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沈灿灿赵仪 > 第二百八十七章 谢家的鼎力支持

第二百八十七章 谢家的鼎力支持


想到谢家那天生就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劲儿,杨福康也是对谢大人由衷的心生敬意。为官者,可没几个人能像谢家人那般,脾气上来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的架势。

        “去将谢卿请进来吧!”

        看着重新坐回到龙椅上的皇上,杨福康上前一步,追问:“皇上只见谢大人吗?其他几位大人他们也是等候多时,皇上还是一并见了比较好。”

        赵仪再次抽出一本奏折,看着奏折上阐述着地方农务种种,淡淡的飘出来一句话,“你出去告诉司马谦,让他们按兵不动,无须对眼前发生的事过于紧张,朕一切心里有数。”

        杨福康知道,这个时候等在殿外的大臣们几乎都是皇上可信任的臣子,皇上既然如此交代,想必司马大人他们应该能够领会其中深意。

        于是,就快步走出了正殿,又过了小半盏茶的功夫,脸上带着放松的神情,领着谢佑迟谢大人走了进来。

        谢佑迟作为一个很有自己立场且风骨的文官,甚少因为自己的私情出现在天子面前,可是今日,在遇到这种事之后,不等夫人催促,他就第一时间赶来了太央宫。

        只因,如今这太央宫的主人是他女儿的夫君,亦是他谢家的女婿;他身为外臣,很少有机会能够前往紫宸殿探望自己的孩子,也发现如今他的女儿跟过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不知道在这一年里,他的孩子到底承受了什么,才会让她的性情有了这般大的变化。

        但他深知,若是今天发生的这桩事处理不好,会祸连他的女儿,而这,绝对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在他被杨总管领着进太央宫面圣的那一瞬间,他多少体会到了当年父亲的滋味;那时的他被夫人强撸上山当了压寨夫君,父亲并不知真相,担心他的生死,第一次腆着脸跑到先帝面前哭诉,求先帝派兵前往营救;后来,他被救回京城,听他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还觉得父亲大惊小怪,失了风骨。

        但今天,当他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知道,作为父母,哪怕是心性再坚定,子女也是最大的软肋;现在的他可不就跟当年的父亲一样,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便乱了方寸,连过往的坚持都可以抛下;只想求一个令他心安的答案。

        “臣,拜见皇上!”

        看着半跪在下首位置的谢佑迟,赵仪很清楚这个老家伙在这个时候找上他是为了什么;而他,也正是因为看中了谢家人对沈灿灿的真挚,这才对如今的谢家更加高看一眼。

        赵仪朝着一侧立着的杨福康瞅了一眼,杨福康甩着拂尘就笑着上前,亲手将谢佑迟扶了起来,“谢大人真是多礼了,皇上常常在老奴的耳边念叨,说谢家一门,可是我朝的肱骨基石,尤其是谢大人你,更是得谢老太傅真传,不仅文采了得,就连这一身治国的本事,那也是需要皇上多多请教的。”

        谢佑迟看着身边的这位天子面前的大红人,很清楚,如今他能得杨福康笑脸相迎,最大的原因便是谢府的帝宠不衰;而能让谢家承蒙恩宠,除了谢家自身的本事,还一方面就是他的女儿主位中宫,乃是大周唯一的皇后。

        想到那个向来报喜不报忧的孩子,谢佑迟就心尖发酸,也不跟杨福康在这里假意寒暄,而是直接开口,面向赵仪,“臣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愚笨,比不上家父万一,承蒙皇上看重,这才在御史台尽忠职守而已;今日老臣来见皇上,实在是因为忧心皇后娘娘,娘娘身为后宫女眷,不方便老臣前往探望,所以老臣只能求见皇上。想问一问皇上,娘娘可好?”

        面对着谢佑迟挂心的眼神,赵仪的心情确然是不错。

        在这京城的世家之中,少有家族会将外嫁的女儿看的比命还要重要,他很庆幸,他的灿灿能够在重生之后,得到谢家二老的庇佑与关心。

        故此,哪怕是知道谢佑迟刚才的直接提问有些冒犯,但还是一笑置之,并未放在心上。

        只见他微微靠在身后的软垫上,一只手搁在龙椅把上,一只手放在膝头,神色从容的回答:“谢大人请放心,皇后她一切都好。只是近两天许是天气炎热,她的食欲消减不少,朕也已经命御膳房多做她喜爱的食物,绝对不会饿着你的女儿。”

        赵仪的这番话说的十分从容淡定,语气俨然没有往日作为天子的威仪,反倒是像跟他人闲话家常一般,态度间流出来的亲近之感,让谢佑迟清楚地感觉到。

        这样的皇上,还是谢佑迟第一次见到,素日里,眼前的这位君主可是杀伐果断、铁血无情的,哪怕是面对亲近的朝臣们,也甚少露出一个笑容来;只是没想到今天,他却能在太央宫中,见到这样不同以往的皇上。

        也正是这一分接触,让谢佑迟在心里对赵仪多了几分靠近,语气也不似先才那样紧绷,“皇上,臣知道自己眼下是多言了,可是臣认为,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皇上。现在外面几乎已经乱套了,往日里门可罗雀的露峰殿今天格外热闹,皇上若有兴致,可以派人去看一看;宁王春风得意,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

        赵仪哂笑了一声,“宁王是个有福之人,不然又怎会在今天的祭祀大典上,德蒙上天庇佑,身上降下吉兆?谢大人也算是两朝老人,不知对这祥瑞之兆有何看法?”

        谢佑迟道,“虽说史书记载,太祖皇帝的身上也曾降临过祥瑞,但是在老臣看来,这不过是一种很常见的天象;若是将我大周国运跟这种可笑的天象绑在一起,那才是我大周最大的灾难。皇上,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仪甚是满意的看着谢佑迟,“谢大人铁骨铮铮,就连先帝都不敢阻拦你的发言,朕又怎会阻止;大人只管说,朕听着便是。”

        谢佑迟朝着赵仪行礼,道:“皇上,不管过往如何,如今,您才是大周的天子,是大周百姓赖以生存的根基;在老臣看来,真正的天降祥瑞是四海升平,百姓安居,而这一切,只有仁君、贤君才能带来。谢家愿意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皇上的身上,赌您,定会不负天下人的期待,能为万民开创盛世。”


  (https://www.uuubqg.cc/60987_60987999/12022165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