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霸业 > 第七十三章 财迷孙乾

第七十三章 财迷孙乾


  孙乾与法正又简单的聊了一些家常,然后起身返回临时居住的驿站。

  时间尚早,孙乾闲来无事,带了几名亲随,围着广安城内逛了起来。广安城历来没有太多战乱,又加上物产丰美,秦军攻占之后,将城防安置的事项全部交给了严颜,所以就本地居民与远来经商之人来说,与原来并没有太多不同,所以整个城镇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各种店铺林立,大街上人流如织,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一路走来,孙乾吃惊不小。他随着刘备起家,一路经历了中原各个战乱之祸,对于货币之类的极为米敏感。中原物价暴涨,常常是有钱买不到合适的物资,荆襄之地可能还稍微好一点,但是受赤壁之战的影响也许久没有恢复过来。眼下广安属于鱼米之乡,物品丰富,许多米面之类的物品,供应十分充足,而且价位比起荆襄之地,便宜至少三成!

  在汉朝,因为各种矿藏的开发已经十分方便,金、银、铜最为流行。金是最通用的货币,可以直接用金购买物品,金又分为黄金、白金和赤金三种,白金是指白银,赤金则是指黄铜。

  当然,金也可以去邸店兑成钱,按照官方价格,一斤黄金可兑一万钱,白金和赤金略低一点。

  不过这里的一斤是指小斤,一斤只有二百四十克左右,相当于后世的半斤。

  汉末大乱,钱制混乱,私钱、劣钱充斥于市,且携带不便,金价由此大涨,一斤黄金在北方地区已经可以兑换到两万钱,而赤金和白金也同样水涨船高,但在荆州、巴蜀及江东地区,战事不烈,即使打仗也不会像北方军队一样祸及平民,社会比较稳定,经济也没有受到破坏,官府对私钱控制严格,因此黄金黑市价格也就一万二千钱,几乎和官价持平。

  孙乾一边走一边想,如果能从益州之地运送粮草,折合到中原之地倒手,中间的利润一定十分丰厚。自古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一个赚钱的途径,难道都没有世代经商的人发现吗?

  正在孙乾行走间,突然在街道上看到了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身穿一身官府的男子,他在一群士兵的拱卫下,正在广安城街道上视察。这不是庞统又是何人?庞统本来与孙乾也算旧识,两人在江夏时期也有过一些交往,但是因为被诸葛亮摆了一道十分不爽,所以连带着来年孙乾也不想见。此时,庞统正领着士兵挨个巡查商户的运作情况。一个城镇如果想安稳发展,衣食住行都是必不可少的。

  “士元兄!”孙乾相隔老远就开始朝庞统打招呼!

  庞统抬起头,一看是孙乾,一张脸上如同染坊一样。他是真的不想看见孙乾,所以才一早就带兵出来巡查,没想到还是遇上了。

  庞统朝孙乾拱了拱手,意思了一下,然后继续同眼前的商贩攀谈。

  孙乾也不尴尬。径直走到庞统面前,笑眯眯的看着庞统聊天。

  庞统与小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半天,看着孙乾还在旁边,知道一时半会肯定送不走,没办法,只得作罢。

  庞统站起身,弹了弹身上的灰尘:“公祐,此番前来可是有什么公干?”

  明知故问!孙乾翻了下白眼。也不好意思戳破。“此番受我家大人嘱托,特意来看望秦大人,顺带,提诸葛军师问候一下庞先生!”孙乾笑着说。

  “这个诸葛亮!真是恬不知耻啊!还好意思让人探望自己!”现在庞统听到诸葛亮这三个字就火冒三丈,当初以为两人相交莫逆,没想到出门就把自己卖了!

  “庞士元命大,幸亏遇到明主,未追究丢城之事!否则恐怕早被诸葛军师算计了!”庞统哼哼一下。

  “士元莫要生气,各为其主,能为明主得天下才是各自的追求,诸葛军师与庞先生都是一时俊杰,如果换做庞先生有如此发展壮大的机会,想必先生也不会错过吧?”孙乾没有回避,而是十分大方的承认。

  庞统想了一下,确实如此。孔明通过这次的筹划,确实够高。自己当初给刘备的建议的攻取上庸,仅是一步小棋,远远不如刘备现在得到的。诸葛亮通过长沙之战,直接将刘备的势力增强到了极致,现在单纯看刘备的势力地图,已经不输于江东的孙权。如此大的一步棋,换做自己,也会选择这样走下去。

  看到庞统脸色稍微缓和,孙乾也是一阵放松。早在出使广安之前,诸葛亮就与孙乾沟通过如何应对。诸葛亮对庞统的评价是:“士元智谋无双,却性情促狭,易冲动,可以堂堂之言顺势开导,切勿遮掩!”如今看来,果然如诸葛亮所言。

  “士元在广安街内巡查,可是视察民生?”孙乾顺势和庞统聊起了天。

  “不错,益州附近战乱影响不大,居民安居乐业,此乃天佑之地。如有一军守于永安,一军守于汉中,凭借此等天险,则成都可永为天府之国!”庞统摸着稀疏的胡须,笑着说道。

  “看样子,士元也对商旅之事颇为用心,孙乾正好有一事不明,还望士元讲解!”孙乾想到通商之事,心里十分痒痒,不仅发问。

  “商贾乃经济之重!鼓励农商一直是所有明主必须要做的事,不得不放在心上!公祐有何事,直说无妨!”庞统将诸葛亮之事放在一旁不理,问起了孙乾。

  “我与主公饱受战乱之苦,东奔西走,所以对各地物价也颇有了解,但是来到广安才发现,益州之地,物产丰富,物价稳定,较中原之地便宜三成有余,如此利润空间,为何少见益州商贾前往中原附近进行营生?”孙乾虚心问道。

  “这个嘛!公祐有所不知,第一,蜀道多艰难,进蜀容易,外出困难,运输一次所需的消耗,十分庞大。如果运送粮食之类,往往要走一路吃一路,运送一百担,可能需要的粮食就是一百五十担,开支太多。第二、各地军阀混乱,商人纵使逐利,也需要顾及自身安全,益州北有张鲁,东有秦军、刘备等,倘若行商,随时都会有生命之忧啊!”庞统细心的给孙乾解释了一番。

  “这样啊?倘若有官商走水路,岂不是可以将问题完美解决了?”孙乾在商业上极有眼光,庞统将问题一说出,立马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官商,亦官亦商,在秦汉时期,多有一些官员为了自身利润,利用政府开道,从事商业活动,后来就出现了许多有官方背景的商人,泛称官商。

  看孙乾对商业十分上心,庞统有了一些意外。“公祐如果想来益州从商,士元当设榻以待!”庞统说了一句玩笑话。

  但是孙乾却十分上心,立即朝庞统拱手:“倘若真的如此,就要叨扰士元兄了!”

  庞统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孙乾过多探讨,而是直接发问“公祐见过我家主公了?”

  “见到是见了,只是.......”孙乾想起秦成的脸色和法正提出的三个问题,就一阵头大。突然看起了身边的庞统,这位谋略不输于诸葛亮的军师,能否给自己指出一条出路那?试试看吧。


  (https://www.uuubqg.cc/53_53487/319385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