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沈灿灿赵仪 > 第二百二十一章 要人命的帝王恩

第二百二十一章 要人命的帝王恩


香梅用一副难以表述的表情直愣愣的看着自己,惊的沈灿灿连连心虚的吞咽口水,突然指着外面,道,“我答应了赵仪,要帮他断定出云隙光的日子是哪一天,听说这行宫中最高的地方就是钟鼓楼,你陪着我一起去钟鼓楼走一趟吧。”

        香梅看着提着裙子就跑出去的自家娘娘,在呆呆的应了一声之后,就赶紧追了上去,同时高喊着,“娘娘,您且慢着点儿,小心摔着。”

        紫宸殿外,伴随着傍晚的来临,天光一色,彩霞漫飞。

        一道轻灵的身影如落在花瓣上的飞蝶随着阵阵笑声快速跑远,而跟在她身后的那道身影虽然狼狈,但却紧紧追随着。

        看着这样两道妙曼的身姿恣意在行宫中跑动着,自然是引来了不少人的侧目。

        延康城行宫占地面积大,为了显示天子亲和的形象,往年里跟随着当朝皇帝一起来参加祭祀大典的不少朝臣与朝臣女眷们都会被安排住在这诺大的行宫之中;当然,他们居住的地方不会是代表着皇族身份的殿宇,而是会被礼部巧妙地安排在行宫的西面与南面。

        这两处地方专门被工部盖置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院落,就是用来作为朝中女眷与朝臣的歇脚之地。

        而沈灿灿要去的钟鼓楼恰好就在南面。

        彼时,当她一路活蹦乱跳带着香梅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远远地,便有几家京中女眷注意到她的行迹。

        只是眼下,她只顾着直奔目的地,也无暇顾及其他,自然也没留意到那一双双落在她身上的眼神。

        “瞧那身影,似乎是皇后娘娘?”其中一名女眷看着那快速跑过的白色身影,踮着脚尖在望了望后,给出这句话。

        其实细想,敢在这行宫之中跑的如此欢快但却无人敢站出来阻止的,除了如今深受帝宠的皇后娘娘之外,还真没有第二个人。

        想到这段时间,总是被他人议论的有关于帝后和睦、恩爱非常的消息,女眷中当然是有人乐意愿意在这个时候提一提的。

        作为近段时间时常被皇上召去御前伴驾的礼部侍郎刘夫人就先喜滋滋的开了口,“这北地祭祀大典每三年举行一次,哪一次不是盛大召开。从大典前刚开始的准备,直至到最后的落幕,这一环环、一幕幕都是十分重要,最近我家老爷为了这祭祀大典忙的脚不沾地,哪一次不是天没亮就出去张罗,披星戴月了才拖着一身的疲惫回来;今年,我是随着我家老爷第一次来延康城,见他累的嘴角都上火了便十分心疼。本还想着,他一个操持祭祀的官员都已经累成这般,可想参加祭祀的皇上岂不是要累的瘫在那龙椅上?不成想,我刚将自己的心思说出来,就引来了我家老爷的反驳;诸位姐姐,你们猜猜看,我家老爷他说了什么?”

        朝中女眷们聚在一起,当然是聊一些八卦,将一些最近最流行的有关于哪家皇亲国戚的趣闻;如今,祭祀大典将要举行,当今圣上又是年轻英伟的天子,当然会被不少朝中女眷们拿出来在私底下论说。

        所以,在刘夫人这话头刚一起,就吸引来了不少人来围听;而今,面对她打趣儿般的问题,众人更是跃跃欲试的参加,各个抛出自己的猜想。

        只听工部衙门的一个女眷先站了出来,大喇喇的说了句,“刘大人一定是说北地祭祀,关系到我朝国运,哪怕是忙些、累些,诸位朝臣也是甘之如饴的。”

        “江夫人这话说的真是漂亮,但刚才刘夫人可是做了提醒,说刘大人反驳了她的话;所以,咱们不能往你给的那个思路去猜,必须要从别的想法上下手;刘夫人,可是这样?”

        刘夫人笑道,“周夫人此话甚对,没错,诸位夫人与小姐们都可以试着猜一猜,总之,是一个让咱们都大跌眼镜的答案。”

        “礼部的官员都已经累的各个晕头转向,作为祭祀大典上最重要的人物,皇上应需背诵许多祭文才对;刘夫人让我们往意想不到的方向猜,难道皇上还躲懒了不成?”

        此话一出,立刻就引来不少女眷掩嘴轻笑,只是那笑声里倒是一团和气,没有丝毫的不恭敬之意。

        尤其是那性格爽朗的刘夫人,连连对着出声之人竖起大拇指,“这位姐姐所言甚至,我家老爷就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咱们一行人从京城出发,一路颠簸不远千里的赶来这北地,路途上可是听说了不少有关于帝后之间的小趣闻、小八卦;原本,听着那些传言我还不敢当真,心想这男人心啊,向来比女人藏的都深,通常都是最善变易改的。大周天子,富有四海,咱们看看先帝,当年京城的后宫里,可是储着不少美人,足见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纵然咱们的皇后娘娘生的再貌美如花,只怕也难以拴住一颗帝王之心吧。”

        “可是,我家老爷却是亲口跟我说,咱们的皇上是个不太一样的,自与皇后娘娘出京之后,就时常陪伴在娘娘身侧;每日的早膳、午膳与晚膳都尽量陪着娘娘一起用。最有意思的是,若是娘娘有事见他,哪怕是皇上手头上的事儿再紧再急,都会被他暂时放一放,一切都以皇后的事情为大。我家老爷可是个不苟言笑的性格,他既然这么说了,定然是真的。这不,往年都需要天子牢记的祭文,皇上觉得太繁琐,担心祭祀当日耗费时长,让皇后无聊;昨日突然给礼部上下官员下了一道口谕,让他们将祭文重新缩短修改,不准拖沓。”

        “据我家老爷说,当这道口谕下达下来的时候,礼部的所有官员脸色都惊白了,尚书大人更是拖着一副年迈的身躯倒在地上;高呼这祭祀大典着实是件要命的差事,他年轻时的宏愿就是为了大周肝脑涂地、死而后已,想来不久之后兴许就能实现。”


  (https://www.uuubqg.cc/60987_60987999/1202217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