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快穿张佳的路 > 59.红楼

59.红楼


  宋家之前就把嫁妆抬到了京里的宅子,此时宋府内,宋母正在交代宋文慧夫妻相处之道。

  “嫁人后可不能再像家里了,你上头还有婆婆长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待丈夫也要爱重,不过也不能太爱重,世间男儿多薄幸,你现在还年轻不懂巴拉巴拉。。。”

  宋文慧本来想着自己要嫁人了,出门子前在母上大人这里表现一把装装乖,可是听到这里不乐意了,打断了母亲:“娘,敬哥哥说了以后他只有我一个,不会发生那些事的。”

  “唉!”宋母看着自家闺女活像看见了傻白甜,她也明白情浓时女人总是会有这种幻想,男人哄你的话能信吗,不过现在她也不多说,婚礼也要有个好兆头的,还是不说这些了,接着又说起了闺房之事,还交代了哪种姿势有助于受孕,“快点有个孩子你也好站稳脚跟,他们勋贵对于子嗣更加看重,你要...”

  宋母话还没说完,抬头看见自家女儿简直不想跟蠢闺女说话了,以前闺女也能作,但人还是很精明的,现在这个抱着春宫图傻笑的人究竟是谁家倒霉孩子!

  宋家这边母女官司暂且不提,只说贾敬终于大婚,婚礼上也是春风得意,人人能看出他对这桩婚事的满意。新婚之后,宋文慧开始适应在贾府的日子,贾敬也开始走进仕途。

  贾敬中了进士后先是在翰林院待了几年接着就找关系进了大理寺,他对刑狱比较感兴趣于是就没进六部,只是事情也并不简单。

  虽说他活了几世,但是其实一直都生活在相对单纯的圈子里,对于政治反而是明渊接触的比较多。来大理寺是因为他破案的兴趣,但显然京城水深,一个案子牵涉出来的不是那家侯爷亲属,就是某某王爷门人,或是谁谁不肖子孙,反正就是人际关系也复杂的很。幸亏贾敬有个好出身,别人给了几分面子,否则一开始他刚来的时候说不准被当了几次背锅侠了。

  后来贾敬慢慢适应官场,有跟权贵挂钩的案子,他也不捉急了,不像一开始净得罪人,现在他学会迂回了,压一个抬一个的,案子反而顺利了许多,他在任上做的还算不错但是也没有因着宁国府的关系平步青云反而是一步步熬资历现在刚升到五品的大理寺寺丞。

  这一年贾敬30岁,贾敷33岁是六品主事但同时是宁国府袭爵人少族长,贾赦26岁还在龙禁尉混日子同时是荣国府袭爵人,贾政21岁已有秀才功名但还没有中举现在京城国子监,荣宁二府的当家人都还在。

  荣府内,王夫人五年前就嫁给了贾政,她自小也是出自伯府的姑娘,也算是金樽玉贵长大,新婚之时见了自家夫君长的一表人才,听说才华也不错,又是荣国府的公子,对比妹妹嫁给商贾之家她对这个婚事是很满意的。但是她上头除了婆母还有长嫂在府里并没有多大权利,而且丈夫身上还没有差事不说两府的袭爵人,就是对比隔壁宁府的宋氏她也挺不直腰杆。将来长房承袭了爵位,无论传下来是什么爵位那长嫂都是有诰命的,指望将来贾政考科举,她什么时候能有诰命。

  要说王夫人在这里瞎想这些有的没得还要从几天前宴会上说起。当时和她坐在一起的是吏部一个官员的妻子,他们家就是出身镇国府,话里话外就是他们作为二房就是搭上了太子才有了现在的风光,说这话的人本或许是奉命而来也或许是看王氏笑话但是对于贾家而言不安好心就对了。

  王氏心里有了想法,几天里也开始有意无意表达了下自己的心思。

  “你什么意思?怎么,贾家二奶奶的位置委屈你这王家出来的奶奶了?哼!”说罢甩袖而去,也没去妾室那里自个儿睡书房去了。

  贾政或许是个有些迂腐的读书人但是他的人品被贾代善教养的不错,从没想过觊觎哥哥的爵位,他心里的榜样是敬哥哥,就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金榜题名,此时听出了王氏的意思首先想到的就是妻子对于自己科考的不看好,让他自尊心多少也有些受伤。

  王夫人看着夫君如此,更是眼睛都红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事情变成现在这样,不仅是在外她丢了面子,这几年夫君待她算是敬重却也不如从前。四大家族其实算是天然的太子党,他们王家早就投入太子麾下,可贾家却违逆太子的意思,也因此和四大家族其余人拉开了些距离,搞得府里也一直被太子党压着,太子是储君将来前程可期她不明白贾府这样坚持到底是为什么,越想越苦,王夫人将下人赶出去只留了自己的奶嬷嬷照看着,自己则是狠狠哭了一场。

  也不全怪王夫人胡思乱想,贾家的贾代善其实曾经是太子武师傅,还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但是太子开始拉拢朝廷势力后,荣府却没有归于太子麾下,荣宁二府一直是共进退的,加上两府并没有分宗,一般像这种事情都是两府共同商量后的决定。

  如今贾府的态度就是把该办的办了,仍是尊圣上为主,除了名头并没有给太子带来多少实力。可是四大家族不说贾代善如何了他们从根上算起就是天然太子党,宁荣两府如此不作为就是下了太子面子,而皇上现在对于夺嫡只是作壁上观并没有打压别的皇子的意思,反而扶持着别的皇子和太子打擂台,况且贾家只是臣子,臣子忠君是本分皇上是不会想到给予保护

  的,况且他打压太子是他的事,别人不给太子面子又是一回事,皇帝有时就是这么双标。

  所以如今贾家看着花团锦簇其实现在的日子并不多好过,不过因着是皇上心腹,太子几次拉拢不成也有些打压的意思但也不敢明目张胆,毕竟借力不行也必要结仇,不然把人推到对头哪里就不好了。如今府里摆明态度不掺和夺嫡,那就得把纯臣的样子一直做下去,现在还是关键时期,眼看着投入皇子势力的官员青云直上他们也只能保持低调熬资历。

  贾府一直在京里保持着低调的姿态,直到四年后,太子谋反,贾代善贾代化救驾受伤,之后因为年老加之经年旧伤的沉疴旧疾,几月后先后不治而亡,荣宁二府都挂起了白帆,两府开始了守孝的日子,正好避开此时纷争。

  其实救驾有功贾府应该再辉煌一步才是,但是无奈贾代善既然当年是皇上指定的太子的师傅之一,如今虽太子事败,但太子也是皇上疼宠多年的儿子,不妨碍皇上迁怒他人,贾府也是想到这一点,一开始就无从选择又不想死跟着太子只能低调低调再低调。这次救驾也只是将贾家从太子队伍里清出而已,要不是贾代善死了,这件事还不定怎么结。

  相对来说,贾代化比贾代善帝党的更加纯粹一些,毕竟虽说二府有亲可贾代化又没当过太子师傅没直接接触,如今两府袭爵人都没有军功,再加上先前的救驾之功,贾敷好歹在礼部干着他岳父又还在任上,贾赦先前是一直混日子,所以出孝后,皇帝考虑了一番,最后贾赦降等袭爵为一等将军爵位,贾敷原爵承袭仍为一等将军。

  贾敷贾敬通过运转很快就起复了,贾赦之前是捐的龙禁尉,不是实职无所谓起复不起复,但闲着也不是事儿就被贾敷指使着管理宗学去了算是接过族长一部分权力。贾政已经28岁但是因为先前他自己还想要科举入仕,加之太子之事就没让贾代善上书请求恩荫,所以依旧去了国子监。

  出了孝期后,贾府依旧很低调,太子只是被圈禁了,老皇帝还在位呢那件事影响也还在,贾家只能暂时蛰伏起来。又是十年过去,皇上让位给了四皇子,自己退位做了太上皇。

  此时贾政38岁,已有二子一女,之前吊车尾有了进士功名,因为他一直没有入仕,也没接触过庶务先前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适合外放,于是家里运作一番将他调入了国子监做了学正。贾赦43岁一直管着贾家宗学,如今也有了个样子,附学者也不少,膝下有三子一女其中长子次子为嫡出。贾敷50岁是正五品郎中,有一子一女。贾敬47岁官至正四品大理寺少卿一子一女。

  新皇即位,荣宁二府上书请求礼部派人按照规制改制两府,很快荣宁二府的牌匾换了下来,变成了一等将军府。接着因国库空虚新皇下诏命令归还国库欠银,首先还款的是新皇心腹,荣宁二府紧接着脚步还了欠银。

  新皇看着户部呈上来的折子,神情微妙,对心腹说道:“贾家还挺有眼色,罢了,当初他们不站队虽说没帮上朕但也没投靠别人,算了吧。”

  贾家至此才算脱离了当年皇太子的阴影,终于放心开始在新朝奋斗起来。

  原荣国府现一等将军府内,贾母正抱着宝玉逗弄着,贾政散职回来来此请安,见此情形不由皱眉道:“母亲,宝玉都多大了,您别老是抱着他,这样厮混内帷将来也没什出息。”

  贾母闻言不悦道:“说什么呢,我的宝玉怎会没出息,那可是”

  “母亲!”贾政打断老太太将要脱口而出的话:“慎言!”

  贾母也知道此事轻重,闻言只是撇撇嘴,也没再说多余的话。要说当年贾宝玉出生口内含玉,贾政当机立断封了口,并把玉重新打造假托是贾母给孙子的生辰礼。这件事连王夫人本人都不知道,知道这件事的除了贾母和贾政都被封口了。

  要说以前的贾政不会想那么多,但是这么多年了他就是再无用,和敷大哥哥敬二哥哥耳濡目染的也知道皇家的忌讳,自不会让儿子误了家人前途。因为贾敬贾敷的强势贾母这些年在族里也摆不起款,只能在家里想想老封君的福,贾家这一代男人没有断层过,一直牢牢掌控着整个贾府的走向,女眷也就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贾母也是经历了许多事的人了,皇家忌讳她同样不敢犯,贾府好不容易才翻身,她可不敢做家族的罪人,只不过心里依旧觉得宝玉是个有来历有出息的,说不准比家里其他男人还能干,重新挣个国公府邸呢。

  贾政看着贾母不以为然的样子再次规劝道:“母亲,隔墙有耳,您以后不要再提起这件事。”

  贾母到底是疼儿子,闻言虽不悦儿子如此说话还是点了点头。此时贾赦回来到了贾母处请安,贾赦虽不上朝但他到底是一等将军,交际圈都是有爵位的勋贵,尤其是如今他管着宗学平时没空出去鬼混,也就是喜好个古玩罢了,名声也算不错,而因为幼时两兄弟被逼着向贾敬看齐一同吃了几年苦,如今关系倒是不错,贾母也没以前那么偏心了,所以大家相处大面上还是其乐融融的。

  此时看到贾赦回来贾母遂问道:“琏哥儿婚事你可有了章程,先前老二家的王氏传来口信,说王家有这个意向将凤哥儿聘过来,你们两口子怎么看啊?”

  贾赦皱了下眉看了眼贾政,但贾政对此先前并不知情,此时听闻同样皱眉遂又看向了贾母,贾赦道:“母亲,琏儿的婚事已有章程,拒了王家就是,当今可是四皇子,我们贾家不宜再和王家甄家有牵扯了,免得皇上多想。”

  贾母也想到了前几年贾府的辛苦,尤其还了银子后阖府过的紧巴巴的,闻言也不再相劝,道:“我也就是听王氏一说,并没有答应什么,那琏哥儿婚事定了哪家了?”

  贾赦赶紧回到:“是镇国将军家的次女,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我们贾家虽有转文的意思,但是也不好一下子和勋贵拉开距离,况且琏儿性子还是找个武将家的女儿比较好。”贾母想想觉得门第合适,她孙子也没吃亏就没再问了。

  此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隔壁府里。

  贾敬的小女儿贾瑶如今也十五岁了,正是说人家的时候。宋文慧正冲着贾敬抱怨:“你怎么能将女儿嫁给大老粗呢,到时候女儿还要跟着吃苦。”贾瑶说亲相中了昌平公主的孙子,那家公子不喜读书走的是武将的路子但也是儒将了并不是什么真的大老粗。

  史氏也附和道:“瑶儿到时候还要跟着出京,这不是让家里担心吗,你这婚事选的不好。”

  贾敬苦笑,心里腹诽:明明是他家闺女不喜京中束缚自己想要出京,怎么就成了自己不是了,真是有理说不清。不过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妈,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要说这么多年,妯娌里日子过的最好的就是宋文慧了,贾家男人其实都有些颜控,年轻时候还好如今虽说不宠妾灭其但到了年纪也会纳些颜色好的妾,只有贾敬一直只有一个正房夫人无二色。他人也强势,自己不想纳妾旁人根本奈何不得他,所以如今宋文慧过得不错,心态好看着也老得慢些,又因为贾敬的放纵这些年人还是有些“作”并不像普通大妇那般端着,不过宋文慧马甲捂得好外人不知道她的真实性请,而且先前贾府一直很低调,宋文慧也一直压着性子比起闺中时候安静了不少。

  贾敬其实还是有些心疼她的,毕竟他知道老底啊,不晓得明渊要是记起从前来怎么想,想想她从前的样子所以也不忍心一直拘着她的性子在这个以夫为天的时代里在丈夫面前的宋文慧反而最自在,后来发现反正贾敬不嫌弃索性她也懒得改只在外面装装样子,两人感情也一直很好中间一直没有插入其他人。

  等到贾家王字辈的都长成成家,这一年贾政48岁为国子监祭酒,贾赦53岁正在闹着退下来要当老太爷,贾敬57岁官至大理寺卿但也在考虑致仕的问题了毕竟眼看着下一轮的夺嫡又开始了,他都是老头了实在懒得搭理了,贾敷如今61岁还活得好好的,在朝时官至礼部侍郎如今早已经致仕赋闲在家了,爵位也传给了下一代。

  而此时贾家的老亲,王家自王子腾死后已泯然众人下一代还未有出色的顶门立户之人,薛家早已失去皇商资格败落下来,甄家当年被当今抄家流放,史家只剩下空头爵位朝上已无上朝之人。


  (https://www.uuubqg.cc/87_87537/479167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