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蒸汽大明 > 212.大雨

212.大雨


  俞星城还是过了好一阵子舒坦的日子。

  毕竟她发现自己确实喜欢世学学府。虽然这些年轻的贵族子弟或官员, 都是被各有目的的送入这里, 但在只有同龄人的场景下,竟然时常会奇妙的显出几分不设防来。

  那份不设防在这个规矩与权力大过天的京师里, 变得向皇帝一样可贵。

  世学学府这座在国子监内的院落, 像是养蛐蛐的玻璃楼阁, 外头成千上万双眼睛都盯着每只蛐蛐的表现, 但这些小蛐蛐们却仍然忍不住做出一些忘去了身份的事情。

  是啊, 肖潼在课上念诵的那些波斯语诗歌是多么美妙,俞星城教授的美国独立战争故事是多么令人激动,还有那些新式的枪支与蒸汽的机械原理,那些世界各个宗教与国家对于灵力的运用。很多人忘却了家族与自我也是正常的。

  这就是愈发的分裂,一面了解世界之大,万物之包容;一面却要对着眼前或不光彩或水极深的大小事情处心积虑。

  有些人或许会在这种分裂中不停地痛苦蜕皮, 得以成长;有些人可能要抛掉眼前的这些,非要走向幻象中的外部世界;还有一些人会选择拒绝痛苦,闭上耳朵,紧盯眼前,甚至把别人痛苦成长的时期,当做自己可以占尽小优势的时候……

  俞星城看着他们在变化, 她自己内心也在变化。

  透过他们, 俞星城也是通过一个小窗来看整个大明的年轻人, 看大明的弊病与希望, 结构与矛盾。这些学子不愧是皇帝亲自挑选的, 从工、算世家的书呆子, 到满嘴天花乱坠的商贾子弟,从年轻的戍边将军,到三代内阁的家族长子。俞星城也渐渐看清了所谓太子与小燕王之争的背后,是皇帝的举棋不定。

  俞星城觉得在皇帝落子之前,她想再多也没有用,这两边的工作也都没让她有功夫清闲。

  唯一一点清闲,来自于炽寰了。

  这个家伙竟然十天中有九天都能起床陪她去上班,虽然大部分时候,他也会中途溜走去妖馆,但他时常在俞星城的书桌上留下一张纸条,上头画一个歪七扭八的小蛇的轮廓,然后随便说几句废话。

  比如“你今天眉毛画得有点歪了”。

  比如“我回来的时候会带西城外的桂花乳酪”。

  有些时候就是些没意义的废话,但哪怕写个汪汪汪,他都要留个纸条。俞星城觉得,他是很喜欢这种方式。

  她在工部的办公间或者是在学府的书房没人的时候,炽寰就会化作人形,倚靠着桌子坐在桌子边打着扇子练字,或者就在那儿喂金鱼、整理书。俞星城以为他是个喜欢天地遨游的性格,却没想到炽寰却很喜欢每日固定的生活,喜欢在一间不太大的院子里干点闲活。

  或者是是不是说起鸮远那里得了什么古董宝贝,京师内新登记来住了什么大妖小妖,或者是妖们之间的一些冲突他背后如何稍一指挥便能摆平。

  俞星城喜欢听这些事,也挺喜欢在有些热的夏日,炽寰不要脸的穿着他那轻薄且贴身的衣袍,坐在桌边说些大事小事,骂骂咧咧一番,再拐着弯求几句夸赞。

  只是最近这几日,炽寰对于妖馆那边的事情却不怎么提了。

  俞星城一贯瞧的出他的反常,炽寰却只是说“妖群之中也有异动之类的话”,但他也有他的自尊,并不与俞星城多提。他觉得妖界的事儿,他都能摆平掌控,就像是俞星城永远能处理好官场的事情一样。

  已经到了夏末,今年雨水有些过于充足,连京师这样老天爷跟施舍猫尿似的滴几滴雨的地方,也连着下了好些日子的大雨。

  这一日,俞星城从工部深处贮藏图纸的楼阁走出来,因为大雨滂沱,天色灰黄,她腰间的灵灯都因昏暗而亮起来,俞星城撑着伞,就瞧见方主事带着几个人冒雨急急忙忙的朝这边冲来。

  方主事见到俞星城,满脸惊惶,在积水中猛地刹住脚,也顾不上一拜,喊道:“俞大人去了三层吗?”

  俞星城一愣:“没有。”三层都是存放朝廷重大工程图纸的地方,既有专人看守,钥匙也不许随意外界,是工部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俞星城手上甚至没有拿钥匙,她道:“我只是去查了查今年外城沟渠修建的图纸,算一算计划进度罢了。”

  方主事脸色难看,他官袍湿透,抬袖道:“俞大人快去前头找找徐尚书与鲁侍郎一趟吧,出大事了!唉,哪还有空说,您几个估计要去面圣了!”

  方主事瞧见俞星城只是眉毛微微抖了一下,心里感慨她真是静气这门功夫修炼的太好了。

  但俞星城步子也快了几分,对方主事一点头,快步走入雨中。

  炽寰伸出一点脑袋,道:“出了什么事儿?”

  俞星城:“还不知道。不过我也不吃惊,仿佛早有预感了,燕王与太子之间不可能继续这样小打小闹下去,总要有什么事儿要闹出来了。”

  但俞星城到了工部主殿,穿过一群只是略微感受到波动的官员,走入了松树盆栽与槅门阻挡视线的内间,就看见徐尚书委顿的坐在最上头,左手右手边做了四五个工部官员。他们瞧见了俞星城,俱是站起来行了礼,一个个张口想问俞星城。

  俞星城裙角湿了,她坐在了左首的位置,拿起茶盏,道:“我也不算个能当事的人,让你们白白等我了。鲁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您说吧。”

  鲁邕的脸简直就是一块回南天时沁满水珠的石球,脸色更是灰暗,话语却简短:“汉阳府大堰在修建过程中出了大问题。包括武昌多地受灾被淹,现在说的是咱们的图纸就可能出了大问题,但没人审出来。”

  俞星城皱起眉来:“汉阳府大堰怎么这么快就开始修建了?”

  这汉阳府大堰,是半年多以前才彻底敲定的大事,可以说这几年内工部主持的最大的工程也说不定。前期的设计与说服内阁,都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武昌作为大明中部最重要的港口与商贸城市,如果想要进一步扩张并且沟通内外,汉阳府大堰的建设至关重要。

  鲁邕:“这些年,工部中的仙工越来越多了。他们被培养选□□,便不是来监工或计算的,而是天生拥有移山造海的本事。当然,一个个都能移山造海是不可能,但他们合力起来,能够攻克很多哪怕是蒸汽机器都做不到的难点,所以像是汉阳府大堰这样的天堑工事,更有他们的全力帮助,所以工事显得进度很快。”

  俞星城见识过这些仙工,如今六部之中为灵根者设立部门的愈来愈多。

  俞星城垂眼:“跟这暴雨有关?是工事坍塌,还是说大坝塌毁,还造成了别的损失?”

  鲁邕叹气:“已经到了天灾的水平了……听说单武昌府就受灾严重,再加上本来的暴雨,城市多处被淹,受灾人数目前根本无法估计。而且还会可能对下游多个地方有影响。”

  鲁邕说完,外头闪了一下黄白闪电,雷声闷闷而来,屋内愈发湿热低压。

  俞星城:“这事儿是快讯?宫里还没来人?”

  鲁邕摇了摇头:“还没。”

  俞星城看了徐尚书一眼,徐尚书愣愣的盯着自己的桌子,一言不发。她只好开口:“目前这事儿很难脱得开,不论是设计还是监工,都是咱们工部的事儿,先多了解了解这大坝到底是怎么出事儿的吧。设计是谁做的?”

  鲁邕:“……正是徐尚书所做。这几年尚书大人劳心劳力,大明多个精妙的工程设计都出自他手,你也知道万国会馆结构有多么稳固巧思……”

  俞星城抬手:“我自然不是那个意思。诸位都知道这种级别的设计,要经过多少轮审核,要有多少实验与计算,更是要去当地多次考察。单是那张最终落定的图纸,都要签下多少名字。我认为,要不然是今年的暴雨使得水量与流速都超过了多年县志的记录,导致在旧数据上设计的图纸不再可靠;要不然就是说这事儿到工程院负责的时候,因为当地某些环境,出了问题。”

  环境,俞星城用这个词,包含的可能性就多了。

  是哪个官员胆大包天因贿替换材料?是当地的劳工没能按时完成开始赶工?还是说有些更深的缘由?

  俞星城没法猜,她看着徐尚书变幻莫测的脸色,心里正乱转的时候,方主事连伞都忘了扔,竟然这样一路撑着伞,抱着两个半人高的木筒,那木筒上还挂着半截锁链,冲进屋内,喊道:“我拿到了!”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似乎在楼阁专门看管图纸的吏员。

  俞星城猜他是拿出了汉阳府大堰的图纸。

  鲁邕连忙站了起来,脱了一张工部专门看图用的大桌子来,旁边两三个郎中去柱子旁边摇起手柄,头顶上的八角飞檐水晶灯缓缓降下来,几个小吏手持杆子,将那八角飞檐灯上镶嵌的多个凸透镜或镜面微微转动,灯火渐渐汇聚道大桌子上,照的桌子上那两个湿淋淋的木筒上的金属搭扣都黄莹莹泛光。

  徐尚书撑着桌子缓缓走过来。

  木筒上的金属搭扣结构十分复杂,不是工部高官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打开,鲁邕熟练的拉环,按扣,抽杆,将那复杂机关的金属搭扣打开,打开了木筒上半部分,他哑着嗓子喊道:“别拿你们的湿手碰图纸!”

  方主事把他身后的吏员推出来:“让他来,号称六部永远不会弄碎卷宗的神手!”

  俞星城听说过这位吏员,听说是古玩家族出身,他毫无灵力,却有个奇妙的灵根,就是不论多么脆弱的物件,不论多么稀烂的文物,只要是在他的手上摆弄,就不会损坏分毫——但要是从他手中放下,就会失去庇护,可能会重新变的脆弱。

  他抬起那双保养极佳的手,从木筒中拿出汉阳府大堰的图纸,展开在桌子上。

  俞星城绕过去看,徐尚书俯下身子,仔仔细细的看。

  鲁邕:“这应该就是当时多方审核的那原图纸,花押签字共三十七处,一处不少。需不需要现在设计院再审一次?”

  徐尚书继续低头细细的瞧,忽然道:“不,这不是。这图是我亲自画的,我还几次到此处时,我的细炭小笔因为太用力而断了,在这里留下好几个碎点。但这个没有……”


  (https://www.uuubqg.cc/134_134806/763201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