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投影中的历史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投影中的历史


  因为特殊的历史缘故,自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百年的历史纪录片或人物传记有很多,而要找整儿八经的明清历史相关的东西则不那么容易,最终的结果只是是找几部在临高众看来似乎不太严谨的明末历史纪录片然后再配上自己的字幕配音和解说。当然,这些东西虽然和真正的历史还是多少有些出入,但在很多大事件上还算靠谱的描述则让人可以确定这是了解整个历史走向的人所讲述的故事。

  明末战争史的资料也是临高众们很幸运的从冷战时代台湾三军大学出版的内部刊物这种老古董中翻出了很多包括真实兵力和作战地图的相关历史资料,同中国大陆能见到的很多春秋笔法般的历史图册大不一样。

  这就更让刚刚从观看投影录像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李自成感觉到似乎自己过往经历的一切都有被神明冥冥之中看穿的感觉。

  直到当讲述到了一片石之战的时候,听到临高众中的皇汉们“闯军兵力不足”之类的辩解,才感觉到有些问题。平心而论,就算仅仅是两万满洲精锐加上吴三桂,就算当时的刘芳亮没有因为攻打保定而拖延时间,以当初双方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差距,如果不是张伟等人帮忙恐怕也绝难以取胜。就算有充足的兵力,能够做到在损失不太大的情况下全身而退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除非当时的明廷有可能站在自己的一边,很多人都不反水,那么抵御满军及吴三桂等人才或许有那么一丝可能。否则的话,后面的历史恐怕还很难说。

  投影讲到了后来的剃发令、满军在江南乃至四川甚至北方不少地方所遭遇的抵抗乃至必然而来的屠杀,这些虽然字幕组的一些人说的很有民族情绪。不过李自成对此到未像张伟所想像的那样对这种历史如何如何感怀。身处这个时代底层出身的李自成,很难拥有后世一般恨中国不是发达国家的不少年轻人所拥有的独有民族情绪。

  在李自成来看关外的贼人入关好比那当年蒙古入中原,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可那些地主武装乃至后来的明军官兵,甚至其他不少早期的义军队伍何曾又会把操着听不懂如同外语一般方言的外地人做为同一民族?因此对于明末清初的历史讲述,也渐渐的不以为意起来。

  讲述“康乾盛世”的纪录片或资料也有很多,不过这在张伟看来就没有浪费时间的必要了。清朝的历史面貌同明末为代表的古时也唯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一些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的背景历史介绍就完全足够。

  相反:要了解近代历史的来龙去脉,除了清军入关后的简述,西洋的历史尤其是十五世纪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就是难以绕过去的东西。而要理解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历史,一些早期文明的历史就更是难以绕过去的东西。

  于是,投影的描述从中国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希腊。虽然临高众里有不少信徒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历史有很大伪造的嫌疑,但是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行政治启蒙,特别是要理解和认同临高众最一开始并非中国政治传统的权力构架,那么正面描述经典历史观就是不言而喻的选择了。

  与张伟想象的又不一样的是,李自成对那些似乎迥异于中原而又不那么显的落后的文明历史介绍,反而要比明末清初的历史有更多的兴趣,问出一些自己所没有想到的问题。

  “那希腊的人口与后金相比如何?”

  “大概与后金起兵时的满人人口差不多吧”

  “斯巴达呢?”

  “大概类似皇太极时期的汉军旗旗人?这么类比也不恰当。斯巴达是一个人口略少的独立国家。实行****制度。。。”

  “马其顿是斯巴达的另一政权?”

  “北方少民入主。。。”

  “那么战胜波斯这样不比春秋战国各国人口少多少的人是不言而喻的了。。。”

  张伟听到这里则有些无语,解释道:“这并不一样,明廷因为缺乏足够的硬通货,无法做到有效的调动全国大部分主力于一地,波斯却有这个能力。北方少数民族有不少马匹和骑兵乃至生活方式对兵源意义带来的影响,希腊半岛上的人口却没有这些。重视科学化的训练乃至工匠的地位,重视人以外的因素,才是在那种地形下赢得海上胜利的根本。。。”

  之后讲述到罗马弩炮的时候,张伟又不得不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尝试着对一个没有多少现代文化基础的人讲述什么是“立方根”

  最初的时候,对待这些西方古代历史,甚至包括后来大航海时代的历史,李自成如同幼年时的张伟一样也更多的抱着猎奇的态度的。可是当讲述到18世纪及以后的“全火器时代”时代的时候,画风就似乎渐渐有些不同了。

  “这些军队中难道不配长矛手的吗?仅仅在火铳上加装刀刃代替近战兵器,也没有铠甲和盾牌?”李自成对那些画风似乎有些不同的画面询问道。

  张伟不得不耐心的说:“枪管的工艺足够的好,就可以让鸟枪以快枪铁炮的射速打出斑鸠铳一般威力的弹丸。铠甲有效防护住的成本太大。因此,很大程度上铠甲就被淘汰了。那些火炮则可以靠优良的骡马来拖拽,四匹马就可以拉动能以弗郎机的射速还有床弩的精度打出红夷大炮一般规格的弹丸。队伍里有又很多线膛的高精度前装火枪,还有精良的火药炸弹投掷手。在这么强的枪炮火力投送面前,铠甲冷兵器等等就基本在步兵中淘汰了。只是近战兵器还有一定使用冷兵器的价值,毕竟火器总有稍稍不足的一面。。。”

  对军事并非外行的李自成理解这些也并不困难,只是多少还是有些震惊,尤其是听到拿战时代不少各国兵力描述的时候,以为如春秋战国一般是一种春秋笔法。而张伟却依靠历史资料讲述道:“那时的欧洲仅陆军骑兵就有几百个骑兵团,几十万可以精确算编制的骑兵,总共主要各国一二百万人当然都是可以堪战的兵力实数。。。”

  (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62_62488/33552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