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寻迹之人 > 盛夏(五)

盛夏(五)


解决肚子问题之后,我们便回到住的别墅,准备睡个午觉,让下午更有精神一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

        在睡完午觉之后的我们没有去办公室,直接去了汉武大学的图书馆,之前我从未来到汉武大学的图书馆,我站在汉武大学图书馆前面的平地上时,被眼前的这一幕真的把我震惊到了,图书馆的规格很大,比首都大学的图书馆还要大一些,从室外但没有首都大学的外表好看,首都大学的图书馆,占地面积很大,室外装修全部用的白色的瓷砖加上极具现代化的瓦片,给人的感觉更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汉武大学的装修给我一种颇为复古的感觉,淡黄的瓷砖配上老式的瓦片,呈现的是一种民国风。

        谈不上,更喜欢那个学校的图书馆,只能说各具特色,各有风味。

        我们向工作人员出示了我们的证件,然后走了进去。汉武大学图书馆只有六楼,比首都大学图书馆少了三层,但这并不能代表了什么东西。

        我们前往文艺类图书区,在来进来的时候,苏泽已经向工作人员问过了位置,做这种事情,苏泽总是很勤快,在我看来,他这是在走秀显摆!毕竟他每次去问这种东西的时候,都会拿出手机看看自己的样子,整理整理发型,拉扯拉扯衣服。

        汉武大学图书馆里面人很多,但却很安静,每个人都在安安静静专心致志的做自己的事情,我没有感到特别惊奇,毕竟在我看来每个大学的图书馆应该都是这样。

        我们进入文艺区的屋子里面,我这时才感慨,真大,一眼下去尽头很远,而且每一个书架都很高,所以随处可以看到书架的地方摆放着小型的人字梯,方便借阅的人去拿。

        我们虽然提前查了戏剧类的书架在哪里,可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这足以体现汉武大学每个区域藏书的浩大了!

        我在戏剧类那一排排书架里终于找到了我要找的书《中华文明史:悠久辉煌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然后带着这两本书在阅读区找到了一个空闲的位置坐了下来,从背包里面拿出笔记本电脑以及笔记本,开始了我的研读。过了十多分钟,苏泽才抱着几本很厚的书坐到了我的身边,也是拿出电脑和笔记本开始看了起来,我没仔细的看他拿的是什么书,不过想便知道,是语言类和戏剧类结合的书籍。

        汉武的夏天很热,特别是在下午的时候,在经过一早上太阳的热辐射吸收,地面上的热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最大值,烈日灼灼,刚刚从在来图书馆的路上,简直热的要死,说是烈日灼心也不为过,虽然没有留很多的汉,但还是感觉整个人都湿透了,路上的行人基本上都往阴凉处走,幸好汉武大学校园里面植被高大繁盛,给行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阴影处,我不得不佩服汉武大学以前的领导和规划的人的先见之明。而图书馆里幸好装了空调,在房间外面有中央大空调,房间里面四角都有那个中小型的那种常见空调,不然这么多人散发的热量简直跟蒸桑拿没什么区别。刚刚从室外走进室内的时候,真的是一种透心凉的感觉,让人全身一松,不想再回到那个热的冒汗的室外了,想来学校也有这种考虑吧,让那些学生从室外避暑走进来,然后不想出去,这样也能多看几本书。

        我打开那本关于发展的《中华文明史:悠久辉煌的戏剧艺术》,一直看下去,不断的在笔记本上面做笔记,我原本对戏剧不是很了解,毕竟现在的戏剧没多少人看了,逐渐没落下去了,所以现在国家也想挽救这个文化,毕竟这是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啊,不能让它断了,所以现在国家正准备申遗,来加强人们对戏剧之类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这本介绍到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它接着介绍了戏剧的发展过程:从先秦或者说更早的远古期的萌芽期,这个时候主要是以祭祀为主,如《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再到唐代的真正形成期,这个时期国家国力繁荣昌盛,让文学艺术变得也更加繁荣,这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甚至产生了教坊梨园,它们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然后宋金时期就是发展的时代,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接下来的元代杂剧打下了坚固稳重的基石!

        接下来到了元朝戏剧才开始真正的成熟了起来,在宋金时期的基础之上,元代结合了前两者,在它们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起来,宋代的杂剧成为了一种新的剧种,它具备戏剧的基本特点。之后社会上便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元杂剧不仅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还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

        戏剧的繁荣期是明清时代,这个时期戏剧的种类以及内容充斥着各个行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它控诉社会的不公,黑暗,也有官僚的腐败等……如明代初期的传奇的蓬勃发展发展。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这类作品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如《牡丹亭》。到了明代后期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折子戏是全剧中相对独立的一些片断,表演者需唱做俱佳。既让观众在看剧情,也让观众欣赏折子戏的表演技艺。清朝则开始出现地方戏剧以及各个戏剧流派,地方戏主要分为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著名的京剧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兴盛和繁荣的。

        民国到现在的时期是个改革和百家争鸣的时期,民国的时候主要是对戏剧进行改良和融合,这个时期开创了中国戏曲中的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由此开始了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

        ……

        看完这两本书,不知不觉,太阳都已经快要下山了,夕阳透过玻璃散了进来,我揉了揉眼,挥了挥手,怕打扰到其他人,就小声的跟苏泽说“好了,看完了没有?我差不多了,准备走了!”

        苏泽也轻轻的回复我:“差不多了,收拾收拾准备走吧!”

        我们把书放回原处,便离开了图书馆,外面依旧很热,但没有下午那么感觉致命,我和苏泽一搭一和的聊着,刚开始聊的还是蛮有学术氛围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变了,开始聊一些有的没的……

        我们没有去食堂吃饭,毕竟这个时候食堂都是爆满的状态,于是我们随便找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路边摊,点了两份炒粉,我们坐在那个路边的凳子上,桌上放着刚刚炒好的粉,看起来还热气腾腾。尝了一口,很不错,这时候肚子也饿了,便低着头大口大口的吃着。

        苏泽倒是没怎么动筷子,不知道是不饿还是不喜欢吃这家的炒粉,我没有管他,刷着手机吃着粉,很是快活。

        这时隔壁卓的一个漂亮的女孩,走了过来,一样的熟悉的剧情,但对象不是我,是苏泽!

        那个女孩显然是第一次找人要联系方式,动作语言很是紧张,我抬头来了一句:“小妹妹,不要紧张,你面前的这位苏哥哥不会吃人,他最爱护你们这种漂亮的女孩子了!”

        那个女孩这时候才注意到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听完我这句话,脸比刚刚更加通红了,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我觉得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就对这个女孩说:“你记一下吧,我把他的电话告诉你!……”

        在苏泽的鄙视下,我迅速的把他的电话号码报了出来,那女孩认真的记录了下来,但接下来这个女孩的话让我大吃一惊:“这位哥哥,你能不能把你的联系方式也说一下,我有个比我还漂亮的姐妹还是单身,我感觉你应该配的上她!”

        苏泽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笑喷了!

        我恶狠狠的剐了苏泽一眼,然后略表歉意的对这个女孩说:“不好意思,我有女朋友!”

        这个女孩似乎还想说什么,我就直接来了一句:“快订婚了!”

        女孩也是知道再呆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便带着苏泽的联系方式开心的离去了。

        女孩离开没多久,苏泽就开始了对我的攻击:“顾寻啊!顾寻,我怎么没发现你那么贱呢?把我的联系方式给别人,自己的联系方式不给,还假装的说快要订婚了!我怎么就不知道了你要订婚了?沈大美女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同意订婚?你糊弄鬼勒?”

        我吃着炒粉,跟沈迹聊着天说刚刚发生的事情,就对苏泽说了一句:“快点吃吧,把你的嘴堵住!”

        谁知道沈迹竟然回复我一句:“没想到,那个女生竟然不是找你要联系方式,而是找苏泽,想必是顾教授的魅力下降了啊!”

        我没好气的说:“她后面找了我要联系方式好吗?”

        沈迹一句话让我哑口无言:“那也是先找的苏泽,这证明在她眼里苏泽长的比你好看!”

        我没有回复她,放下手机,看了一眼正在吃炒粉的苏泽,他发现我在看他,给了我一个鄙视的眼神,然后继续吃着。

        ……

        晚上,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时,给沈迹发了一条信息:“今天,我对那个女孩说,我快订婚了,沈小姐看到这句话没什么想法?”

        沈迹慢悠悠的回复了一句:“那关我什么事情,我现在只是你的女朋友,你订婚关我什么事情?”

        我有心想逗她于是说:“所以说,你什么时候去见我爸妈,还有什么时候我见你爸妈?”我放下手机,挺期待她的回复。

        过来好一会,屏幕亮起,信息道:“等我拍完这部戏回到首都吧。反正到时候你也回来了”

        她的回复让我惊喜,我还以为要再等很久。


  (https://www.uuubqg.cc/54119_54119969/4083409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