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写给抑郁患者的情书 > 第一章 做个俗人 融于俗事 增加快乐词汇…

第一章 做个俗人 融于俗事 增加快乐词汇…


抑郁是一种状态,它就像是狂风暴雨的海面上,那个疯狂旋转的漩涡,给人的心中带来无休无止的阴霾。

        其实大多数抑郁者,曾经都是乐观开朗的人,只是突然在某一个瞬间,因为某一些事情,偶然陷入了抑郁的感觉。

        大多数时候,我们很快就能走出抑郁感,因为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但是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偶然陷入抑郁的人反而因为得到了身旁朋友额外的温暖而沉湎于这种被关心的感觉之中,从而开始自我追求这种“伪抑郁”的状态,其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获取这种被大家关心的感觉罢了。

        但是来自外界的关心是不由自己控制的,一次两次被关注之后,周围的朋友也会感到疲惫和厌倦,从而减少了那些我们渴望的关心。

        得不到满足的我们有时候会误认为是自己抑郁的程度不够,也有可能因为大家逐渐的冷漠而真的陷入抑郁的状态,久而久之,就顺着这抑郁的漩涡逐渐沉入海底,等到发现大家都已经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悔之晚矣,我们自己却也再也找不回曾经那种乐观开朗的状态了。

        本书旨在探讨如何不依靠他人的力量,自己将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拯救出来,重新赢回属于自己的幸运与快乐,拉你爬出抑郁的漩涡,重回风平浪静的海面。

        众人皆醉我独醒,夏虫不可语冰。

        很多抑郁患者最开始,都是从与周围的状态格格不入开始的。

        比如学生时代,大家都在打游戏、追星,只有你一个人在看书、学习;

        比如在工作单位,大家都在吐槽领导、敷衍工作,只有你一个人踏踏实实,积极向上;

        比如在家里,你想跟爱人谈谈诗词歌赋、人生哲学,他/她却只想跟你聊聊娱乐八卦,吐槽工作琐事,等等。

        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而自己的价值观又不允许自己和他人一样“堕落”,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孤立”,从你将目光从他人身上收回,如同聚光灯一样只在一片灰暗中点亮自己的时候,抑郁的种子,就被埋下了。

        孤独感,是抑郁的前奏。孤独感,是自己在脑海中画地为牢,用荆棘和藩篱将自己和他人强行隔绝开来,情感的大门被关上,各种情绪只能困于苑囿之中,不断地累积着,就像是烧水壶里的蒸汽一样,气压愈来愈大,无处宣泄,只能依靠理智去不断地压制。

        我们仅有的情绪稳定力和理智压制力,都被用来关注这些不断加强的情绪压力,生活就会愈发感觉疲惫。就像是白纸上的墨点一样,当我们只能看见墨点的时候,就会忽略了白纸的存在;而当我们只能看见情绪压力的时候,就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了。

        其实这只是“自我孤立”的状态。

        这个时候,其实是有来自外界的关心的。比如大家吐槽时,会询问我们的意见、寻求我们的附和和认可,聚会时,也会邀请我们一起参加,大家一起欢笑时,还会将目光投向我们。

        只是我们往往会选择性的忽略这些。

        对大家吐槽的行为、追星的对象、进行的游戏毫无兴趣的我们,只能敷衍的笑笑或者简单的搪塞,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虽然我们无意于主动表现得特立独行,但是大家却能感受到我们的冷漠,在大家的眼中,是我们自己先关上了门。

        但是往往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大家关上了门,当我们还在渴望着大家来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的时候,却发现大家已经不再来询问我们的意见、不再寻求我们的附和和认可,也不再主动邀请我们一起参加聚会,更没人关注我们是否和其他人一起欢笑了。

        此刻我们有点开始慌了,我们希望大家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却又羞于开口,于是我们刻意地开始更加特立独行。比如在大家讨论的时候故意离席,大家聚会的时候故意扫兴不去,大家欢笑的时候,故意板着脸。

        我们以为大家会注意到我们,像以前一样,来关心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确实会有效果。大家会开着玩笑来问我们的想法,调侃着我们的格格不入。

        于是我们感觉成功了,我们以为这种特立独行是有效果的,我们又通过特立独行获得了大家的关注,这种关注极大地抵消了我们的孤独感。

        然后我们开始习惯于使用这种故意与大家表现得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寻求认可和关注。

        但是后来我们慢慢发现,大家似乎习惯了,没有人再来对我们的与众不同表示关心,彷佛习以为常似的。

        于是我们更加特立独行,甚至不惜故意去扫大家的兴,就像是一个得不到关注的孩子,总是用哭闹的方式去吸引大人们的注意。

        但是成年人过分的格格不入,并不会让他人理解,只会招来反感。大家觉得跟我们找不到共同语言,自然会绕开我们,何必来触霉头呢?在大家看来,这是大家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我们的尊重,但是在我们眼里,却成了大家对我们的疏离和背叛。

        我们有点慌了,却又放不下面子重新去融入大家,或者自己已经找不到重新融入大家的途径和办法了。大家跟我们交流的时候都习惯性的小心翼翼,再也不会像曾经那样无拘无束敞开心扉,于是我们成功完成了自己与环境的社会性隔离。

        透支大家对自己的关注,换来了大家对自己的无视。这就是我们如何一步步让自己陷入孤独之中的过程。

        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就是自己被边缘化,不能融入社会,就只能被社会抛弃。能够让大家为自己一个人改变的,纵观历史,也没有几人,不主动适应和迎合大家的结果,就是被孤立,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我们不甘心,这也没法改变。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理想?奋斗?还是目标?追求?其实都不是。我们常常将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弄混淆,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一日三餐、夜眠一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解决眼前的问题,消磨当下的时间,这就是生活。

        林清玄说,生活就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一心一境,如是而已。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可是知易行难。因为没有目标的驱动,我们很难有解决当下问题的动力。

        比如如果不是对发工资的期待,很多人都熬不过无聊的繁琐的工作;如果不是对未来升职加薪的渴望,很多人都坚持不了学习提升的痛苦;即便是我作为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也会渴望着它能成书出版,帮助到更多的人,或者让自己的想法被更多的人看到。这是人的本性,做事的目的,我们称为意义,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目的,没有意义,那是非常难以坚持下去的。

        而当我们找不到做一件事情的意义,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就会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拼命想要逃离当下的状态,却又不得不束缚在这里,就像是被枷锁捆绑着。

        我们的思想开始陷入无边无尽的内耗之中,本能地开始幻想自由的感觉,又与当下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幻想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当我们将自己快乐的情绪就寄托在了幻想之中,对现实就只剩下愤怒和压抑了。

        而什么是活在当下呢?是对当下的状态听之任之,还是毫无作为的随波逐流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小故事里来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

        徒弟问师:师,您经常说,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当下。那么,我感冒了,我也要享受感冒这个病痛吗

        师看看徒弟,微微笑说:把你的伸出来!

        师拿起戒尺,打在徒弟的,徒弟刻把缩了回去,感觉辣辣地痛。

        把伸出来!师说。

        徒弟怯地再次伸出,刚伸出,师的戒尺便落在了,是阵痛。

        把伸出来!师说。

        徒弟强忍着疼痛,把伸出来,说时迟,那时快,眼看师的戒尺要落下来,徒弟赶忙把缩了回来。

        “师,你为什么打我我做错了什么”徒弟问。

        “这就对了!”师说,“我们说‘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当下’并指听之任之,逆来顺受,是顺势为,有所作为,让每个当下的发,都成为使我们的命获得成长的助。唯有我们在每个当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我们才是享受。”

        “就如刚才,你受戒尺之痛,若听之任之,还说什么“享受当下,珍惜当下”,那只能是欺欺罢了!要说要‘享受当下’,那就是虐。”

        “对个发,我们般会有四种反应:种,胆、压抑,缺乏勇,听之任之,逆来顺受。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不断被各种事物影响、折磨,少有收获和成长。他们的命是种煎熬。你刚才如果这种式,那么,你今天就挨打了!”

        “第种,勇敢、畏,他们敢于对每个发,但会在每个发的当下,保持觉察,了解事件发的缘由、规律,从中寻找成长的养份,获得收获。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可以享受每个当下给他们的成长和帮助,每个发,对他们来说,都是值得珍惜的。你选择了这种式,保持觉察,所以,才有了我现在正告诉你的`这些内容。”

        “第三种,鲁莽事,遇到事件,即当下来了脾,发愤怒应对。这样来,当下的发,只是点燃他们情绪的量,他们收获的仅仅是更多抱怨、仇恨、发脾的理由。享受当下,珍惜当下,便谈不上了。事实上,选择这种式的,每个当下,都把他们推向更不利的地。若你刚才选择这种式,对于打你戒尺,来了愤怒情绪,结果只能是,师对你失望,你获得师教诲的机会更少。”

        “第四种,遇事就逃避。这样来,所有的发,似乎与他们关。他们的命从未融当下,他们永远活在的理想世界之中,他们拒绝现实,拒绝当下。他们来过,就如没有来过样,所谓当下。”

        师接着说:“很兴,徒,你属于第种,你勇敢活在当下,并且通过对当下发的觉察,寻找让成长的量。当你问‘为什么打我’的时候,你就是让那个当下,转变为助你成长的台阶。”

        “师为什么平故打你定是师想通过这样的式告诉你些对你有帮助的事,定是师通过这种式帮助你成长。要知道,在我们每个的命之中,任何发,都必有其缘由,任何发,都不是平故的,任何发,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提升,让我们的命变得更好。就如适度的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帮助树长得更加强壮,适度旱都帮助树长出更加发达的根系,更稳固地成长为苍天树。那是历练,那是成长的功课。

        “你问我,感冒了,也要享受当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并让你享受那个病的痛苦。是,感冒这个问题的出现,必有其缘由,透过这个发,你可以从中收获成长。如,在感冒这个发,你可以找到,定是的某些活习惯、为、饮习惯损害了体能量平衡,于是才发了这个感冒,在今后的活之中,要注意改善。接着,寻找法来解决感冒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之中,你获得更多健康的智慧成长。这样来,感冒这发,确实可以是享受。就如次成长课程样,你通过感冒的当下发,进修了健康的功课,感受了从健康到不健康,再从不健康到健康的命体验,这让你更加珍惜体健康。”

        “这切收获的关键在于,在对每个发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命成长的觉察,从中去发现每个帮助我们成长的养分。”

        听完师的话,徒弟兴地说:“原来是这样啊,师,太好了!我要好好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珍惜当下,保持成长的觉察,在每个当下成长,让的命越来越好。

        我们都是俗人,所为都是俗事,不论是毫无作为的逆来顺受,还是充满抱怨地愤怒应对,或者是闭目塞耳去选择性的忽略,都不是真正活在当下的表现。

        罗翔说,做你该做的事情,并接受它的事与愿违。我们常常带着无限的幻想去做手头的上的事情,比如在恋爱时,一边买花,一边期待着对方收到鲜花时的感动和欣喜;比如在复习时,一边看书,一边想象着自己考试过关时的如释重负;比如在写作时,一边码字,一边盼望着成书之后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和惊叹。虽然我们在认真完成着手头上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在透支着未来的感受,所这并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在买花时自己先享受鲜花的馨香和美丽,是在复习时享受知识的启迪和思维的顿悟,是在写作时享受思维的聚焦和逻辑的自洽,让能量汇聚到此时此刻,让内心充盈而安定。

        书写一个人生命的剧本,主要取决于一个人脑海种的词汇量。当一个人更多地聚焦正面的词汇量时,他的生命就会充满赞美、肯定、鼓励和快乐,而当一个人脑海中都是负面的词汇量时,他的生活就被抱怨、否定、悔恨和阴郁所充斥。人们口中的生活,往往就会变成他们真实的生活。

        比如:描述一个场景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今天阴雨绵绵、寒风刺骨、落叶满地,人人裹紧的衣服,行色匆匆地擦肩而过,这便给人造成了阴郁、孤独、寒冷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换一批词汇来描述,比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降喜雨、春雨如油、挥别过去,大家都身着新装,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就充满了希望、美好、笃定的意味。

        境由心生,而环境的描述,也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多使用积极、正面的词汇,自然而然就能更好的汇聚乐观相上的能量。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快乐的词汇量,在不影响表达的基本句意的情况下,会在不经意之间传递出积极正面的能量。我们在跟人打招呼的时候,同样的话语,也能传递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比如:早上上班差点迟到,我们可以说:“今天早上太堵了,一路红灯,开着车毛焦火辣,还有司机胡乱加塞,真是没有素质。”这样子描绘出来的场景,就会让大家全都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虑和紧绷之中;如果我们改用一种说法,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我们可以说:“今天早上像过年赶集似的,路口都像挂着红灯笼,大家开着车在路上聚会,还有司机蹦迪一样,车子像跳舞一样扭动,像一只喝醉了的鸭子。”同样的堵车场景,所带来的联想和气氛就截然不同,虽然也有拥挤不堪的感觉,却暗含着热情、欢快的背景,同样是一种抱怨,但是却去掉了阴郁的感觉。

        这种词汇量的选择,其实是境由心生,本来是由自身的感觉来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多使用积极正面的词汇,让这些正能量的词汇从记忆中提取的速度更加快速和迅捷,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习惯,从而让口中说出的话给人营造出积极的氛围。

        我们常常看到影视剧里,那些神婆祭司在施法时候,会借助一些道具摆一个法阵,比如水晶、蜡烛、石块或是其他的一些物品,用来汇聚能量,以达到完成法咒的效果。

        而生活中,其实我们所使用的词汇,就是这些法阵的器具,积极的词汇,也能汇聚积极的能量,当能量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带来正面的效应——从内影响心境,在外改善氛围。

        做个俗人,用心链接生活中点滴的快乐;

        融于俗事,一心一境去真切地感受生活;

        增加快乐的词汇量,为唤醒生活的美好念出神奇的咒语。


  (https://www.uuubqg.cc/38335_38335400/416245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