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沈灿灿赵仪 > 第二百一十章 祥瑞之兆

第二百一十章 祥瑞之兆


在乾州将身体修养后之后,沈灿灿就随着赵仪直奔北地而行。

        接下来的一路,一切都还算顺畅,他们这一行人轻车简从,终于在快到北地的前一天,同大队伍汇合。

        上辈子,沈灿灿虽说经常在外行走,尤其是在去了云州之后,更是去了不少地方,领略过大周的大好河山、疆域美景,但就是从来都没来过北地延康。

        作为被大周皇族视为龙脉发源地的延康绝对是大周不少子民心目中的朝圣之地,特别是每三年一次的皇族祭祀,礼部联合着六部与延康地方官员更是将此活动举办的极为盛大;听说还有一种传言,祭祀活动举办的越是盛大,越是彰显当朝国力,若是能够在祭祀的过程中有吉祥的天象显现,绝对会被视为祥瑞之兆;被万民所称颂。

        听说,当年太祖皇帝在有一次的祭祀过程中,曾有七彩祥云腾空万里,万丈金芒自天间倾泻而下,笼罩在高高的祭祀台上,将那身着龙袍的太祖皇帝照耀的堪比天神在世;跟随着一起祭祀的官员们看到此幕,更是激动地山呼万岁,人人在心中感慨着太祖皇帝定是天命所归,这才能引来老天降下祥瑞征兆。

        后来,太祖皇帝南征蛮夷,北伐鞑靼,为大周开创不世之功,引来万民称颂;那个时候天下读书人在为太祖皇帝歌功颂德的时候,都会将当初太祖皇帝在祭祀时天降祥瑞写入其中。由此可见,这祥瑞之兆也是被不少人所看重的。

        只可惜,大周的君主换了一代又一代,数名天子也曾带着自己的文武官员在祭祀活动中期盼着有祥瑞降临在他们的身上,好让他们也能收获像太祖皇帝那样的威望;只可惜,这份期盼终究只能化为期盼,再无一任天子能够再度迎来老天的眷顾。

        当初,沈灿灿在无意翻阅书籍时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并未将其真正放在心上。

        她是战场上的悍将,向来信奉靠自己的一刀一枪来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来不信所谓的天意与祥瑞这种玄乎的存在;就算是真的要拜祭尊像,她也只会拜关二爷,何曾真正关心过什么瑞兆。

        可眼下今时不同往日,她既然对赵仪动了心,当然也要为他多考虑几分;想到明天就能到延康了,沈灿灿到了夜间竟然没有丝毫的睡意;整个人都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赵仪正翻阅着一本古籍,看的津津有味,眼角的余光在无意间瞥见沈灿灿拧着眉心的表情时,一直被他拿在手中的书顿时就放下,修长的双腿迈着优雅从容的步伐,走近到她跟前。

        “怎么了?听见你在叹气?”赵仪伸出手,摸了摸她的眉宇,“还有你这快要结成块的眉心,这是为何时犯愁?”

        沈灿灿本不想打扰他,因知道他自离开京城之后就十分辛苦,今天难得有了闲暇,只想让他好好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可没想到,还是惊扰到了他。

        她将他揉着她眉宇的手拿了下来,眼神里尽是坦诚与直接的情意,“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了?没事的,我就是想了点别的事,并无大碍。”

        赵仪反手就牵紧了她的手,将她拉起来,坐到自己的腿上。

        沈灿灿发现,自从他们二人坦白真心之后,他好像最喜欢这个动作,让她坐在他的怀里,他伸出手臂拥抱住他,生生的将一个保护的动作做的十分深情。

        因为心中的丝丝甜蜜而微微勾起嘴角的她垂着眼睑,纤长的睫羽微微颤抖了一下,就将自己思考的心事说了出来,“赵仪,你想不想有祥瑞之兆降临在你的身上?”

        赵仪错愕,没想到她露出那样一副严肃的思考表情竟然是在想这种事?

        当场,忍俊不禁的笑容就出现在他的脸上,同时,看着她这幅呆呆的样子,不由自主的捏了捏她的鼻子,道,“你怎么也跟朝中的那些老古板一样,开始信奉这种东西了?”

        沈灿灿脸一红,道,“我当然是不信奉的,但我听说,大周的历代天子中,有不少人信奉;甚至,听传言说还有些在位之君曾让钦天监推演过日子,推测出哪一天的天象最容易出现祥瑞。由此我便想,是不是你们这些当皇帝的,都挺希望这种瑞兆能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从而可以比肩太祖,再次为大周开创盛世。”

        赵仪长吸一口气,道,“作为天子,朕当然希望能够给后世子孙留下楷模形象,只是朕就算是再有野心,也不敢自负到能够做出同太祖一样的功绩。太祖皇帝开创大周,为天下万民带来福祉,至今受万民香火供奉,那是他的德才之能,我们这些继承他大统的人,只要努力不将祖宗打下来的基业败坏掉,就已经算是对得起身上流着的这股血脉了。”

        沈灿灿听着赵仪谦逊的言词,赶紧道,“你不用过于妄自菲薄,我当然知道太祖皇帝是不可能超越的,可是赵仪,你有作为一个好皇帝的潜质;从京城一路走到北地,我亲眼见到你多次便衣出行,考察当地民风,也曾亲眼目睹你将地方官员叫到面前,殷殷嘱托他们要为百姓做主,当好一任父母官。你将你肩上的责任扛的很好,对天下百姓以诚,所以,你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大周民间的气象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我可不会忘记,当年我还活着的时候,边境有多动乱,百姓的生活有多困苦潦倒;并非是我诟病先帝,而是先帝的确是在政绩上资质平平,反之在勾心斗角这一块,却能排的上好。不然,当年的京城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动乱,几位皇子更不会为了一个储君之位,争的你死我活、血流不止。”

        说到这里,沈灿灿就仰起头看向赵仪,“是你终结了这一切,让大周的百姓重新过上好日子。我是真心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你的好,看到你的付出,都从心里认可你是这大周天下最合适的明君。”


  (https://www.uuubqg.cc/60987_60987999/1202218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