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国芯 > 第三十七章 技不如人

第三十七章 技不如人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三不原则是所有三线职工上班第一天就需牢记的保密措施。

  神秘的“兰字839部队”到底是何方神圣,既然对方不说,那么大家就没有继续追问。

  就像八零一一厂是干什么的,若有外人问起来,厂里职工也不会正面回答。

  厂长郑云德是亲眼见过周建国父亲周东宝的军官证,知晓对方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少将。

  同样是少将,在皖南山区的少将,和在首都驻守的少将,自然重要程度不一样。

  对839部队的具体情况,他同样也是双眼一抹黑。反正从眼前这位副师级采购负责人的反应来看,这支部队肯定大有来头。

  不过为了缓解现场略带尴尬的情绪,刚从首都赶过来的副师级干部说起了另外一个半公开的小道消息。

  “下面我说起的这个事件,已经在首都部分单位内部通报,估计很快就传到地方,大家就先简单听听做个参详。”

  开头一句话,就马上勾起了在座所有的兴趣。

  “为了发展电子产业,去年第四季度,我们国家向美、日两国分别派出了考察团,打算从对方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生产线。

  赴美考察团主要目标是引进彩色电视的生产线,因为进口彩电在国内很抢手,预计会成为继‘三转一响’后老百姓新的购买热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而另一支考察团在日期间,连续走了多家知名日企,目标是引进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3英寸生产线,从而追赶上国际主流水平。”

  果然首都来的人,消息就是灵通。

  他说的话,是眼前几位窝在皖南山区工厂的人无法触及的内幕,这下子满桌碗筷都停了下来,专心等着下文。

  “美、日是资本主义国家,当然希望跟中国做生意赚钱。我们要技术,他们想挣钱。

  因此,考察团很顺利跟外国企业达成了初步协议,美企RSA公司答应将彩电生产线转让给中国,而日企NEC同意将3英寸生产线卖给我们。

  你们是电子产业的业内人士,猜一猜两条生产线对方开价多少钱?”

  觉得有些口干,拿起杯子喝了一小杯酒,这位消息灵通的首都干部开口问。

  像八零一一厂当年投建花了500万人民币,而每年运营经费为160万元,算是国内42家集成电路生产厂家里处于中流的企业。

  “估计得5000万人民币吧!”

  财务科科长陈少民算是现场跟钱打交道最多的人,他给出了自己的推测。

  想想看,比八零一一厂投资多10倍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多大的单位。

  “差不多说中了,只不过这个数字得换算成美金。

  彩电生产线在8000万美元,而3英寸集成电路则是5000万美元,听上去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以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1比2计算,彩电生产线要1.6亿人民币,而半导体生产线是1亿元。

  这样的数字让现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也太值钱了吧。

  我们中国人要出口多少土特产、手工品和原材料才能挣回如此庞大的外汇,要知道前两年中国才宣布达成了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国家财政好成绩。

  “后来呢,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少民催着对方赶紧往下说,因为从其语气上判断中途肯定出了问题。

  “既然是采购彩电生产线,那么核心显像管还得有配套工程,因此赴美考察团又去了生产玻壳技术的康宁公司参观。

  没想到就是这多出来的一站路惹出了大麻烦,康宁公司向每个中国代表团成员赠送了一份玻璃蜗牛小礼品,结果回国后该礼物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蜗牛在中国形象代表着行动慢吞吞,因此就有人认为这是美方故意用蜗牛来羞辱中国,以此表达出我们技不如人的境地。

  所以,他们坚决不同意从美方引进彩电生产线,导致现在首都里人人对蜗牛一词是闻之色变。

  而谈好的彩电生产线引进项目就暂时搁置下来,谁也不敢触此霉头。”

  一只成本不足几十元的玻璃蜗牛,硬是将价值1.6亿的跨国项目搞黄,这真是无法让人理解的事情。

  说起此番变故,就连讲述人都不胜嘘嘘。

  “那从日方引进的3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有没有受到影响?”

  一直侧耳倾听的周建国却关注另一组考察团的结局,因为这里跟他工作专业直接相关。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3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也跟着没有了动静,估计得这阵风过去后再启动了。

  所以说,任何时代,真正想干事的人都很难!”

  若不是喝了几杯酒上头,这些话副师级干部是绝对不会说出口。

  想不到中国电子工业好不容易打开国门,打算借助春风引进技术跟国际接轨,没想到却又被人从里面将门重重关上。

  短暂的插曲就此揭过,听闻如此高层次的内幕消息,大家都显得心事重重,但周建国的地位在众人心中明显是提高了不少。

  次日一早,期盼已久的订货展销会终于开幕。

  按计划上午召开2000人大会,由国防科委和四机部领导依次发言,对全国电子工业概况做简述,发现问题后表扬成绩,让分散在山沟、街道的企业头头们了解国家宏观情况。

  下午开始正式的摆摊展销,厂家单位可以现场接受订货,算是鸟笼经济的一种体现。在计划经济的笼子下,允许工厂像鸟儿自由在笼中配对飞翔,但依旧得接受中央部门计划统管的安排。原本管得死死的局面被破开一小道口子,算是一种主动求变的姿态。

  乌泱泱的人头一股脑挤进了沪江展览中心的中央大厅,原本2000人的座位硬是临时添加椅凳塞进去了2500人,显示出大家对全国同行交流的热情。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每家工厂和科研单位都如同螺丝钉般被动接受上级分派的任务,无暇在宏观层面对中国电子工业有系统认识。

  尤其自66年开始迄今好长一段时间,受到外部风潮干扰,电子行业连续几年都没有召开过全国会议,大家心里早就憋足了气,趁今天机会一股脑释放出来。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也是一次胜利的大会。”

  会议主持人话声刚落,全场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周建国是第一次参加全国会议,他心里既激动又忐忑。喜的是终于可以跟国内同行交流,忧的是生怕技不如人。

  “去年我们有幸到国外考察转了一圈,发现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半导体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进展。以彩电、冰箱和空调为首的家电产品,已经将集成电路应用彻底市场化,年销量突破千万。

  10年前,首都电子厂还是全亚洲最大的电子厂,但今天这个名头已经被日方夺去,我们中国人想挤入前十名都没有办法。

  现代电子工业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国外同行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叫做摩尔定律的理论。

  简而言之就是晶体管和电阻器的数量每年会翻番,原因是工程师可以不断缩小晶体管的体积。这就意味着,半导体的性能与容量将以指数级增长,并且这种增长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

  从他们的实践来看,每2到3年时间,集成电路的性能就会提高一个层次……”

  周建国飞速在笔记本上记录出国考察团成员所做的报告,他们将国际上最新的资讯传递给了一直闭门造车的国内半导体工作者。

  会场上2500多人原本还有人交头接耳,但听了考察团的报告后,大家都鸦雀无声极受震撼,感觉原本所做所学都被国外同行颠覆了一般。

  “我们要看到差距,正视落后,想办法迎头赶上。

  以前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都能搞出两弹一星。现在条件好了,人才也多了,只要我们学习两弹一星的精神,一样可以在半导体行业有所建树,追赶上国外发达国家水平。

  借用一位中央领导的话来说,就是连原子弹都搞得出来,还怕集成电路搞不好吗?”

  举国体制下,中国习惯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半导体行业的暂时落后,高层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太过担心。

  “谈了问题,下面我们来聊聊成绩。

  国外在进步,我们国内也在发展,这些年还是取得一些不错的成果。

  首先是电子计算机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自65年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我们国家一直在开发以集成电路为主导的第三代计算机。

  1972年,沪江计算机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合作,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表明我们进入了第三代计算机时代。它每秒钟可运算11万次,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用在农业、气象行业获得广泛好评。

  1973年,首都无线电厂、北大以及燃化部有关单位联合,共同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成为国内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获得了中央领导的表扬。”

  解放后,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也开始自行研制计算机。第一台计算机在1958年研制成功,使用的是电子真空管(简称电子管)制造,它属于第一代计算机。

  此后晶体管出现替代了电子管,那么计算机也跟着进化,1963年第一台晶体管计算着试制成功,表明中国进入了第二代计算机时代。

  伴随集成电路的出现,第三代计算机也出现在中国,看上去在不断进步。

  “其次,在集成电路方面,来自三线地区永川24所的同志,发挥刻苦钻研的革命精神,成功实现了从中小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跨越,前不久产品才通过了专家组的评议、论证和验收。”

  这句话犹如晴空霹雳般瞬间击中的周建国的心脏,他正准备带领八零一一厂从小型集成电路向中等规模集成电路进军,但同样是三线地区的同行已经攻克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

  技不如人的情况终于发生了。


  (https://www.uuubqg.cc/136_136285/69583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