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星光年 > 第九章 制度建设

第九章 制度建设


  建国不是过家家,新王朝建在旧王朝的尸体上,在吮吸旧朝营养的同时也在反思旧朝败落的原因。

  秦代周而设郡县,汉代秦而薄徭役。前隋吸取了士族误国的教训开创了科举制度以便利上下流通。唐吸取了前隋急功近利役使民力残害士族以至上下反对的教训,以史为镜开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是对士族客气了许多的唐朝最终还是败在士族手里(藩镇是士族的发展)。

  新生的后隋也在吸取唐亡的教训,士族一定要消灭掉,但是不能象前隋那样疾风骤雨,这需要制度上的创新,甚至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课题太大。最为急迫的问题是,国号、年号、建都、权利分配、官制的问题,那时候还没有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概念。

  首先是国号的问题,很多勋戚都反对用隋这个国号。

  蜀国公认为,老王爷曾经被议立为周王,老王爷的家乡也在周地,子孙理应称周,况且历史上周朝有800年国祚,新朝要有个好彩头。

  魏国公总是想起当年与隋王一起驻守幽州的日子,他认为隋王的发家之地在燕,朝中大臣多是河北人,开国三公(蜀公、魏公、靖公)都是河北人,河北是隋王的祥瑞,所以国号应该称燕。魏公甚至建议把都城定在北平,改北平为北京,魏公有信心荡平漠北确保北京安宁。

  隋王心里也是七上八下,自己虽然姓杨但是未必就是前隋遗脉,又没法子去找杨广滴血认亲。

  他想起了老父亲对他进行的家史教育,

  当年我是因为没饭吃才从的军,为了凑盘缠把房子都卖了,地,从你爷爷起就没有半分地,我父亲是扛活的短工,我长到13岁也去扛活了,老是吃不饱,母亲病死了,哥哥扛活摔死了,弟弟妹妹都送人了,后来父亲也累死了,本家都是穷人谁管得了谁,我就一个人扛活,人家嫌我小不让我扛了,没了活计,后来听说外面打仗打的厉害,心想吃顿饱饭死了也闭眼,卖了房子,给门前的老槐树嗑几个头就走了。他们也嫌我小,但是死人死的多呀,为了凑数把我带上了,后来一顿饱饭也没吃就让上战场,心里想亏呀,连顿饱饭都没吃过就要死了,谁知天照应,不仅没被杀死还跟着打了场胜仗,有生以来第一次吃顿饱饭,饭吃饱了就有力气,以后不断立功,老家的房子也赎回来了,治了几亩地,娶媳妇生了你哥杨槐,老打仗也不敢带着,他娘俩就留在老家……家谱?没有,咱家哪有识字的,就只知道老辈上姓杨,姓杨的有大家族,有当过皇帝的、有当过丞相的、有当过将军的、还有美人杨玉环,才子杨修,就是不知道他们和咱有啥关系,哈哈……

  那就建国号为周吧,隋王心里想。

  那天夜里,隋王做了个梦,梦到大殿之上废帝李枢端坐,赵王李定宣读诏书,国相曲瑶狼一样注视着每一个将军

  “封徐州节度使,杨保,隋国公……”

  杨保喜不自禁,杨保以下众将无不怒视李定,只有徐温欣赏的看着杨保。

  第二天,隋王命令翻查前朝的册封文书,又询问一众老臣,他想知道当初册封隋国公是不是曲瑶的主意。果然,文书与老臣口供都指向曲瑶是幕后主谋,李定原意是封杨保为周国公。

  “天意呀”隋王仰天大笑,“蒯通,曲瑶死的时候都对你说了些什么,有关本王的”

  “启奏大王,曲瑶死前一直念叨着隋王、隋王,臣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对本王的评价如何”

  “千古一帝,不世奇才”

  “真的”

  “臣不会为一个心怀险恶的人遮掩”

  “那他为何要与你共论天下大势,你又为何要投奔本王”

  “曲瑶似乎有一个遗憾,当初他机关算尽却最终失败,到头来漂泊江湖老无所依,江山依旧破碎,英雄无用武之地呀。他常说,自己这辈子活的不值。”

  “他是不值,你值”

  蒯通看了隋王一眼,见隋王并无不悦之色,又低下了头,继续奏道。

  “臣追随明主才得以一展所学,曲瑶所托非人,臣比他幸运”

  “徐耳,你说,当年只有你父亲徐温支持接受封号,他是怎么想的”

  徐耳上前奏道,“先父以为老王爷能忍人所不能忍,后来楚使为老王爷点破,老王爷对家父说,那些没本事的就会捣腾这个,臣以为曲瑶败在驱文逐墨,玩文字游戏不是大家所为”

  “若是父王会改国号吗,是呀,只有没本身的才捣腾这个,后来父王进位王爵也没有改号,诸位以为如何”

  众臣道“先王圣明”

  “好,国号大隋,孤的一切来自父王,孤当然也要学一学父王的大气洒脱”

  国号定了下来,接着就是年号,参政吴英建议定为承天,隋王有擎天之功,年号承天正应其运。隋王很满意,哥是承天意建国,不是篡位,以后史书工笔谁还敢说哥是曹操。

  什么是天,大唐是天,哥攻灭张楚为大唐报了仇,大唐无以为报,只能将江山送我,这就是天意。当年前隋高祖杨坚以外戚的身份继位,世人多有非议,认为他就会欺负孤儿寡母,还不是旁的孤儿寡母,是自己的亲闺女、亲外孙,说他得国不正,也就是没有得到前朝允许的意思,所以未得天意。

  天就是百姓,天下纷纷,四胡并起,大有并吞华夏之心,孤承民意平定四海,百姓视孤为日月之升,华夏再造之功不是承天意吗,承天,很好。

  然后是定都,君臣一致认为汴京已成规模,处天下中枢,水运便利,汴京就挺好的。由于当时风调雨顺,大家都忽略了汴京门外的那条大河,这也为日后国势中衰天下震动埋下了伏笔。

  当时也有人认为汴京太过平坦,发展农桑当然好,如果敌人打来岂非无险可守。

  三个国公哈哈大笑,你见过我们打败仗吗,能打败我们的还没生下来那(这样的豪气宋朝是不会有的,看岳飞传有感)。

  这话不假,能打败隋军的确实还没生下来。但是这不意味着永远生不下来。当时契丹正在内斗,吐蕃四分五裂,南诏已经归制,至于日本、吕宋、婆罗洲那些番子,根本就是猴子吗,你见过能杀人的猴子吗。

  因此君臣一致认为,只要不窝里炮,根本没人打得过我们。不是不好守,而是根本就不用守。

  或许他们想不到,他们设想的不会发生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的确成为了现实。

  接下来是军队的整编。对于这件事隋王就专断的多了。按照去糟取精(留下战斗力精锐的,去掉战斗力不强的),留老去新(留下有光荣传统的老部队,解散新组建和改编的,水军特别是能航海的水军部队除外)的原则,全国军队整编为70万。

  分别是负责北疆防御作战的玄武军15万人,主要作战对象是契丹、女真、高丽。负责西疆防御作战的青龙军10万人,主要作战对象是突厥诸部、吐蕃诸部。负责西南疆域作战的武成军10万人,主要作战对象是吐蕃诸部、西南诸部族。负责南方疆域作战的南海军8万人,南海军拥有强大的海军,主要作战对象是南方诸部族。长江沿岸诸州有2万人的江南营负责,诸军中最为精锐的是龙翼、虎卫二部共25万人,由皇帝直接指挥。玄武军节度使由魏公王彦章担任,青龙、武成军节度使由蜀公张成栋担任,南海军节度使由李银担任,江南营由肖长主持。李杏佛已内定为太尉(他的功劳很多是由儿子打下的)。

  经过整编,隋王瓦解了军中的山头主义,把节度使制度发展成为类似于集团军的制度,诸军有自己的作战区域,没有调令是不可以越界作战的,皇帝则通过龙翼、虎卫掌控全局,吸收军中精锐。

  地方区划则沿用唐朝州府县的三级划分。天下共分豫州(后改为中州)、徐州(后改为淮州)、青州、幽州、晋州、辽州、陕州、甘州、蜀州、楚州、湘州、扬州、吴州、闽州、赣州、粤州、贵州、南越州共计十八州。州下设府,府下设县,由于京城的特殊地位,汴京升级为州的级别,因此也称汴州。

  为了避免重蹈唐藩镇割据的覆辙,地方上实行军民分家的制度。新的节度使虽然地跨数州,似乎比旧节度使更威风,可是他们无权干涉地方事物。即使是在边疆区,这一制度也要贯彻,唯一不同于内地的是由土司代替官衙,但是朝廷依然要派遣汉官,主要是协调土司做好朝廷分派的工作(比清朝的改土归流要高明了许多,类似与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

  出于分权制衡的目的,隋王与吴英制定了新的权利分配方案。在朝中设立了中枢省、参知政事、大理寺、都察院、龙虎院、内史府、大藏省七个省院以代替过去的三省,现在称七省。

  中枢省负责六部(就是国务院),参知政事负责议事决议颁布诏书(就是人大),大理寺负责执行法律(就是最高法院),都察院负责监督百官(就是最高检察院),龙虎院专事军务(就是军事委员会),内史府是内事府的谐音,就是皇帝用来管理自己家的事的(不光是给皇帝选女人倒马桶,其他如皇室成员的生活、皇子的教育,以及为皇帝办一些不能通过国家机器办的事)。大藏省用于管理民族、宗教事物(那时的人都迷信,给宗教领袖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待遇,既可以用宗教控制老百姓又可以用宗教团结各部族,这一制度为建立领土广大的多民族帝国创造了条件)。

  由于七省分权,事实上已经没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取而代之的是七相扶政。文官制分为23级。相、副相(地方上对应的官职是巡检使);相卿(刺使)、上卿(长使)、士卿(正使);卿郎(副使)、中郎(大府)、士郎(府卿)、郎官(少府);曹郎(府正)、功曹(府功)、正曹(县令)、副曹(县丞)、员外(正堂);堂官(副堂)、司务(乡丞)、主事(次丞)、掌簿、书记、副书记、股长、副股长、文员。武官制分为25级:上柱国、柱国、大元帅、元帅、节度使、大将、正将、副将、衙将、卫、都校尉、校尉、都指挥使、指挥使、团练使、团练副使、提辖、都军、排军、副排军、军使令、军令长、副军令长、行长、伍长,由于上柱国、柱国为荣誉头衔,所以武官制实际上也是23级。

  除了官制,最能代表一个人身份的就是爵制,王爵为最高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被封为亲王,勋贵最高只能升到郡王,朝廷用这种差别来体显皇子的贵重,也为了防止勋贵篡权(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的亲儿子)。王以下依公侯伯子男旧例,每等分三级。此外为表彰没有官职或官职小的优秀人才,设立爵士这一等,也分为三级(爵士制度也深远的影响着后世)。

  如此,开国前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各色人等各守规矩。龙袍仪仗都已备齐,只待开国的那一天。

  昨天加班,今天补上了。

  ;


  (https://www.uuubqg.cc/22_22097/12227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