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辽之梦游天下 > 第141章 终见面的两个人

第141章 终见面的两个人


在白沙镇,萧远正在喝茶,吃着糕点。心情别提有多享受呢?可是就在他享受的时候,却有一个意外之人出现在他的面前,而这个人就是寇准,寇准之前一直就想来到白沙镇萧远家里面,只是因为时间或者没空原因,才一直没有空。

        现在他有时间了,心情也比较好。他整理了自己的衣服,换了一身打扮,开始敲响萧远家的门。听到了动静的下人,也是看到了他。

        于是也是开口道:“你是谁,不知道这里是萧府吗?你来这里什么意思啊。”

        这个时候寇准也是笑了笑,然后开口说道:“哈哈,几位你们好。我是你们家大人的朋友。今日也是想要与你们家大人做朋友,所以来这里看看,你告诉他老朋友寇准来见见他。”

        “寇准是谁啊!我们怎么没有听说过我家大人,有你这样的朋友,我看你们根本就不认识我家大人,在那说认识我家大人。你赶紧滚,我们家大人,没有你这样的朋友。”

        这个时候,这群人说完也是想要动手,把他们给撵走了。他知道他们家大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朋友,这种朋友,他自己也是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才会让人把寇准这群人撵走。

        而这个时候,寇准想起一句话,这群人都是无利不起早,要是没有钱,他们是绝不可能会让自己这群人进去。既然如此那自己也只能够拿出自己为数不多钱财,送给他们这群人。

        这个时候,寇准无奈之际也是拿出钱。递给了萧远手下,搜下钱后,这群人也是放了他寇准进去。

        萧远这个人也是再看着自己的手下,所作所为。他心里觉得这样的一群害群之马,必须要替换掉,不然早晚有一天别人可能随便一点钱,就容易把对方给收买了。到时候,谁还能够指望他们,为自己做成大事情呢?

        而这个时候,他们也是直接进入书房。看到了萧远这个人,只见他也是开口说道:“萧大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近还好吗?老朋友来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欢迎我这个人呢?”

        萧远也是意外,这个时候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看他年纪也就才20左右年纪,他能够带着这群人,出现在这里。这让他想到了历史上蔺相如这个人能力。不过蔺相如本事虽然不错,但是也是一个十足笨蛋。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平安回家,赵国上下沉醉在“完璧归赵”的虚幻胜利中。此时,被蔺相如“戏弄”的秦昭襄王,嘴角却浮现一丝冷笑,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这一场较量,表面上看赵国完胜,秦国完败,实际上恰恰相反,秦昭襄王实现了他的战略试探。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国君,他在位的时候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秦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作为明君,秦昭襄王很少有不良嗜好,他只在乎秦国的疆土能否扩大,不会沉迷于美女珠宝这些俗物。基于此,秦昭襄王拿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的可能性不太大。战国七雄谁都不简单,秦国的每一寸疆土也是历代秦国将士用献血战斗得来的,秦昭襄王自然知道这个道理。那么秦昭襄王为何还是放出话,要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呢?因为只有开出如此诱人的条件,赵国才有可能上当,秦昭襄王也才有可能了解真实的赵国,从而决定是否真的要对赵国动兵。

        我们来看当时的形势,秦国早就有统一六国之心,但必须解决两个相邻的强国,一个是楚国,一个是赵国。为了削弱楚国,秦国任用大将司马错,采用奇谋灭掉蜀国和巴国,获取“天府之国”巴蜀之地,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拥有了更广阔的的战略空间,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兵源和粮食。秦灭巴国、蜀国,目标直指楚国。当时楚国也想消灭巴国、蜀国,不过作战不利,被秦国抢了先。秦国占领巴蜀之地,可顺势而下,直扑楚国,迫使楚国不得不向东发展,以消灭越国实现扩张版图的目的。秦国占领巴蜀之地后,与楚国交战多次,打得楚国被迫迁都,楚国暂时对秦国威胁不大,秦国继续攻打楚国也占不了太大的便宜,于是秦昭襄王把眼光转向相邻的另一个强国赵国。此时的赵国是什么情况呢?赵国的国王是赵惠文王,父亲是战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非常有魄力,强力推行胡服骑射,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结合,迸发了惊人的效果,赵国国力猛增,赵军战斗力空前增强。赵武灵王后期脑子犯浑,他先是废了太子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赵何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赵武灵王立赵何为太子是因为十分喜欢赵何的母亲,赵武灵王在赵国开了个坏头,后来包括赵悼襄王在内的一些赵国君王,经常因为喜欢女人而改立太子。

        为了消除改立太子带来的影响,赵武灵王选择提前退位,让赵何提前继承王位。在这个过程中,赵武灵王觉得对不住赵章,又多次支持赵章,这不仅引起赵章的误会,以为赵武灵王要重新考虑赵王的人选,也引起了赵惠文王的不满。赵惠文王继承王位四年后,赵章起兵,赵惠文王果断派人平定赵章并诛杀赵章,并且顺道兵围赵武灵王在沙丘的行宫,一代君王赵武灵王,竟然活活饿死在沙丘的行宫,令人唏嘘。一系列的行动,让赵惠文王更显神秘色彩,他诛杀赵章,围困赵武灵王,这些证明了赵惠文王是个有谋略、有手段的君主。再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国力得到增加,但国力究竟有多强?这些,秦昭襄王并没有底,那该如何试探赵惠文王与赵国的国力呢?总不能直接当面问:老赵,你赵国的家底咋样?你是个啥样的人?秦昭襄王苦苦思索计策,恰在这时,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传来,秦昭襄王计上心来,便以十五座城为条件,交换和氏璧,实际上是试探赵国的国力。就秦昭襄王的胸怀抱负来说,并不在乎一块宝玉,不过退一步讲,就算试探不成功,能白得一块有象征意义的宝玉也不吃亏。

        秦昭襄王通过蔺相如的种种表现,得知了赵国的底细。一方面,秦国的野心人尽皆知,拿城池换和氏璧明显是个空头承诺,秦国曾经把这一招用在楚国身上,拿城池当诱饵,结果楚怀王果真上当,“赔了夫人又折兵”。如今用在赵国身上,赵国竟然同意了,派了大臣蔺相如携带和氏璧乖乖来到赵国,这说明赵惠文王并不敢与秦王硬碰硬,魄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秦昭襄王通过蔺相如的回话,对赵国国力有了初步的判断,可能蔺相如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回话会透露赵国的国家机密。蔺相如说赵王“悉召群臣议”“偿城恐不可得”等,赵国对秦国一个无理请求便诚惶诚恐,赵国君臣对话之中也明确说到“秦强赵弱”。这一切都表明,赵国的国力也就这样,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赵惠文王也比不上赵武灵王,不足为惧。基于这个判断,秦国挥师东进,攻占赵国城池石城,第二年又继续攻打赵国,消灭两万赵国士卒。秦国的疆土再次增加,赵国的实力也进一步受到削弱,秦昭襄王的目的达到了。

        蔺相如的确很聪明,也是赵国的重臣,然而聪明如蔺相如者,也忽略了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来考虑秦昭襄王的真正目的,成了秦昭襄王试探赵国的棋子。看起来,还是秦昭襄王棋高一着。

        从这可以看出寇准给蔺相如性格很像,而耶律隆续性格却比秦昭襄王阴险的多,这或许人与人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大的不同点呢?


  (https://www.uuubqg.cc/33651_33651240/4273979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