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秦工程兵 > 第四百八十一章 请辞

第四百八十一章 请辞


  扶苏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此时的嬴政不过四十岁,史上的他是在五十岁时死的,也就是说距今还有十年。


  在现今嬴政身体状况还不错的情况下,考虑继承一事也的确有些早。


  但对沈兵而言却并非如此……


  如果,其它事情都因为沈兵的到来有所改变。


  比如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提前,甚至连击败匈奴也提前,那是不是说嬴政的死提前了也不是什么怪事?


  沈兵反问道:


  “公子是否还记得,当初公子随沈兵历练后,沈兵便被调往河套?”


  扶苏回忆了下,然后便点了点头:


  “确如大将军所言,当初扶苏也觉得有些奇怪。”


  “此时听大将军一说……难不成,却是有意为之?”


  沈兵点头道:


  “有人不愿公子返回咸阳。”


  “之后他们便可在咸阳翻云覆雨为另立他人。”


  扶苏听着似乎有些道理,尤其自己数次想要回咸阳面圣都被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无法达成。


  比如父皇在外地游玩,又比如父皇在狩猎……


  原本扶苏还以为只是巧合,如今被沈兵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有点那样的意思。


  想到这,扶苏就皱着眉问了声:


  “那么,以大将军之见,朝中会是谁要害扶苏呢?”


  沈兵不答反问道:


  “公子只需考虑两点。”


  “其一,公子若上位会以何人为相,朝中何人会因此失势。”


  “其二,朝中何人可以有意无意的左右皇上的想法。”


  扶苏想了想,就回答:


  “若是扶苏上位,定当以大将军为相,那么……”


  “失势的便是当今丞相李斯。”


  “而可以有意无意左右父皇想法的,便只有……赵高!”


  想到这扶苏一张脸霎时便失去了血色,道:


  “被大将军这么一说,扶苏便想起来了。”


  “自父皇决定让扶苏随大将军历练起,赵高便有些不对。”


  “他似乎……不乐见扶苏跟着大将军。”


  沈兵回道:


  “公子之前师从大儒淳于越。”


  “沈兵非是小人之论,然淳于越过于计较礼义道德且一无心计二无兵权。”


  “公子若是跟着淳于越,赵高一行只怕根本未将公子及淳于越放在眼中。”


  “但公子随属下历练……”


  扶苏重重的点了点头,道:


  “大将军此言有理。”


  “扶苏若是与师傅一同游历便是任人宰割。”


  “但随大将军历练却是兵权在握,所学亦是征战杀伐之兵法,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赵高等人也压力倍增。”


  “他们将大将军调往河套,实则是想将扶苏支往塞外,甚或还想借匈奴之手将扶苏和大将军除掉。”


  “只是不想大将军不过年余时间便将河套一片荒地发展成一方沃土。”


  “又先败月氏再收西域,此时又征服匈奴将势力坐大。”


  说着扶苏突然朝沈兵跪下,道:


  “大将军救我。”


  “扶苏只道天下尽归大秦便能天下太平,不想危险步步紧逼却不自知。”


  “若非大将军点明,扶苏只怕在梦中丢了性命还没明白缘由。”


  “大将军定要救我……”


  沈兵赶忙扶起扶苏,道:


  “公子何必行此大礼?”


  “不管是为国为己,辅佐公子都是沈兵份内之事。”


  “公子勿要担心,沈兵定不会让那干奸贼得逞。”


  扶苏心下稍定,问道:


  “可如今……父皇下旨命大将军斩杀右贤王,该如何是好?”


  这的确是个难题。


  它或者也可以说是嬴政在试探沈兵。


  若沈兵有反意,那么此时被嬴政这么一逼,就干脆反了。


  但沈兵若没有反意,或者说有反意却又不敢,就只能听令杀了右贤王任凭草原再起战事。


  所以,杀与不杀对沈兵而言都不是好选项。


  沈兵想了想,就说道:


  “为今之计,就只有请辞。”


  扶苏奇道:


  “请辞?”


  沈兵点了点头,然后便取了纸笔写了一封信。


  信上说的内容无法就是能力不足且在战事中受些伤之类的话,然后话锋一转,就说道:


  “若是依圣旨将右贤王一干人斩首示众,则草原必将大乱。”


  “沈兵能力有限自认无力压制,恐因此祸及中原。”


  “是以请皇上以他人为将镇守龙城,沈兵愿回咸阳听候发落。”


  扶苏不擅权术,看着信里说的这些不由紧张兮兮的,问:


  “大将军,若是父皇当真将你调回咸阳。”


  “到时我等一无权二无势,又如何与赵高一干人斗?”


  沈兵回道:


  “你道草原这形势还有别人能压得住?”


  扶苏不由“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


  “大将军所言有理。”


  “若是大将军在,他们便希望草原大乱,于是要杀右贤王。”


  “大将军要是回了咸阳,便是不杀右贤王草原也要各自为战再起烽烟。”


  “于是父皇只能收回成命。”


  沈兵点了点头,回答:


  “除了这原因外,赵高等人也不愿我等回咸阳。”


  “我等若是回咸阳,以公子的身份及沈兵的威望,他们便无法翻云覆雨了。”


  扶苏连连点头,接着就松了一口气,道:


  “好在有大将军,此事若是扶苏,便不知该如何处理。”


  沈兵又道:


  “公子以为此事就此了了?”


  扶苏问:


  “难道还有其它危险?”


  沈兵点头道:


  “就算皇上收回成命,若赵高等人偷偷放出风声,说是皇上命沈兵杀右贤王呢?”


  扶苏不由为之色变,道:


  “那右贤王及所部匈奴此时正如惊弓之鸟。”


  “若听闻此事……只怕便会先反了。”


  沈兵点了点头。


  扶苏虽说考虑的不是很全面,但只一提点就能分析到结果。


  扶苏又问:


  “那右贤王那边该如何解决?”


  沈兵回道:


  “简单,先将此事与右贤王合盘托出。”


  “便声明只要有沈兵在的一天,便保右贤王一干人等无事。”


  “于是……”


  扶苏大赞:


  “于是右贤王不仅不会造反,反而会更忠于大将军。”


  “大将军高明,扶苏却是受教了。”


  沈兵只在心里叹了一声:


  在这时代想要保住性命真不容易,就算兵权在握也一样。


  (https://www.uuubqg.cc/135_135885/77612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