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沈灿灿赵仪 > 第六十六章 端倪已现

第六十六章 端倪已现


看着眼前英明神武的年轻男子,杨福康再度发出感慨,果然,这天下之大,也只有那位不让人省心的主子能让眼前这心冷性冷的人活的有几分人气,看上去有着合乎他年龄的稚嫩。

        只是,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可是在亲眼看见吃醋的皇上后,杨福康还是有些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出声说:“皇上,您这说的是哪里的话?那位可是您的皇后啊,虽说如今这性格变得格外的欢脱,但这也改变不了她与您之间的这段缘分;至于宁王,老奴如果没记错的话,以前那位就是不喜欢他的,只怕如今亦是如此。皇上,咱们不能看见他们说上两句话,就在心里同娘娘置气,若是被娘娘看见您现在这个样子,定会笑话的。”

        “她笑话朕?”赵仪指着自己的鼻子,睁大了眼睛看向杨福康,“朕有什么好笑话的?朕现在不出现在她的身边,不打扰她,她开心还来不及,只怕是早就将朕忘到脑后,哪里还有功夫想起朕?”

        杨福康偷掖道:“那照着皇上的意思,您是想让娘娘在心里惦记您?还是不想?在老奴看来,皇后娘娘可是这世上最重情重义的人了,你对她的好,她的心里应该都记着呢,又怎会真的不在心中为你留下位置?皇上,你知道吗?你现在的模样就像是那情窦初开的少年郎,心里明明惦记着自己喜爱的姑娘,可还强撑着悄悄地躲在一边赌气,这幅又醋又生气的模样,若是被娘娘看见了,可不就要被笑话?”

        “杨福康!朕是最近太惯着你了是不是?让你现在敢这样同朕说话?”

        杨福康装作害怕道:“皇上息怒,老奴知错了!”

        “哼!……,朕看你是连错的边都不知道。”

        听见了皇上的嘀咕,杨福康继续笑着劝说着:“皇上,您如今同娘娘存着误会,虽说这误会迟早会被解开,但是眼下你若是能同娘娘多多接触,那也是最有利于你们感情的发展的不是吗?如果皇后娘娘真的是那个人,那老奴还真是有点担心您呢。”

        赵仪被杨福康的话说的来了点兴致,“你担心朕?担心什么?”

        杨福康实话实说道:“老奴可是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一直陪伴在您身边的,对您身边的每个人几乎都认识,在当年,皇上你的心里就已经装下了她,可是那个人呢?就像那不会开花的老铁树,无论你怎么暗示、示好,她都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依老奴看,那位主子行军打仗绝对是信手拈来的一把好手,但在这儿女感情事情上,却是天生少根筋,需要喜欢上她的人努力走好多步子,才能让她察觉到。皇上,如今,你好不容易将这个心心念念的人盼回来了,当然是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尽全力弥补当年的遗憾啊。”

        赵仪当然知道杨福康说的这些都是在理的,而且,他也并非是在心里真正的恼了她,虽说有些不喜欢她同赵渝那家伙接触,可是他更清楚,在他的心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自然不会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而同她怄气。

        只是,眼下杨福康的态度,倒是引来了他的好奇,“你不是不相信朕的话吗?怎么今天这么好说话?”

        杨福康想到那日自己的死谏,就有些不太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老奴又不是没长眼睛,自从听了皇上的提醒之后,在同皇后娘娘接触的时候,老奴也仔细观察过她;虽说娘娘已经尽力遮掩自己了,可是她根本就不知道,她那个欢脱的性格实在是太特殊了;纵然是翻遍整个大周,恐怕都难以找到第二个一模一样的。看着这样的娘娘,老奴总算是明白皇上为什么会认定眼前之人是当年的沈姑娘,因为老奴在同她的相处中偶尔都会微微晃神,更何况是您呢?”

        “再说了,老奴都看明白了。”杨福康长叹一声,压抑的感情与情绪在这个时候显露出来,“老奴一直陪伴在皇上您的身边,一路看着你从皇子走上皇帝的位置,这其中的艰辛又有几个人得知?老奴最清除皇上您所受的苦,也最清除在你的心里有多盼望着她能够回来,眼下既然有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她,那老奴何不就相信,这个人便真的是她呢?!只要她能够让皇上开心,让皇上眉眼间的笑意多几分,让老奴相信她是谁,老奴都会去做。”

        赵仪从不怀疑杨福康对他的忠心,只是听他亲口说出来,还是不免感怀,“杨福康,朕可以很确信的告诉你,她就是灿灿,你不用怀疑的。”

        杨福康笑道:“是!老奴相信皇上,老奴也恭祝皇上,终于得偿所愿。”

        赵仪眸光闪动了几下:“得偿所愿还算不上,你别忘了,三年前,制造出沈府长房尽数被杀的幕后黑手还没找出来,只要一天没将那个害的灿灿痛失亲人的凶手找到,朕就不算是愿望达成。”

        杨福康赶紧道:“皇上,下午的时候暗卫来报,他们派人回到京城仔细在大理寺查过了卷宗,有关于三年前沈府长房被杀的卷宗里,清楚地记载了是哪批山匪截杀了沈家人;皇上您可还记得,当初先是沈家人尽数被截杀的奏报传到了京城,您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勒令当地的官员不惜一切代价将凶手找出来;后来,也是由从京城调兵,派了宣威将军亲自领兵去剿匪,将那群杀害沈家人的悍匪尽数剿灭。”

        想起这件事,赵仪就记忆深刻:“朕当然记得,那群不知死活的土匪,连功勋世家都敢截杀,简直就是目无王法,朕不将你们尽数剿灭,难平天下幽幽众愤,难熄朕心中熊熊怒火。”

        杨福康道:“这就是了,大理寺的卷宗上清楚的写明了那群悍匪尽数死于朝廷的兵马之中;只是,跟卷宗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封宣威将军当年亲自写下的记档,这记档之中有一句话,暗卫瞧见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


  (https://www.uuubqg.cc/60987_60987999/12022207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