饼吧。”李锦年说完就把烙饼递到她面前。


  (https://www.uuubqg.cc/103_103913/552482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