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星光年 > 第一章 裂变

第一章 裂变


  辽帝耶律承麟死后被尊为圣祖

  由于没有处理好继承问题,在他死后,他的三个儿子,长子耶律隆象(事实上是乌兰珠与赛尔柱大汗贝伊图格的孩子)、次子耶律隆绪、三子耶律隆汉瓜分了辽帝国。

  耶律隆绪是太子,他是法律上帝国继承人,但是他心中很清楚,自己的太子地位并没有得到隆象和隆汉的承认,隆绪自小就与隆象、隆汉不睦,隆绪认为隆象不是父皇的孩子根本就不配做皇子,而隆汉与隆象是一个母亲所生(乌兰珠),所以隆汉站在隆象一边与隆绪不对付。

  除了关系不睦,这三个人的统治基础也大相径庭,契丹人信奉佛教,隆汉在母亲的影响下也皈依佛教,隆汉的统治区域也以信奉佛教的东方民族为主(除了主体民族契丹各部,还有塔塔尔部、札刺亦儿部、蔑儿乞部、斡亦剌部、乞颜部、女真部等部族,他们深受契丹部族的影响接受了佛教)。但是隆绪与隆象的统治区域却以伊斯兰教为主体,在耶律承麟在时宗教对立还并不显著,但是耶律承麟死后,随着三位皇子争权夺利的越演越烈,宗教矛盾也日益突出。其中贺哲、夷播、乌府这三个州是宗教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敦煌莫高窟的毁坏更是引发了长达10年的战争。

  另外,隆绪与隆象的战争还引发了伊斯兰教的分裂,拥护隆绪的东教与拥护隆象的西教在伊朗高原上相互攻伐,累累血债不断增加着双方的仇恨。

  正所谓此消彼长,欧洲从辽帝国的威胁下获得了拯救,从1025年到1045年,整个欧洲在契丹帝国的威胁下战战兢兢的度过了20年,现在那个欧洲的敌人死了,欧洲各国的国王一下子得到了解放,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勒索了,虽然明帝国依然很可怕,但是明帝国的皇帝显然不喜欢汉人,那不勒斯大公国是明帝国安插在欧洲的钉子,这个国家主要由来自东方的汉人统治,可是耶律隆象不喜欢汉人,隆象登基不久就罢免了那不勒斯大公卫西安,那不勒斯的主要官员也换成了阿拉伯人、突厥人担任,新大公米蒂安不仅迫害汉人还把矛头瞄准了基督教,他推行宗教纯洁运动,不仅儒学校被查禁,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都被强行拆除。

  米蒂安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欧洲各国的强烈不满,但是由于畏惧明帝国强大的势力而暂时没有行动,他们在等待机会,在这期间各国都收留不少被迫害的汉人

  1048年6月,隆象的军队在法萨被击败,隆象为了报仇从各地抽调大军准备再次战争,佛罗伦萨公爵里贝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积极联络欧洲各国组成远征军于10月发起对那不勒斯的进攻,米蒂安的军队大多被抽调走了,围城之日,城中的基督徒又突然发动暴动,米蒂安怕做俘虏,于是匆忙弃城

  到11月底,那不勒斯大公国已被欧洲联军完全接管,战后佛罗伦萨公爵里贝被任命为那不勒斯大公,1049年被教皇本笃九世加冕为意大利国王,里贝的成功得到了汉族士人的极大帮助,此后意大利王国一直奉汉族士人为上宾。

  明帝国在接连遭受失败以后开始变得保守起来,1049年7月,隆象派出特使经海路抵达高丽,特使带来了隆象的盟约,隆象邀请一母同胞的弟弟隆城共同讨伐隆绪,并且表示支持隆城称帝。

  隆象与隆城虽然私交不错,但是二人的统治基础大异早已断绝了交往

  隆城接到盟书后先是感到惊愕,接着就明白过来了,大哥吃了败仗,要我这个当弟弟的牵制一下二哥

  其实隆城与隆绪早已处于战争状态,辽圣祖在科布多驾崩,在辽人心中科布多成了神圣之地,隆城抢先占领了这里,并收服了辽圣祖一直统帅的10万精锐辽军,隆绪认为这是大不敬之罪,于是在继位之后就发动了对隆城的讨伐。

  可是隆城很聪明,他捧自己的母后乌兰氏为科布多名义上的主人,进攻科布多就是在藐视圣祖皇帝,这样在道义上隆绪就输了个一塌糊涂,战争的结果也以隆城的全胜而告终,此后隆城便以圣地的保卫则自居,并指责隆绪不孝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也不会承认隆绪的皇帝地位。

  既然不认隆绪,那么你认不认隆象,乌兰皇太后曾要求隆城帮隆象夺取皇位,可是隆城却说隆象并不是耶律氏,没有资格继承皇位,隆绪不孝没资格、隆象是干儿子更没资格,那么有资格的就只有汉王隆城了

  可是隆城一直不愿称帝,因为他需要一个理由,汉人不是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吗

  现在终于有理由称帝了,大皇子隆象请他称帝,隆城梦里都在笑。

  1050年6月耶律隆城在上京称大辽皇帝。由于隆绪与隆城先后称大辽皇帝,为便于区分,隆绪的辽国被称为西辽,隆城的辽国被称为东辽,至此大辽的分裂告一段落。

  辽国的裂变也影响着大隋的政治格局。

  那个让自己想一想就害怕的人死了,宝德心里说不出的痛快,现在他要理一理国内的事了。

  首先是军队方面,攻破强敌众将都有大功,为了牢牢抓住军队,宝德帝对立功将士进行了大封。第一份功劳被记在燕王杨廉的名下,杨廉升为上柱国,燕王的封号被定为世爵,也就是说只要杨廉一支还存在就会一直做燕王。其次就是狄青、闵夫、赵襄、潘朝宗被封为柱国。值得一提的是,赵襄正式取代周芳成为太尉,这样周氏的一支臂膀就被砍掉了。

  其次就是安插军功集团进入各级政府,这些人由皇帝亲自安排,对皇帝自然是忠心耿耿。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收回政权,把不听话的官员替换掉,二是掌控军队,把武将安排去搞行政,空下来的位置就可以安排自己人了。

  到1050年宝德17年,宝德帝的人事调动基本完成,6月宝德帝以安国公周兰因病不能主事为由为他办理了退休手续,周氏集团退出了政治舞台。接替周兰的是枢密副相庞籍。

  随庞籍一起提拔的还有一个叫司马光的人,宝德帝要修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以彰显文治,庞籍便向宝德帝推荐了司马光。

  其实,宝德修史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写一部真实的唐史,特别是唐太宗那一段。宝德想把唐太宗写臭。

  在我们这个时空,一谈好皇帝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由于后隋的出现,大宋没有了,宋祖成了隋太宗手下的一员将军,但是唐太宗的地位已经奠定,作为隋太宗的重孙子,宝德想尽一尽孝道,他要把唐宗改为隋宗,他给司马光的指示是,“你去好好查一下,这个唐太宗都干了些什么”。

  司马光心领神会,在写到唐太宗一段时着重写实了玄武门之变和征高丽战败。司马光文笔一流,所用史料又极其详实,后世虽然有学者想为唐太宗翻案却找不到可信的理由

  其实想为唐太宗翻案的学者也并不多,因为后隋的统治时间太长了,除了不得意的酸文人,谁也犯不上和当今皇上的祖宗作对。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写臭唐太宗的一笔却引发了一场政治血案。

  ;


  (https://www.uuubqg.cc/22_22097/12227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