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古代当贪官 > 第92章直接去抢!

第92章直接去抢!


处理完矢野与渡边,罗程捂着鼻子赶紧吩咐家丁们将两人的尸体拉下去随便挖个坑埋了,顺带再将地面拖洗干净。

        “大人,我可以走了吗?”渡边小心翼翼的问秦梁。

        他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能不能离开,完全取决于眼前这个稚嫩,却对生命无比漠视的少年郎。

        秦梁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说罢,他转身吩咐一名家丁为渡边松绑。

        见秦梁并没有出尔反尔,渡边心里松了一口气,站起来活动了下有些淤血堵塞血管的不适感。

        朝着秦梁作了个揖,便踏步往厅外走去。

        外面,就是自由之地,也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秦梁真的会放过渡边时,他开枪了。

        对准了渡边的燧发短铳枪口火光一闪,渡边惨叫应声倒地,背部被击出一个血洞,鲜血汩汩流出,蔓延到秦梁脚下。

        “这”

        众人惊呆,没想到秦梁竟然这般杀伐果断。

        就连一直以为自己很了解秦梁的罗谦,都发现对方的身上似乎蒙上了一层迷雾,他再看不透了。

        “我知道你们很不解我为什么食言而肥,不放他一条命。

        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这个民族从古至今便是一个劣性民族,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稍有不慎,就会被其反咬一口!

        今日我不杀了他,保不准他日我便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秦梁表情严肃。

        但厅内众人依旧是一副不理解的样子。

        只有吴老三,啥都不懂,但他就好杀人这口。

        所以见秦梁对敌人丝毫不手软,吴老三一脸亢奋。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经历过后世华夏民族的沉痛与阴霾,不理解秦梁为何这般憎恨倭国,也十分正常。

        到二十一世纪,才过了短短几十年,华夏崛起了,但依旧有着无数的人宁愿长跪不起。

        对外卑躬屈膝的好似一条狗,对内则是化身”键仙“,一口“理智爱国”成为他们慕洋的制胜法宝。

        秦梁上辈子可没少在各大论坛见到这般言论。

        倭国人狼子野心,懂小礼,缺大德。

        偏偏总还有一群舔狗凑到人家屁股后面可劲的舔舐,倭国人放一个屁,都是香的,真是可悲可叹!

        这一点,秦梁深有体会。

        此事揭过之后,秦梁带着战狼军朝京城赶去。

        荒地还在飞速发展,很多事情需要他做主,甩手掌柜当久了可不好。

        罗谦本来还想跟着秦梁去京城,罗程自然不会同意。

        毕竟前阵子罗谦还遭遇如此大难,罗程又怎舍得他再次离开。

        花了五天时间,秦梁才赶回了京城。

        那俘虏的几十名倭寇,秦梁也用手链脚铐带回了京城。

        现在挖矿可还需要人呢,这般免费的劳动力,他可不会浪费。

        出来短短十几日,荒地又变了一个模样,水泥路也修的四通八达。

        这种坚固的建筑材料传到了乾隆耳里,可是让他眼热的不行。

        立志要做一名千古明君的乾隆,一眼便看出了这种材料应用于战争上的优势。

        修筑城墙、修筑军事堡垒、修路……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光是运送粮草和军备物资,便是一个大难题。

        这种四平八稳且坚硬牢固的路面,遇上下雨天,也丝毫不会造成泥泞不堪、车马难行的状况。

        运输能力大大提升,能够抢占大把的先机。

        所以秦梁回到京城的消息一传到乾隆耳里,召他进宫的口谕便传了下来。

        养心殿。

        这里的门槛几乎快被秦梁踏破了,三天两头,秦梁便会被乾隆召进宫来。

        “皇上,这回召微臣进宫,不知有何事啊。”秦梁拱手道,没有丝毫的拘谨。

        乾隆这张脸他都要看吐了。

        “你小子,这才出去十几天,就给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乾隆板着脸说道。

        他要先发制人,事先质问秦梁,好让他在接下来的敲竹杠中处于劣势。

        这样一来,乾隆才能敲的心安理得。

        秦梁眨巴眨巴眼,神情透露着无辜:“皇上说什么,微臣怎么不知?”

        自己出去十几天,不就剿灭了百余倭寇嘛,这事又没有传出来,怎么就闹出大动静了?

        乾隆没好气了:“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这样公然带兵在大清境内肆无忌惮的行军,会造成沿途村镇的恐慌吗?

        你离开的这些天,朝堂上那些老家伙可没少递折子弹劾你,朕都一一压下来了,说说吧,该怎么补偿补偿朕?”

        乾隆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秦梁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满头黑线:“皇上,当初不是您老亲自下令应允的嘛?”

        “朕何时说过这话了?”乾隆昂着脖子,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妥妥的耍流氓。

        就连站在一旁老神在在的李玉都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心说:

        “万岁爷最近脸皮可真见涨!”

        当然,这话他肯定是不敢说出来的,否则指不定就掉了脑袋。

        得,乾隆这是又想敲竹杠了……秦梁有些无语,最近乾隆是越来越不要脸了,丝毫没有点皇帝的风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乾隆这番变化也都是学着秦梁来的。

        “皇上您直说吧,这回又看上微臣的什么了?”秦梁毫不拐弯抹角,一语点破。

        乾隆也不在意,毕竟在这种只有三人的小环境里,脸面哪有实打实的好处来的重要。

        “朕听闻你在蓝田县附近搞的什么工厂,制作出一种十分厉害的建筑材料。

        与沙、石、水和而搅之,便能够得到名为混泥土的泥状材料,只需半个时辰,方可完全风干,变得坚硬不可摧。”

        乾隆双眼放光的搓了搓手,若有所指的道。

        自从军器局被挖人、十里香出现、荒地大肆动工,乾隆对这里的消息便极为关注。

        他让李玉派出的人,带着乾隆的手谕,在荒地中肆无忌惮的观察着。

        将其中发生的变化,又制造出什么新鲜事物,一五一十的禀告给乾隆。

        可以说乾隆对荒地的了解,都快比得上秦梁这个甩手掌柜了。

        “确实如此,只是这水泥的产量也不高,加之成本价一直居高不下,需要大量的石灰石矿、黏土矿……

        京城附近也没有多少的石灰石矿,仅有的也都有了主,微臣听说这些矿产都在皇家名下……”

        秦梁苦着脸卖惨,没有再说下去,但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乾隆敲他竹杠,他当然不能示弱,否则就是不是秦梁的风格了。

        乾隆眼角抽动,露出一丝肉痛的表情:“得了得了,你小子也别跟朕装,要多少矿,自己去跟矿务司报备,朕会让李玉知会他们一声的。

        不过你要保证,每月给朕提供一千万斤的水泥,另外,朕要你一半资费的路,也要用水泥修筑。

        朕也不跟你要银子了,全都算在水泥的头上,另外,朕还会再出四百万银子,算作人工费、材料费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

        乾隆这么一来,已经算是十分道德的了。

        而且一千万斤,听起来多,换算下来,其实也就五千吨,对于水泥工厂的产量来说,五天的事情。

        对此,秦梁也没有异议,十分爽快的答应下来。

        乾隆简直就是抱着敲竹杠的名头来给他送好处的,这种“送财童子”,秦梁自然乐的接受。

        谈完水泥的事情,依乾隆往日的性子,八成是要让他滚蛋,但这次却出奇的没有。

        “不知皇上还有何要紧事,若是没有,微臣就先告退了,家中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微臣去处理呢。”

        秦梁拱手道,正准备退,乾隆制止了他。

        “等等,朕还有一要紧事,你小子平时鬼点子多,这会儿也给朕出出主意。”

        乾隆背着双手,面露忧虑之色:“最近山西、山东等地,因为蝗灾肆虐,颗粒无收,又在闹饥荒。

        饿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纷纷逃难到河北、陕西等地,造成当地人口紧张。

        全国各地又抽调不出多余的粮食赈灾,你给朕想想,这粮食之事该如何解决?”

        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蝗灾,秦梁也是略有耳闻。

        不过没有造成大范围,只是在山东、山西两省,秦梁又急于忙着罗谦一事,倒没有过多关注。

        如今乾隆提起一嘴,他这才想起来。

        秦梁眉头紧锁,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就算自己从系统中抽到了杂交水稻,种植下去,也是需要时间长出粮食的,一时半会儿根本解决不了饥荒。

        听乾隆语气,似乎这次灾情十分严重。

        若是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解决,恐怕又会震荡的人心惶惶,百姓活不下去,揭~竿造反。

        正思索着,秦梁突的心中一动,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皇上,微臣有一法子,可解山东、山西两地灾荒!”

        秦梁面带自信,笃定着道。

        原本等的都有些不耐烦的乾隆顿时喜色上涌,迫不及待问道:“何法?”

        秦梁神秘一笑:“大清没有粮食,我们可以去外边‘借’!”

        “此话怎讲?”乾隆疑惑。

        “简单的来说,就是跟东南亚的那些国家贸易,买他们的粮食,亦或者直接去抢!

        缅甸、安南、老挝、柬埔寨…这些国家哪一个不是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在那里,水稻可以达到一年三熟!加之他们人口又不多,可以想象这些国家的人一年下来,能够囤下多少粮食。

        我们若是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大量粮食,先解决燃眉之急,待山东、山西安定下来,再秣兵历马腾出手一一吞并这些藩属国。

        只要拿下了东南亚,大清就等于多了一个天然的巨大粮仓,未来再也不会发生饥荒这种事情,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这是福泽万世的好事啊!”


  (https://www.uuubqg.cc/29403_29403198/417548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