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宋风云志 > 第一卷 风起建州 007章 义父刘子羽

第一卷 风起建州 007章 义父刘子羽


  第二日,张扬一早就来到院子里,想着习武之事如逆水行舟,现在发现鱼龙玉佩对自己身体改造的好处,更加要好好利用。张扬摆开姿势,

  打了一套太极拳。太极拳民间又叫养生拳,大学里面还有教授的课程,上到八十老人下到八岁小孩都会几手。

  张扬练习的是潘子哥教的军中秘传,配和固定呼吸方式,可以锻炼意、气、形、神的,学武之人更加有好处。

  从起势、右揽雀尾……左揽雀尾、十字手、收势共四十二式,以前张扬一套下来需打个半小时,身上微微出汗,现在一套下来要1个多小时,而且大汗淋漓,张扬知道太极拳讲究的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动作变慢说明每个动作过程都做完满,对拳法了解的越透彻,意、气、形、神越集中。

  等张扬收了功,发现院子上多了两个人。

  确实朱熹和来财。原来昨天朱熹被祝氏押着做功课,但是满脑子里都是张扬说的东西,根本没心思读下来,一夜也没睡好。

  一大早就跑过来找张扬继续讨教。发现张扬在院子里练功,招式虽软绵绵的但一招一势含着阴阳变化之理,便驻足观看,等张扬收口上前问道;“扬哥,练的是什么功法,有些微妙。”

  “太极拳。”张扬看着朱熹面色苍白,眼眶内凹,眼角布满血丝,想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技能,自己也从中得到好处,便开口问道:“此拳对身体有着莫大好处,三哥可否有兴趣学学?”

  朱熹少年心性,便开口答;“那便有劳扬哥,师父,请受徒儿一拜。”说着就要拜下去。

  张扬连忙扶住他:“举手之劳。”

  张扬便开始教授朱熹太极拳,一旁的来财开始还有些兴趣,学到小半感觉拳法无力不够精彩就放弃了。

  小朱熹一来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体不让祝氏过分担心真心想学,二来本生聪慧一会儿就学会了前十式。

  张扬还把如何行气吐纳的方法给他说了一遍。忠伯中间过来一趟,是夫人让他过来看下朱熹在干什么,张扬对他说传授朱熹养生健体的拳法,也去报于夫人知道,祝夫人倒也没阻止,还让忠伯告诉朱熹要以师礼待之。

  这样一来,张扬在朱府当上了朱熹的武术老师了,早上带着朱熹练太极拳,自己又苦练形意拳。

  下午朱熹则进行功课,但时常找张扬谈论,张扬也把自己有限的物理化的知识和朱熹分享,而后发现朱熹对世界本源的理解越发深刻,提的问题越加刁钻,再后来只负责说不负责回答,让他自寻思考。

  一个多月下来,朱熹脸上也不再苍白有些红润,饭量也增加,隐约觉得长高了些,确是太极拳带来的好处,祝氏也很高兴,要府上众人对张扬恭敬,绝口不提张扬寻亲的事情。

  这期间,张扬随着来福到外头里逛了下,浦城县本不小,但因在南方没有经历战火的摧残。

  听说前些年倒是有农民起义席卷建州各地,不过很快被朝廷派韩世忠剿灭了。

  朱府位于南城,坊间住居着官人商贾富户,临近县衙,北边是平民区,城中街道不宽,两侧卖热水,卖炊饼,卖油,还有一些表演戏耍的,一般都是粗布衣服,脚上绑着丝带,一些读书人士和富豪乡绅则着丝衣脚踩绸缎鞋在一些饭铺、茶肆、酒肆、歌馆寻欢作乐确实一副歌舞升平的画面。

  这日,忠伯领着张扬到县衙找县令以朱府担保,附籍(宋时期,临时**)就此办下。

  县令名吴明图,建州名士吴激远方侄儿,吴家在建州当地算名门望族。

  此时朱松为四品大员,吴县令虽然依仗吴家势力,却是不好怠慢,嘱咐手下张押司尽快办理,这样张扬在南宋总算不是黑户了。

  等待回到朱府时,来福告诉他府中有客,却是朱松的旧友。

  张扬一想自己也不认识,就回了屋里。

  等了会,来福过来说贵客想见一见张扬,胡氏派他过来相请,张扬便随着来福去了客厅。

  客厅里,刘子羽看着义子身体不似从前那么羸弱,很是高兴,接着考校起来朱熹的功课学问,一边却考虑如何弄清这个张扬的来历,刘子羽混迹军伍官场多年,自然不像胡氏那么单纯,好友远在临安留下朱府妇孺,自己自然要负起责任。

  张扬进了客厅,就感到一股气息锁住自己,厅里上座坐着圆领薄衣,头戴方帽,一缕长须,大约五十岁左右的文士。虽然表面上看着文弱而且面带笑容,但张扬感觉有种身入血池无法挣脱的压迫感。

  张扬略感呼吸不顺,手脚发麻,这时从腹部传来热流,压迫感也没那么强烈躬身一礼说:“见过夫人,见过这位相公。”

  刘子羽略感惊讶,自己弃文习武数十载,修炼的是名家武学,又在军中领兵杀敌,普通兵士在自己面前颤颤惊惊,若是有意压迫的话,江湖普通高手早已经求饶。这个张扬倒是有点不凡。

  年纪十七八,体态修长,半长发,面如皎月,星目剑眉,确实一个少年好郎君。

  张扬对刘子羽下马威很不爽,不过他生性洒脱,不与其计较,向胡氏:“不知夫子所招何事?”

  胡氏说道:“刘相公是官人多年好友,又是沈郎义父,此番从离任泉州知州赴临安述职,途径此地,特意来访,又知三哥儿习得太极拳身体不似之前羸弱,故请名师一见。”

  “是的,师父,义父也夸你的太极拳是颐养性情、强身健体上层拳法。”

  相由心生,刘子羽看张扬也不像大奸大恶之人,而且此等上层内家拳法也肯传授与人(古代武术都是敝帚自珍,非亲近关系不能传授),朱府众人多日相处也未有异常,至于身份来历或许涉及各人**,也不便强迫。

  “这位好汉,老夫也习武数十载,虽是入伍行军多年,但师从昆仑派(又名临清派)掌门玄一大师,也算半个江湖人士,前方冒昧试探,请多包涵”

  张扬这次知道原来在南宋真有这些武侠门派,不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是不是有?六大门派?一时间感觉进入的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不知现在与武林高手的差距有多大,一时间却是未答上刘子羽的话。

  “师父,师父,义父与你答话呢。”朱熹向张扬提醒道。

  张扬这才回过神来,一想又是前辈高手,又是朝廷高官向自己道歉,再摆架子就要被打脸了都,连忙答道;“在下失礼了,刘相公,竟是军中名将,在下十分仰慕。”

  “敌寇在外,我辈习武之人理因报与官家,驱除鞑虏,收复故土。”刘子羽这句话说的慷慨激扬,“张少侠,可否有兴趣与老夫切磋切磋?”

  张扬有心与南宋的武林人士比试比试,看下自己属于什么级别,便答应下来。众人移至院落,胡氏不喜武事故未跟随。

  张扬与刘子羽站定在院子两侧,两距一丈。

  张扬使形意拳预备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外摆,两脚的外沿夹角为90度,身体正对前方站,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向前平视刘子羽。却见刘子羽随着站在院中,双脚微微分开,两手自由下落,眼光直视张扬。

  张扬心想:古代高手原来都有一种气势,以势压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就像此时,刘子羽虽然是随意一站,其实早已经发招,他在军中战场上练就一种嗜血暴虐的血腥气势,与他文弱书生表面却是南辕北辙,估计手中杀敌不下数百人。

  此时,又身陷血潭之中,那种窒息感更强烈百倍,腹中热流急剧在身内减轻些压迫感,但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下来。

  形意拳主张快速突然,以我为主,交手时先发制人,此时气势已处下风,只能抢先出手。

  刘子羽是军伍出生骑马作战下盘因是弱点,张扬强行上身虚招快步崩拳,实招运力左脚准备直踏其右腿膝部,不敢留力。

  生出一股拳风,击袭向刘子羽,却看那刘相公侧身移动不接张扬崩拳,左脚微抬起。

  张扬这知道刘子羽早已洞悉自己的招式,右脚支点若被踢中那个,必定人仰马翻。伸出一半的左脚强自回收,后撤半步与之拉开距离。

  刘子羽得势不饶人,使出潭腿中飞身箭步弹,一时间刘子羽衣袂飘飞,化出百千腿影。

  张扬直到此刻才发现自己轻敌误判,刘子羽腿法精妙无比,漫天的腿影,虚虚实实难以招架,几欲放弃,倔强的不想一招落败,这时候热气涌向双目,发现腿影变缓,虚影中有成品子的实影,便无暇顾及,出拳击在。

  “啊”

  一股无可抗御的巨力透腿而入,张扬胸口如被雷击,竟吃不住势子,跄踉跌退。

  刘子羽心中暗暗称奇,本以为张扬会被一招逼得落败,但此子竟然看穿自己实影,奋然出手接住了自己左腿,一时间起了胜负心,暗使出四成腿力,此时腿上有点麻痹。

  “哈哈,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张扬本有点看不起古代武人,看刘子羽年老气弱,正所谓拳怕少壮,岂知一招落败,虽胸中犹如雷击,此时却无大碍,赶忙起来恭敬地道:“惭愧之极,多谢刘相公手下留情。”

  朱熹一旁看张扬一招落败,怕师父落了面子不好下台,连忙岔开话来,请众人回客厅休息。


  (https://www.uuubqg.cc/88_88292/452365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