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雪花吹剑录 > 第三章:背井离乡犹凄惶

第三章:背井离乡犹凄惶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中秋一过,气候转凉,再过两月,便又是三年一度的试剑大会。每隔九年,每到这时节,各大门派皆浩浩荡荡的赶往武当山,如同赶庙会一般,好不热闹。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的客栈、旅店、茶馆都是人满为患。街头巷陌,所见者皆是武林人士。胆小怕事的小门小店,本小利薄,又怕招惹了杀身之祸,索性早早的关了门,收拾了金银细软,携家带口的出了丹江口避风头去了。贪财胆大的酒楼客店倒是敞门相迎,又可乘此机会大捞一笔。

  官府更是暗中调兵监视,一旦察觉有造反起事之嫌,立马出兵剿灭乱党,不留活口。官民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好在试剑大会举行了五十余载,武林中人与官府相安无事,官府也就去了一半的疑心,不过仍旧安插眼线混入试剑大会,以防万一。

  试剑大会这股热劲一过,各大门派也一批一批的撤走,丹江口又冷清萧条了许多,外出避乱的小商小贩又拖儿带女的回到丹江口,收拾店面,重新开张。

  这一日,秋风萧瑟,天色昏昏,已下了半日的雨了,街上行人冷清。

  小茶馆里稀稀落落的坐着几个闲汉,百无聊赖,听说书人咿咿呀呀的说书。

  小茶馆里间,那说书的老者须发皆白,神闲气定,眯着双眼,一副悠悠然的神态。身旁站着一个十来岁的红衣女孩,手执红牙板,身量尚小,却也长得粉雕玉琢,一双漆黑的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甚是灵动。

  跑堂的小哥肩上搭着一条泛黄发旧的汗巾,手里提着一个滚烫的茶壶,一面麻溜的给客人添茶倒水,一面问那说书的老头:“苏老儿,我们离了丹江口的这几日,倒也有什么新闻没有?”神色却是慌慌的。

  红衣女孩口齿伶俐,反应又快,手中红牙板一声脆响,接口道:“你是知道规矩的。要想让爷爷说个故事,你得先拿一个故事来做交换。”

  这苏老儿名叫苏妙青,说书卖艺,行走江湖,想要听他说书的人,需得先拿一个故事做交换,他才肯说书。

  他行为乖僻,旁人的故事若是不真,他也是不肯作交换的。偏生如此,可就是有人买他的账,愿意听他说书,这就是他和其他掉书袋子的说书人的不同之处了。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见闻之广博,阅历之丰厚,前所未有。江湖人士也都乐得在苏老儿这里买小道消息。

  站在苏老儿身旁的红衣女孩,正是他的小孙女苏杭儿。

  跑堂的小哥放下了大茶壶,解下汗巾擦了一把汗,道:“那我便说个故事与你听听,只是我笨嘴拙舌的,别惹得您苏老儿笑话。”又瞅了苏老儿一眼,神情殷切,郑重其事的说:“您老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听好了。”

  苏杭儿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朝他脸上一扫,若有所思的笑了笑。

  只见那跑堂的清了清嗓子,颓颓的拉过一条长凳来坐了,沉思良久,才叹了口冷气,幽幽道;“我老家在大兴安岭山旮旯里,穷乡僻壤的,屋前屋后都是山,走上十几里路才遇得上一户人家。我妈养了九个兄弟姐妹,九张嘴巴等着吃饭。那时候真是穷的什么都没有,饿极了,什么都吃。人家吃红薯,丢了红薯藤不要,我们就把那红薯藤捡了来,放在一口锅里一蒸,再拿饭勺那么一搅,几个兄弟姐妹就围着那口锅抢着吃。人家不见了红薯藤,只道是我们偷了,跑到我家来讨,说那捆红薯藤他还等着拿来喂猪的。”

  说着又叹了一口冷气,冷笑了一声,自言自语:“猪都有得吃……说来可笑……我们兄弟姐妹饿成那样,还管他什么猪食不猪食……人都要死了,还有什么吃不得的。”

  在座见他神色凄凄,皆竖耳倾听,但听他又说道:“那时候家里穷,什么吃的都没有,爹爹打猎遇了熊,回来的时候一身血,被熊咬得都没有人样了,眼看只剩半条命了。过年了,家里又没米,我妈跑了十几里路到李家借米,任我妈怎么苦苦的求他,他就是铁了心肠不肯借,我妈急的眼泪直掉。白白的跑了十几里的路,家里几个小的嗷嗷的哭个没完没了,妈也没办法,实在是什么吃的都没有,恨不得把她自己的肉割下来给我们几个分了。”

  苏老儿眯着双眼听着,神情悠闲,苏杭儿心中却有些不忍,毕竟年龄尚小,阅历尚浅,耳根子软,听不得人间惨象。

  小二叹了口气,又道:“我妈就抱着我说:‘李家的人也真是没有良心呀!我巴巴的跑过去,求着他借几斤米他死活不肯,你说怎么会有这样心狠的人。怪只怪我生了你们九个,又养不起你们,好不容易从这么点儿大养成了人,偏生又夭了两个。’我妈说的伤心处,就哭了起来,那时我才十三岁,不懂事,看见妈哭,我也跟着哭。”

  茶馆中,喝茶的也放下了茶杯,吃瓜子的也停下了嘴,翘着二郎腿的也忙将腿放下来摆正。

  只听他说道:“可我妈说的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心里恨极了那姓李的,恨得牙痒痒,恨不得一刀把他给杀了,咒他全家上下不得好死。只盼得他全家都饿成乌眼鸡,到时候哭着跪着来求我借米,就是说尽了好话,我也不会给一粒米。我妈那时候一到过年过节就坐在家里淌眼抹泪,穷啊……穷得揭不开锅”

  跑堂的小哥哽咽着说不下去了,眼眶红红的。众人见他一脸愤恨的样子甚是可怕,又听得他咒骂李家的一番怨毒言论,皆是一惊,虽然说得有些过分,但还是情有可原。

  人生一世,实在够苦。

  又听他接着说道:“后来,有一天正午,我们几个兄弟从外边回家来。一进门就见我妈喜滋滋了煮了一锅肉汤,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叫齐了,说:‘妈没让你们吃过好东西,你们跟着我算是过够了苦日子,今天吃得饱饱的……’一人给我们盛了一大碗。”

  “我当时心想着我姥姥还没有吃呢,端着一碗肉汤就往姥姥屋里跑,一面喊“姥姥”,“姥姥”。一推开房门,只见我姥姥弓着身子躺在炕上,面朝墙壁背朝着我。我把肉汤搁在桌子上,爬到炕上搔她痒痒,搔了半天,姥姥一点反应也没有,推她又推不动,扳过她身子一看,一张脸都黑了,七窍里还流着血,手脚都僵硬了。”

  小二抹了一把脸,继而道:“我吓得叫也叫不出来,连忙跑回去找妈,那时真是吓得不浅,腿都软了,一进房门,只见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哥哥姐姐,和姥姥一样,整张脸都黑了,七窍里流着血。妈妈一面哭,一面拿着小勺子,正要往我那两岁的弟弟的嘴里一勺一勺的喂汤。我躺地上的一个哥哥,“啪”的一声就把妈手里的碗给打掉了,上气不接下气的看着我说:‘汤里有毒,妈要毒死我们。’我唬得动也不敢动,又看我妈一脸的黑气,嘴巴里也流着血,才知道她也喝了毒汤。”

  “我妈说:‘好孩子,是妈对不住你们!我实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与其看你们饿死,倒不如我们大家一起走,路上也有个伴。你若是还听我的话,就乖乖的把这碗肉汤喝了吧。’”

  跑堂的小哥悠悠的连声叹气,道:“我那时才十三岁,眼看着一家人都死光了,我哭得昏天黑地,寻思着要给他们立个坟,可哪里搬得动尸体。看见房里一群冷冰冰的死尸,我心里也胆小害怕,后来,就索性一把火把房子给烧了!大家死了干净!抱着我那两岁的弟弟来了这儿。”

  众人听了这等惨事,都默然不语。跑堂小哥又恨恨道:“我算是知道了,这世上谁也不能相信,就算是亲娘也会在你碗里下毒!不管是谁,都得时刻提防着,当心人家在你碗里下毒。”说着,拿眼睛瞟了苏妙青一眼,颇具深意。苏杭儿自然也将这一瞟看在了眼里。

  苏妙青捋了捋白花花的胡须,也不加点评,点点头道:“真是好故事!那老朽也来说一个罢!”也不拖泥带水,大概是想尽快结束这个颇为沉重的话题罢。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uuubqg.cc/35_35175/21893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