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秦:开局一座兵工厂 > 第44章:薛县

第44章:薛县


苏启陪同赵王率领大军在五月初一抵达薛县。

        薛县是薛郡的治所,也算是一座巨型城池。

        秦置薛郡后,重新修缮了薛县城池,扩建了许多民居,并且增修了许多办事的衙门。

        结果还没等到这些东西派上用场,起义的浪潮就席卷了薛县,反倒便宜了项氏。

        现在隶属于楚国的起义军共计十五万余人,加上其余五国和其他独立的起义势力,共计二十三万人。

        毫无疑问,项梁的兵力最强,手下也是人才济济。

        所以,还没等各路联军到齐,项梁就被众人推举成了盟主,号为“武信君”,名义上也是实际上统治着全部义军。

        苏启到达薛县时,才得知此事。

        他倒是没有什么异议,毕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不过项梁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那伐秦成功后,天下的格局就由他完全说了算了。

        他愿意分封谁就分封谁。

        像在原来的历史之中,项羽灭掉秦国之后,倚仗着武力,强行将天下拆分为十八个诸侯国,分封给自己的亲信,建国自治,而他自己也号称西楚霸王。

        苏启可不愿意让他这么做。

        至少不能将燕国给拆了。

        不过他的担心却有些多余。

        项羽拆分诸侯国,还是很慎重的,大都是原来的国家被秦军再次灭掉,他前去解围,然后再实际将其控制,进而进行拆分。

        但这次不同,有苏启在,燕国肯定不会再次被秦国灭掉,所以项氏掌控燕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他还是不安。

        谁知道以后项羽会不会效仿秦国,举国郡县,废掉原来的诸侯国呢?

        如果真的是那样,他苏启就不得不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时机,与项羽对抗。

        他不像原来历史中的刘邦,被封在汉中,又深得关中民心,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汉军。

        他的地盘在燕国,人口少,根本无法短时间内组织起足以对抗数十万楚军的力量。

        所以,他只能希望项羽还是像原来的历史那样,分封,将天下拆得越小越好。

        这样他才能有时间回去发展内政,整顿民生,以此壮大自身,再吞并周围的势力,最后统一天下。

        所以,当他见到前来迎接的项籍时,心中不得不生出几分忌惮。

        苏启到薛县时,未时已过,正是下午,五月天气已经十分炎热,项籍居然身着一身威猛的铠甲,手持长戈。

        “在下项籍,特奉武信君之命,前来迎接赵王、燕相。”

        项籍手中的长戈左右摆动,衬托出一身英明神武的锐气。

        好威风的将军!苏启不禁在心中嘀咕。

        他对项籍早有耳闻,并且前世的他也对项籍十分敬佩。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有劳项将军了。”苏启客气地回礼。

        一旁的赵王也对着项籍说了几句客气话。

        但项籍却神情冷淡,一副高傲的样子,回道:“请二位随我入城!”

        他的这态度,让赵王有些不满,但碍于情面,又不好发作,于是轻叹一声,命令车架跟着项籍的骑兵进城。

        苏启倒是不以为意,项籍的高傲是出了名的,你若是没有真本事,是很难让他高看你的。

        一马当先的项籍此时心中有些愤懑,不明白叔父为何要让他来做这种门童才会干的苦差事。

        大丈夫身居田地之间,就应当在万军之中斩敌将首级。

        义军渡江之后,接连好几场仗都是依靠他英勇的冲锋,才转败为胜。

        这让年纪轻轻的他感觉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了,哪里还未将别人放在眼里?

        叔父让他来迎接这些个酒囊饭袋,完全就是大材小用。

        有这功夫,不如让他率领几队骑兵去截秦军的粮道。

        越想越气,他便也叹了口气,向后回望了两架轺车上的人,不由得轻蔑地撇了撇嘴。

        那赵王有什么能耐?靠着手下的几个谄谀之臣才稳坐王位,若是将他丢在战场上,这老匹夫活不过十息。

        不过那燕相倒是不容小觑,年纪比他小,就一手将处在偏远之地的燕国建起。听说他还在渔阳重创东胡,签了一个什么不平等条约。真是解气!好男儿就应该浴血疆场,与刀剑相伴。说来也奇怪,他将这些事情居然做得如此之顺,真不知到他有什么能耐,能让那些迂腐的老顽固服气。

        一想到那些老士族,他就更加地生气了。

        听说他杀了一些人之后,这些老东西就消停,说不定以后他也可以试一试这个办法,不过现在叔父在就算了。

        想着想着,郡守府就已经到了,项梁在里面设宴招待他们。

        一路欣赏繁华的街景,苏启都快忘记了前面的项籍,知道队伍听了下来。

        项籍回身向他和赵王说道:“赵王,燕相,武信君正在里面恭候,请!”

        说完,他便牵着马离开,只有苏启一众随着门吏入府。

        他们对于联军的贡献十分之小,所以也不指望着在联军中有多大地位。

        自然也不奢望项梁会亲自来迎接。

        虽然城中有许多空出来的民居,但也不能容纳二十余万的联军。

        所以各方势力的兵马都驻扎在城外,起义军的首领们也只能带着千余亲卫入城。

        苏启与赵王是最后赶来的诸侯,所以正好赶上了第一次大。

        除了原来的六国代表外,与会的还有许多割据势力,最出名的莫过于刘邦了。

        “赵王、燕相到——”

        还未走近,就听见站在议事厅外的甲士们齐声吼道,苏启顿时有些尴尬。

        身旁的赵王却十分享受。

        苏启和赵王携手进入了议事大厅。

        只见大厅之中占满了人,正翘首以盼,望着他和赵王一行。

        “赵王、燕相”

        众人纷纷见礼。

        苏启和赵王也纷纷回礼。

        这时武信君项梁还没有到,众人也是自说自话。

        如今苏启二人一来,大家就找到了谈论的话题,纷纷过来和苏启与赵王搭话,做自我介绍。

        他们之中大多是没有名头的起义军首领,虽然绝大多数都是贵族出身,但却没有上位者的那种傲气,所以十分好相处。

        反观端坐在堂前的三位王,全都不苟言笑,让苏启有些看不上。


  (https://www.uuubqg.cc/13456_13456320/4345819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