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沈灿灿赵仪 > 第二十八章 从中生事

第二十八章 从中生事


齐嬷嬷本是神色平静的听着太后的愤懑不满,但,越听越觉得这言词之中颇为不妥,在警惕的看了周围一圈后,忙低声提醒:“娘娘,那人已逝,以后再也不会碍着娘娘你的眼,您又何必想起那个让你不快的人惹得心烦呢?何况,皇上不喜他人随意提起她,这些话若是被皇上听见,怕是会惹来天子不满。”

        想起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太后那张虽然已布风霜但依然难掩精致美丽的面容上就又浮现了一层怒色,“这人都死了多少年了,还当宝贝一样捂着,连让人提上一句都不许;皇帝是巴巴的护着她,可是那又如何?依然改变不了红颜枯骨的命运,依然是那副没福气的贱骨头的命数。哀家就是厌恶她,就是不喜欢她,连跟她生的相貌相似的谢芳菲也一并不喜。”

        这话若是被他人听见,定会揭晓心头疑云,原来太后不喜凤梧宫的那位并非是她占了皇后之位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她的那张脸和当年沈家嫡女沈灿灿的容貌几乎是一般无二。

        说起来还真是天大的机缘,谁能想到,这样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居然能长的这样相似。

        齐嬷嬷看着太后眉眼间的厉色,也不敢再多劝说,生怕自己说多了会引来太后的更大情绪波动,只能尽力安抚着她,“太后息怒,太医说了,您受到了惊吓,眼下不宜再情绪波动,为了那些不值当的人气坏了自己的身体,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太后听了齐嬷嬷的话,长舒一口气,显然是将这句话听了进去,“皇帝眼下陪着那个贱人在凤梧宫中用膳,也不知他到了夜间会不会留宿?哀家万不能让那个贱人怀上龙嗣,不然将来想要铲除她,只怕更加难了。”

        齐嬷嬷替太后轻轻地拍着后背,道:“娘娘放心,我们的人一直都紧盯着凤梧宫,若是发现宫里还有其他动静,一定会第一时间回来汇报的。”

        “嗯,派人盯紧些,上次让她命大逃过一劫,接下来再出手,绝对要万无一失。”太后说着,就疲惫的按压了一下太阳穴,又问:“馨儿那边的情况如何了?白天哀家被那个贱人气的不轻,到最后也没功夫去张罗馨儿的事,这孩子今天在长生殿中受了如此委屈,指不定在回到府中后,该是有多伤心呢。”

        齐嬷嬷道:“娘娘且宽心吧,二姑娘素来就是个体贴人的性格,她知道,娘娘您为了她的事也是费了心力的。白天,奴婢已经差遣宫人送了二姑娘出宫,在亲眼目睹着二姑娘进了沈府之后,宫人这才回来;若说伤心,二姑娘的确是伤着心了,今日皇上将一些话说的太明白了,二姑娘是个脸皮薄的,被皇上当众拒绝,可见这心中是很难受的。”

        “可恨姓谢的那个贱人,哀家怎么都没想到,她今天就跟转了性子似的,居然敢设计哀家,让哀家都掉进她的陷阱里,这才害了馨儿这丫头。”又想起白天发生在长生殿的事,太后就捏紧了拳头,重重的砸在床沿边,“哀家早就说过,这姓谢的一家绝非传言中那样简单,眼下看来还真是没有白冤枉他们;谢芳菲往日里总是装出一副笨拙无知的样子,如今可算是装不下去了,终于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了?到底是哀家小瞧了她,这才给了她空子钻,让她到最后将了哀家一军。”

        齐嬷嬷也想到自己在凤梧宫里所经历的事,开口道:“老奴由娘娘这么一点拨,也觉得如今的皇后娘娘与往日大不相同;今天在去凤梧宫见皇后的时候,就觉得她和过去不太一样,那时老奴还并未放在心上,如今想来可能真如娘娘所言,过去是我们轻敌了,一直被皇后诓骗着,而今也算是见识到了她真正的手段,实在是个不可小瞧的对手。”

        太后恨声道:“哼!那个贱人,纵然她有三头六臂又如何?只要哀家还在这宫中一天,她就别想有一日的好果子吃。”

        说完,太后就想到了一件事,立刻吩咐齐嬷嬷,“你回头拿着哀家的口谕亲自跑一趟沈府,就说是哀家特赏的懿旨,邀请馨儿随哀家一同回北地祭祖;京城距离北地千里之遥,在这路途上,哀家自然会替她制造机会接近皇上。只要皇上能将心思从那个贱人的身上移开,这场仗,哀家就赢定了。”

        齐嬷嬷提醒道:“可是皇上说了,为了二姑娘的声誉,让她以后没有奉召,不得出入皇宫;娘娘您这样安排,是不是有些不妥?”

        太后伸出食指就戳了下齐嬷嬷的脑袋,“你还真是越老越糊涂了,哀家是带着馨儿回北地祭祖,又没将她召进宫中,哪里违背了皇帝的旨意?”

        齐嬷嬷讪讪笑着,道:“是老奴糊涂了,娘娘放心,老奴明日就去办娘娘交代的事。”

        太后满意的点着头,说:“嗯,看来这回北地的一路,哀家是要费些心思了。但,一切为了皇帝,要哀家做什么,哀家都心甘情愿。”

        齐嬷嬷观察着太后的脸色稍稍不似先才那般紧绷,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觉得头顶上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然后又命人重新煮了一碗参汤上来,亲自照料着太后用过了参汤。

        就这样时间悄悄流逝,再又过了两个时辰后,一个挺拔修长的身影就从凤梧宫中走了出来,由数名宫人掌着灯,伺候着回到了政渊殿。

        杨福康是陪伴着赵仪一起长大的人,对于伺候的这位主子,虽说有的时候会有些揣摩到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可是这主子的喜怒哀乐他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就像今天,杨福康就知道,皇上是难得的心情畅快。

        瞧着皇上从晚上开始就一直挂在嘴角的笑意,杨福康在端上云雾龙井的同时,也整理着言词,试探着问着:“皇上的心情像是很好,可是今晚凤梧宫的晚膳十分味美的缘故?”


  (https://www.uuubqg.cc/60987_60987999/12022211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