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芈星游学日记 > 第4章 伊文斯2453年8月7日(一)

第4章 伊文斯2453年8月7日(一)


“你要不要去洗个水浴澡?”安迪问我。这时候是早上9点,我们刚刚吃完了从取物口拿了早餐,这是宾馆赠送的。

        “水浴澡是什么?”我问。我好像听说过,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我说你是真的太没见识啦。上次去地球你没洗过?”

        “我一直都用清洁装置洗的,而且我昨晚已经洗过了。”

        “享受一下嘛!这家酒店的服务特别好,回去学校可就没这待遇了。”安迪说,“你要不去的话把优惠券给我,我代你去享受。”

        “我无所谓,给你吧。”我把优惠券给了安迪,“对了,你的网络弄好没?我需要用一下。”

        安迪没有说话,直接触摸投屏墙。投屏墙读取了他的基因信息,便连接上了他的电脑。然后他让我也录入基因信息。安迪把客场操作权限给了我,这样我可以用他的电脑一个小时。

        “用吧。”安迪说完便走了。

        我登录了自己的通讯账号,给妈妈发了条信息。她之前给我发了几条信息,最早的一条是三天前的,那时候我还在船上。她经常忘记各种事情,尽管我之前已经再三叮嘱了。她甚至记错了我所学的专业。自从我的申请通过以后,她就一直跟人宣扬,说我是学气候预测的,给她激动得不行。

        但我听得非常尴尬。因为大气改造和气候预测是两码事。在太空探索领域,大气改造就是个烂大街的专业,到了任何一个新的星球,都需要懂大气改造的人。我们的工作只是待在穹隆市里,监测大气改造仪的状况。这种事情任何人只要耐得住寂寞都能做。当然有在芈星游学的经历或许会有加分,但结果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在新星球待上几年,再回到端星进入体制内工作。

        气候预测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需要掌握混沌系统理论,这是需要极强的数学和物理天赋的。现在的气候预测已经能准确预测一年左右的天气状况,人类的许多活动都依赖它。当然几千年前地球人类就已经知道一年有四季,以及一些气候的大致预兆。但要做到对气候的准确预测却花了人类数千年的时间,而且仅仅是一年的。而且如果人类活动产生很大的能量变化,这种预测就会失效。

        安迪回来了,他大概洗了30分钟。

        “你不知道那有多爽。整个人直接泡在水池里,去尽情享受水波的冲击。”安迪说,“我说你不用这么保守吧!这里是芈星不是端星,不用担心浪费水资源。”

        “我无所谓。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东西收拾好没有?”

        “我啥都没带啊,就是过来穹隆四号市玩的。”安迪说,这时我才注意到他甚至连行李箱都没有,“芈星的网络系统更加方便,甚至都不用自己电脑在旁边,读取了基因信息就行了。这总不至于会没有吧?”

        我有些吃惊,不过应该没有表现出来。但确实有些尴尬,便连忙去设置行李箱,把跟随距离设置成50厘米。

        “昨天没设置好,距离太近了。突然减速的时候行李箱的感应慢了,都快撞到我了。”我说。但其实已经撞上了,不过速度不是很快,即使撞上问题也不大。

        “你用她们送给你的那个设备啊。你这行李箱都是多少年前的了,我记得刚上大学那会你就用这行李箱了吧?那时候都不是新的了。”安迪说,“芈星自带的设备是可以跟动力鞋垫同步的,自己减速的同时行李箱也会立刻减速。”

        我感觉自己越说越尴尬了,好像对于芈星一无所知似的。不过安迪毕竟比我先到了一周,他了解这些是正常的。对于以后要来芈星游学的学弟学妹们,我的日记应该会有帮助。虽然尴尬了些,但肯定能避免大家掉入大坑。

        然后我们就出发了,准备去轮梭站坐梭前往穹隆三号市。

        “我还是不明白,芈星的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还会用一些很原始的东西?”路上我问安迪,“就像优惠券,明明可以直接导入电脑,或者直接记录在个人信息里,用基因扫描就能出来,他们非得要用纸质的?而且他们还有水浴澡这种原始的清洁方式?”

        “我想对于芈星人来说,身体的舒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安迪说,“洗水浴澡总比你用清洁装置的热气旋不停地刮身体要爽吧?泡在水里的感觉真的好爽,你今晚到学校必须得试一试。”

        “有机会我会去试的。”

        “而且他们的水浴澡也是有高科技支撑的。她们的水循环系统非常厉害,每栋建筑地下都有一个蓄水池,基本能够支撑里面所有人的用水。就像通渭宾馆,如果房间都住满了人,就算所有人一起洗水浴澡都没问题。”安迪说,“流动水冲应该没问题,如果都放浴缸里的话可能支撑不了,毕竟蓄水池的储水量还是不大的。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去别的建筑调水。他们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也挺高的,大概每个月只会损耗5的水资源。”

        “我还是觉得清洁身体这种事没必要非得用水。”我说。

        “你就是在端星待得太久了,不是所有星球都像端星那么缺水的。你得多出来到处逛逛。”

        “我知道啦。这不都到芈星了嘛。”我说。总感觉怎么都说不过安迪,他太见多识广了。

        “还有那个优惠券,我觉得这可能是她们的一种仪式感。”安迪继续说,“优惠券更重要的作用是展示芈星的形象。那个包装它们的盒子也是,简直就是艺术品。她们一直都希望能给其他星球其他国家的人展示自己的形象。像这种欢迎外星球的人来访的礼物自然不能做得马虎。你想想她们加入星际体系才多少年?”

        “也就几十年吧。从抗地战争以后她们才开始慢慢融入我们的体系的。之前都只有一些外交人员才能相互沟通。”我说。

        “对啊!所以对芈星来说,她们必须用各种方式融入我们,所以才要在各方面都做好。”安迪说,“其实她们的牺牲也挺大的。芈星人大多数都是非常善良,爱好和平的人。在融入我们的过程中,她们其实吃了不少的亏。”

        我们走了五六分钟,就到了跃迁站。到了这里我才想起,芈星的穹隆市根本不能用飞梭,所以她们自然也没有轮梭站。但对于这个跃迁站,我仍然有些疑惑。

        “跃迁站是什么?”我问安迪。

        “你坐了就知道了。”安迪说,“这是芈星的特殊交通方式。”

        我们进了跃迁站,这里的人很多。大概是因为每个穹隆市都只有一个跃迁站,大家要想去其他穹隆市就只能来这里。我们需要往下走大约120米。因为动力鞋垫不能垂直地行走,所以我们只能坐电梯。尽管跃迁站的电梯至少有十多台,但仍然人满为患。

        “我们走扶梯吧。”我注意到旁边还有扶梯,便对安迪说。

        “扶梯速度要慢得多。”安迪说。

        “没事,我想顺便看看跃迁站的景观。”

        “那没什么好看的。”安迪说。

        尽管安迪不大乐意,但还是陪着我去了扶梯。路线牌告诉我每一层的站点都是通往不同的穹隆市的。在地下120米处是前往穹隆三号市的,再往下一层是通往五号市的。也有一些穹隆市需要先去其他穹隆市中转才能到达,像穹隆十三号市,就需要先前往穹隆八号市。电梯可以直接选择到达的楼层,但扶梯就得自己注意,不要走过了。

        扶梯左右还有许多广告牌,大多数宣传的都是地球人或端星人开的店。皇城咖啡也有广告牌。广告词是“皇城咖啡全穹隆连锁属于地球的味道”。广告词有点尴尬,不过整个芈星有26个穹隆市,如果所有穹隆市都有他们的连锁店,那至少说明他们的营业水平是比较不错的。

        我开始有些后悔坐扶梯了,因为这里的确什么都没有,除了两侧花花绿绿的广告牌。不过幸好我们很快就到达站点了。扶梯的地面同样有防摔力场,所以扶梯的速度还行。如果这里的电梯和通渭宾馆的速度相当的话,那么走扶梯也并没有比坐电梯慢多少。

        但我们的运气似乎不算太好。我们到达的时候,停靠的飞梭已经人满了,即将启动。就在闸门将要关闭时,一对男女急匆匆地跑着上了飞梭。看他们的装扮似乎是地球人,应该是一对伴侣。通过他们的面部特征判断,他们很可能是中国人。因为芈星和中国的特殊关系,穹隆市的中国人应该挺多的。

        飞梭开始启动,我听到发动机的声音在颤鸣。飞梭开始移动以后只过了不到一秒便化成一条细线消失了,留下一条轻飘飘的尾迹。这时我才注意到这个站点的结构。站点的顶部是呈椭球形的,大约高20米。地面是圆形的,半径大约有50米。整个站点的墙壁和地面都呈现金属灰色,不过在灯光的照射之下还不至于显得压抑。

        周围的墙壁上只有几个电梯门和我们下来的扶梯的门,还有一个紧急逃生通道。站点的颜色有些单调,甚至连广告牌都没有。不过我注意到在一个电梯门旁的墙壁上有一些涂鸦。它们的艺术风格应该是北美地区的,画面非常复杂,并且很难看出寓意。这些应该是专门请的艺术家画的,又或者这只是投屏墙的效果。我离得太远判断不出来。

        “我没想到芈星人能在大气层内进行跃迁。”我对安迪说。

        “她们的黑科技多的是。”安迪说,“对我们来说跃迁技术的价格很昂贵,但对芈星人来说就跟不要钱似的。我们跟她们的差距还很大。”

        不过下一趟飞梭很快就来了。我注意到左边墙壁的空间发生了一点扭曲,随后一道很细的光射入,然后迅速变大,变成飞梭的模样。

        “我们上去吧。”安迪说。

        我们迅速地上了飞梭。飞梭没有座椅,所有人都只能站着。我发现飞梭的地面也有防摔力场,当我倾斜身体时一股推力迅速地把我推回原状。不过随着人的越来越多,大家几乎挤满了整个飞梭。如果每次都是这么多人的话,防摔力场恐怕都不需要启动了。

        飞梭开始启动。我在飞梭上几乎感受不到速度的变化。外面的光线突然亮了许多,随后迅速黯淡下去。这说明飞梭已经进入超空间了。外面几乎是一片漆黑,只有飞梭内的灯亮着。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进入超空间的情况。上次和安迪一起去地球时,出入超空间的时间都被我错过了。

        不过在超空间里的时间也不多。不到一分钟,我们便从超空间出来了。然后我们离开了飞梭,上了电梯。

        “她们真的太有钱了,”安迪在电梯上说,“在星球内进行跃迁已经够厉害了,但她们甚至直接在同一个站点里跃迁,直接从下车点跃迁到上车点。”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们刚刚坐上飞梭时是没人下车的。也就意味着上车的站点和下车的是不一样的,但可以肯定它们很接近。的确,她们确实是太有钱了,甚至都不屑于把飞梭移动这么一点距离。

        “我们先找个地方吃午饭吧。下午再去报道。”安迪说。

        安迪带我来到一家名叫齐澳披萨的店,这也是地球人开的。更准确地说是西欧国罗马地区的。我们合点了一份大披萨。这次我也可以喝咖啡了,就点了两份。我们还点了一些辅菜。

        “你现在对芈星的印象怎样?”安迪问我。

        “我不知道,感觉跟端星的差别不大吧,只是科技稍微发达一点。”

        “不只是科技发达,芈星人对自己身体的舒适度是很看重的。”安迪说,“而且老实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穹隆市的情况,在芈星内部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没有人知道。她们的文明恐怕要比我们先进好几倍。”

        “或许是吧。但我们毕竟不是芈星人。”

        “咱们对比一下三个星球的科技风格,其实也能看出很多不同。”安迪说,“芈星肯定是最先进的,就这大气层内跃迁技术,我们不知道要发展多少年才能赶上。”

        “是啊,在这方面我们落后太多了。”

        “其实在交通方面,地球可能都比我们要发达。你应该知道他们的地下贯穿隧道系统吧?”安迪问。

        “我知道,不过我确实没体验过。”

        “谁让你几次去地球都只待在一个城市,这个只有跨城市的时候才会用,你当然体验不到了。”安迪说,“他们的地下隧道建设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在快速动能转换技术发明之前就有了。最初他们是运用地心引力进行加速的,这种加速方式不会损耗太多能量,但确实有些慢了。而且只能在很小范围内加速,要去较远的地方需要不断进行中转。毕竟只有在地壳中隧道才能稳固。这项技术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淘汰了。”

        “这我听说过,这项技术本身也不是很成熟。它推出的时候好像还被很多人诟病。”

        “所以快速动能转换技术就很重要了。在003秒的时间里把飞梭的速度从0迅速加到每秒56公里,这样节省了多少时间?”

        “我们也有这种技术啊。”

        “那不一样。他们是在隧道里进行的,完全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安迪说,“而且他们还有强大的中央调控系统,飞梭进入隧道后就直接由系统接管,对于飞梭速度的控制可以精确到微秒级别,所以基本不用考虑相撞的问题。”

        “我们的飞梭在穹隆外飞行相撞的概率也挺小的,只要设置好高度就行了。”我有些不耐烦了,不明白安迪为什么要对这些科技上的细微差别这么感兴趣。

        “但还是有相撞的概率,尽管它可能比在穹隆内的相撞概率还要低。不过现在都没有穹隆了。”安迪说,“这不是重点。我只是想说,我们现在在大气层内的交通方式还有很多的局限,他们有地下管通隧道和中央调控系统,而我们只有快速动能转换技术。”

        “还有脱离子屏障技术。”

        “这个不重要。要是没这技术,快速动能转换技术就没什么用了。巨大的加速度会把一切物体都压扁,飞梭都会直接解体。”安迪说,“地球的这两种技术在端星很难实现,隧道系统就建不起来。地球人对地球内部的结构探索了几百年,才真正建成覆盖全球的隧道系统。而我们对端星地下的了解才多少?我们的起步就要比他们慢得多。”

        “这倒确实是。”

        “还有中央调控系统,你觉得有多少端星人能接受的?”没等我回答,安迪又继续说了,“端星人就不习惯一个强有力的大政府。最初移民端星的是科学家,随后是一些富豪和精英人才,我们骨子里就是不认可大政府的。我敢打赌,我们现在探索到的新星球,等他们把上面的气候和生态改造得差不多了,他们肯定会选择独立。”

        “但是我们现在找到的星球,没有一个的生态环境能媲美端星的?”

        “所以大气改造技术就很重要啊。只有改造好了大气,才能发展生态系统。”安迪说,“而芈星的大气改造技术比我们又要强不少,也只有跟芈星人学习技术,我们才能真正快速地改造一个星球。”

        “所以你希望以后移民新星球,然后发起独立运动吗?”我问安迪。

        这句话我是半开玩笑地问的。但是安迪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半晌。他望着窗外飞驰的人们,表情颇有些纠结。

        “我不知道,或许是吧。”一分钟后安迪终于说话了。

        我大概能理解安迪的纠结。他的祖先是最早移民端星的科学家。在端星独立运动期间,也有他的祖先在不停活跃。安迪的家族是端星真正的原住民,让他背叛端星显然是很难接受的。但安迪的性格又是比较随意的,并不会真的把星球、国家、民族等概念放在心上。他可以在端星混得风生水起,也能和地球人成为好朋友。以后在芈星,他大概也能很好地适应这里的文化吧。所以对于未来的生活,他注定需要进行非常艰难的抉择。

        “不管你选择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我对安迪说。虽然说得我自己都不是很相信。

        “谢啦。”安迪说,“我们回学校吧,你要赶紧去报道了。”


  (https://www.uuubqg.cc/88983_88983442/4216772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