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锦鲤农女:世子爷的心尖尖 > 第2章 谁能要一个傻子

第2章 谁能要一个傻子


赵氏狠瞪了自家男人一眼,气呼呼的出了门,径直出了院门,往村口方向走。

        回了娘家。

        赵氏娘家就在本村。

        小儿媳妇儿刘氏出了门,眼瞅着大嫂气呼呼的往娘家走,脚步一顿,一转。

        转身去了灶屋,打算给小花做点好吃的送过去。

        刘氏心里有另一本账。

        她儿子洪伟眼瞅着也要下场,洪志下场考试的时候可都带上了小花,不能到她家洪伟这里就不让带。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

        万一洪志的秀才真的是因为带上了小花才考上的。

        那她家洪伟要是也带上小花,是不是也能考上秀才。

        那可就……

        刘氏忍不住扬了扬嘴角。

        自从洪志考上秀才后,大嫂在村里,不,不光是在村里,就是在她刘氏面前,那都是端足了架子,说话做事底气十足。

        等儿子洪伟下场,考上了秀才。

        她刘氏也能扬眉吐气。

        想到这里,刘氏脚下的步子都变得轻快了起来。

        大岭子村村口赵家。

        赵氏沉着脸进了屋,见自家亲娘坐在炕上纳鞋底。

        赵氏爬上炕坐下,一语不发。

        赵氏的亲娘王氏抬头看了自家闺女一眼。

        “又是因为姜家请了郎中这事儿?我说你呀,性子咋就跟个炮仗似的,这么大个人了,整天跟一个小姑娘计较来计较去的,有意思?”

        “娘,是婆婆她偏心!你瞅瞅,这都多少年了,还治,本来就是治不好的傻病,这不是白白的花冤枉钱吗?她这病就是个无底洞,多少钱也不够填的!”

        王氏撩了眼皮看女儿。

        “人家小花治病花你们大房的银子了?”

        赵氏一噎!

        不吭声。

        “又没花你们大房的银子,人家亲爹在外累死累活的走镖挣钱,为的就是能把小花治好,你这当大伯母的倒好,有事没事就跟婆婆顶嘴吵架,咋滴,显得你家教好啊!我们赵家就是这么教养闺女的!你可别忘了,你儿子现在可是十里八村唯一的一个秀才。”

        “你说说你,你现在的心思是不是该放在洪志娶妻这事儿上!多花点心思打听打听,给洪志找一个贤内助才是正经,整天盯着一个孩子,臊不臊得慌,小花的事有你公公婆婆操心,你急什么?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娘,我可是你亲闺女!”

        “那也得讲理!”

        “我咋就不讲理了,我说不管姜小花了吗?我说过吗?家里但凡有好吃的,什么时候缺过姜小花的吃食,哪天不是好吃好喝的供着!”

        “行了,你公公婆婆愿意花钱请郎中给小花治病,这事儿你以后别掺和!”

        赵氏轻哼了一声:“我还能不知道公公婆婆的心事,不就是希望治好了小花,将来给那丫头找个好婆家吗!”

        “知道还闹!小花将来嫁好了,你们姜家不也好吗!”

        赵氏轻笑:“就她,还嫁好?谁能要一个傻子呀!”

        王氏皱眉,瞪了自家糟心的闺女,手里还没弄完的鞋底随后就拍了上去。

        “咋说话的呢!你可是亲大伯母!傻子傻子的叫,不寒你婆婆的心啊!你自己扪心自问,洪志进学的银子,哪一回你婆婆没拿?”

        赵氏表情一滞。

        这事儿赵氏她没法儿反驳。

        “还有,十几年前,老姜家是真穷,要不是你自己看上了姜祥文,我跟你爹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但现在你看看,你们姜家的日子是不是一天比一天的好,田里地里的庄稼都不用费心侍候,长得那叫个壮,家里养的鸡鸭鹅,你自己出去瞅瞅,谁家的鸡能长成你们姜家那么大的,下的蛋也全都是双黄蛋,拿到镇上去卖都比普通蛋贵一倍。”

        “自己心里好好想想,是不是自从小花到姜家后,这日子就好起来了,还有你家洪志,下场为什么带着小花,别人怎么想的先不管,你自己什么心思自己不清楚,还不是信了小花是锦鲤命格这事儿,满村里,从村头到村尾的打听打听,谁家不羡慕。”

        “行了,回去吧,你公公婆婆对你咋样,我们赵家又不是瞎子聋子,对小花那丫头好点,学学刘氏。”

        一提到刘氏。

        赵氏有些坐不住。

        她这妯娌是个惯会做人的。

        赵氏赶紧起身,扔下一句‘娘,我走了!’

        风风火火的就往家赶。

        赵氏赶到家,自己屋没进,先去看姜小花。

        门开着。

        赵氏正要迈腿进去就听到屋里传来刘氏的声音。

        “小花,这酥肉是不是好吃啊!三婶刚做的,小心烫,三婶给你吹吹再吃。”

        刘氏软声细语的说道。

        赵氏不用进去就知道姜小花此时肯定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刘氏。

        那小丫头除了会张嘴吃东西,啥都不会。

        果然,等了会儿又听到刘氏说:“小花也觉得这个好吃是不是,回头三婶给你多做一些。”

        赵氏低头,看着空空的两手,心有不甘的转身,回屋。

        寻摸着找点好吃的。

        上次回娘家,娘偷偷给的点心还没吃。

        赵氏拿了点心,有些舍不得。

        这是镇上苏记的点心,特好吃。

        赵氏是想着留给儿子洪志的。

        想到今天跟婆婆顶了几句嘴,叹气!

        罢了!

        还是给姜小花吃吧。

        赵氏这么做,也就是变相的哄老太太。

        “还有这朵珠花也是给咱们小花戴的,三婶帮你插上,哎呀,咱们家小花长得就是标致,插上这朵珠花后就更好看了,”刘氏脸上笑眯眯的。

        赵氏拿着点心斜倚在门口看着,翻了一个白眼。

        “等下次赶集,三婶再给小花买好吃的。”

        “小花呀,等你哥洪伟下场的时候,你可一定要帮帮忙,让你的洪伟哥哥考上秀才,好不好?”

        赵氏听了轻哼了一声,原来是打得这个主意。

        刘氏还真是蠢笨。

        以为秀才就是那么好考的。

        没点真本事,光靠小花这个小傻子,顶什么用?

        刘氏听到声音往后一看,是大嫂。

        脸上顿时有些讪讪的挂不住:“大嫂这么快就从娘家那边回来了!”

        “要你管!”赵氏迈步进来。

        刘氏看到赵氏手里拿着苏记的点心,垂眸轻扯了一下嘴角。

        心道,你不是厉害吗!

        厉害干嘛还来讨好婆婆,刘氏看了一眼姜小花头上的珠花,抿嘴笑了笑,这朵珠花,婆婆可是亲眼见着刘氏买回来的,如今插在姜小花的头上。

        刘氏都不用费心开口。

        婆婆自然就明白。

        倒是赵氏拿的是点心,吃到小傻子的肚子里,谁知道?

        “大嫂来了,正好,我得去灶屋做饭,小花就交给你了,你看着些,别摔了,”刘氏低眉顺眼的让开地方,走了。

        晚上。

        姜老太太喂孙女小花喝药,喝完药没一会儿小丫头就睡着了。

        姜老太太疼自己的孙女,不放心小花自己一人睡一屋,就在自己屋的外间放了一张小床,让小花睡。

        方便她照顾。

        老太太坐在床边,看着睡着的小丫头。

        这一晃就十四年。

        小丫头那皮肤嫩的能掐出水来,白白嫩嫩的。

        十里八村就找不出比小花长得好看的闺女来。

        可……

        贼老天!

        给了孙女这么一副好相貌,却偏偏是个傻的。

        姜老头子进来就看到自家老伴儿坐在孙女床边掉泪。

        老姜家几代都是男娃,到了这一辈儿,老大老三结婚早,生的也都是男娃。

        也就老二姜祥武,得了这么一个独苗苗女娃子。

        姜老太太跟姜老头子眼珠子似的疼着宠着。

        二儿子姜祥武打小就身体壮实,小时候被一个少林寺的武僧看中,跟着学了几年,十五岁就进了宏威镖局,娶了镖局东家的小姐。

        家里现在住的这套青砖大瓦房就是二儿子捎银子回来盖上的。

        日子原本是好的,偏偏那袁家小姐身子弱,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就这么扔下孩子跟丈夫走了。

        老二姜祥武是个孝顺孩子,自己有难处也不跟家里人说。

        自己带着孩子跑镖。

        姜小花是一岁左右才被姜老太太抱回来的。

        小丫头身子骨弱,抱在怀里跟只小幼猫似的,不哭不闹,特别好哄。

        长得还好看。

        小时候,村里人谁见了不得夸上几句,都稀罕的不行。

        就没见过这么俊的小闺女。

        一开始姜家的两个儿媳妇儿对老太太和老头子偏宠小孙女这事儿有意见。

        在她们看来,不过是个丫头片子。

        闺女都是赔钱货!

        有什么好的。

        长大后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

        三岁半那会儿,村里来了一个瞎了眼的算命先生,村里人谁不想算算自家有没有发财的命,都挤到瞎了眼的算命先生跟前。

        可这瞎了眼的算命先生却说,这个村子里他只算一人。

        村里人就问了。

        只算一人?咋算?有什么标准没有。

        瞎了眼的算命先生说,只给命格最贵的人算。

        村里人你看我我看你。

        随后就是一阵爆笑。

        一个个的笑得弯了腰。

        一生都在土里刨食儿的人,这命格能贵到哪里去。

        村里人觉得算命先生是在瞎胡咧咧。


  (https://www.uuubqg.cc/90460_90460197/4067941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