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辽之梦游天下 > 第8章 赵光义出兵大辽

第8章 赵光义出兵大辽


“官家有重要情报,北朝皇帝耶律贤去世。”

        一声情报响起,打破了大宋王朝片刻宁静。南朝皇帝赵光义一直想要出兵辽国。就算是经历过了高粱河失败,宋主赵光义也是一直野心,想要灭掉契丹一雪前耻。

        可是如今高粱河惨败,也让赵光义心头,难以言表。心中对于契丹多了一丝忌惮。这让他心中难免存在于一丝担心。不过他心中,还是渴望建功立业,灭掉契丹。

        于是,赵光义准备找赵普这群人商议一下,出兵北边的计划。他这次一定要一雪前耻。

        赵普,在得到赵光义书信的时候,也是知道这次官家是有事情需要自己,看来是什么地方出现情况,不然官家不会让人通知自己。

        于是赵普这群人,也是星夜进宫里,打算听候皇帝的吩咐。

        此刻的赵光义坐在龙椅之上,他们刚要向皇帝行礼,可是还没得及,赵光义就免了他们礼节。只见赵光义开口说道:“众位爱卿,北朝那边有消息传来,契丹皇帝耶律贤去世,这次是一个天赐良机,朕打算出兵,你们觉得可否。”

        “官家,我军刚经历了高粱河惨败,对于出兵之事,难免有些未战先却,老臣觉得此时出兵不妥,因为将无将心,万一再次经历高粱河之惨剧,那对于我大宋就不是好事,臣建议按兵不动,请官家您明查。”

        “你的意思,我大宋已经失败过一次,还有可能会失败第二次,我们大宋不可能再有这次失败,官家臣建议请治此人之罪。”郭彬也是开口对赵光义言道。

        “寇准,你是新科状元,对于朕出兵契丹,你怎么看?你说说。”赵光义听到这两个人说的话,于是询问新科状元寇准这个人。

        寇准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帝赵光义会突然询问自己意见,这让他适量不及。其实他也明白官家是在考验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是回答出兵,赵光义肯定觉得他自己不聪明,因为在他赵光义看来大宋刚经历这样惨败,出兵万一一个不处理好,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其二一旦出兵那么所需要粮草之类的东西必须要足够多,其三出兵,也要怎么出兵,要出师有名。

        要是选择不出兵,那可能会说不懂官家心思,到时候所引发后果是个人都不敢想。在他看来皇上有角逐天下想法,不然他也不会问自己要不要出兵,但是要是一下子说出来出兵,自己怎么在皇帝面前留下好的一面。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再说。

        此刻的寇准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定一般,只见他也是开口道:“臣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但是臣支持此刻的出兵。如果我们惧怕辽国,不出兵。到时候天下百姓,怎么看官家。虽然我国经历高粱河之惨败,但是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刻出兵官家是为了一雪前耻,向天下显示陛下的手段,同时表明我大宋态度?臣建议,官家越快出兵越好。不然错过战机,我大宋又不知道还要等多久,臣请官家一雪前耻。”

        “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赵普你怎么看。”赵光义询问赵普这个人道?

        赵普原本不想说话,在他看来官家不问自己那就不说,官家要是问自己。自己还是想清楚了再说。如果以他的看法,那他自己就不支持出兵。寇准意见固然是能够让大宋赢回面子,但是打天下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人家辽国可以这么说兵强马壮,以大宋现有兵力来看要击败契丹并不是那么容易。再有辽国有耶律屋质,耶律休哥等当世名将。其次还有萧天佐萧天佑,这两个人并没有那么简单,打说得容易。

        可是,赵普看赵光义表情,他知道官家是非打不可,不过要是失败以后,官家怪罪自己那他自己就得不偿失。所以他必须要想清楚,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呢?

        赵普也是思考了很久,然后道:“官家关于出兵,官家意见就是臣的意见。臣觉得官家不应该问臣是不是要出兵。如果要臣说,臣是支持的,因为契丹这个时候国主已经去世,这样的机会不多了,就像寇准说的那样。臣建议官家越快出兵越好,不然错失一个战机那就会很尴尬。”

        寇准赵普的话说中了他的心思,他赵光义心里就是想着收复燕云。他渴望建功立业。如果自己以后死了,消灭辽国,那么自己的功绩恐怕也只有秦皇汉武才能够比得过。就像是这两个人说的那样战机稍纵即逝。

        只见赵光义也是开口说道:“朕意,出兵契丹趁此时机拿下白沟河附近的土地。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这次让谁为将大家都说说吧!”

        “臣觉得石守信将军,有勇有谋,臣建议由他带兵,出兵契丹。”

        “不妥,石将军为人冲动,如果让他领军,很容易被辽军牵着鼻子走。臣不支持石将军,臣建议还是由曹彬或者李继隆,潘美三人中选择。”

        “不妥,陛下,这三人都身负要职,要让他们领军,肯定会造成我朝内部动荡,臣建议由杨业为主将。臣觉得打仗要有十足准备,要么不打,要打就打出气势来了,臣建议还是让杨业来。”

        听着手下意见,赵光义也是莫名担心。经过了高粱河惨剧发生,让赵光义心里多了一丝对武将猜忌。尤其是从唐末到五代,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他心里就更不放心,武将掌控。不过这样的猜忌,也是宋主隐藏的很好,他没有表现出来。

        “对于领军之事,还是由杨业与刘文裕一起去吧!杨将军虽然英勇善战,但是契丹人阴险狡诈咱们是不可不防。尤其是如今的情况,我们就更加要防备。所以寡人决定由杨业为征北大将军,刘文裕为监军。刘文裕将军足智多谋,更是朕身边的人,有他在,就更能表明我们态度,此次他更能负责此次进军之势。”

        他们看到赵光义这次拿了那么大主意,他们也知道官家心意已决。所以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直呼皇帝英明之类的话,恭维了上去。

        一场针对于契丹在一场阴谋,将再次在白沟河上演。


  (https://www.uuubqg.cc/33651_33651240/4273992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