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梨花续长欢 > 第16章 青天暗

第16章 青天暗


太守府。

        张图远双手紧扣着搭在身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他总觉得有些不安。

        “张大人,你能不能消停一点,你这样走来走去的弄得我都莫名的烦躁。”赵海用食指敲打着茶桌,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张图远的影响,他也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对。

        “赵兄,这件事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不会,关押他们的牢房我加派了人手,他们现在是插翅难逃,两日后一切都会重回正轨。”

        “可是,我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顺利,要不我们些把场子清理一下,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不行,场子现在关不得。那些客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如果现在关闭了,场子的运行系统就会瘫痪。”赵海有他自己的打算,这五年来这个场子还有由这个场子打通的渠道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得到的那些资金是他在朝廷上和连锋抗衡的筹码,绝对断不得。

        “可这件事一但被公之于众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即使皇上有心留着你和连锋抗衡,但在来自众多人的压力下,怕是不得不打破这个平衡了。而且连锋必定会一口咬死我们,不会让我们有翻身的机会……”

        “闭嘴!”赵海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说说也不行。他费尽心思和连锋斗了一辈子,就算是死也绝不能死在连锋的手里。

        “这……唉!”张图远看着赵海的阴沉沉的脸色也不敢再多说,两人各自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黎梨和连清已经进入了赵海居住的厢房。

        房间里的陈设极其简单,除了床前立着的一面小巧秀气的屏风外,几乎都没有什么装饰的摆设。值得一提的是,床头处放有一个很大的衣柜,窗前摆着一个梳妆台,明晃晃的铜镜在月光下格外的显眼。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胭粉气息,还有一股很奇怪的味道,在两种味道交织下,整个房间都透着莫名的诡异。

        “这里真的是赵海居住的房间吗,怎么感觉那么像女子的闺房呢?”连清走到那面铜镜前细细打量,似乎要把这面镜子看穿。

        “或许他带了夫人或者小妾一起住在这里,你看这些胭脂水粉还有这个妆匣。”黎梨看到那些精致的钗钗环环还有瓶瓶罐罐,总算是明白了房间里那股浓浓的胭粉味哪来的了。看着连清还在皱着眉头,他突然想逗逗他:“你怎么知道女子的闺房长什么样,你是不是去过?”

        “嗯。”连清有些漫不经心,好一会他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回答不太妥当,连忙否认,“嗯?没有没有没有……”

        “哦,没有啊。”黎梨看着连清涨红的脸忍俊不禁,他不过就是随口一问,这孩子反应怎么那么大呢?!

        “嗯,没有。”连清再次强调,“不过他的夫人张氏身在浥阳,不是张氏的话这房间也不可能会有其他的女子。虽然赵海其他方面不怎样,但他对他的妻子还是很忠诚的,与其成亲二十年来一直忠贞不渝,即使张氏一无所出,赵海却一房妾氏都没有纳。”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觉得这房间格外的奇怪。

        “呵,这么说来赵海还是个专情的人?”

        “这……也许是吧。”连清想不到其他的解释。

        “我们暂且不说这个,这房间也不大,我们分头找,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了。”

        “好,我去这边。”连清现在也没有心思多想,径直朝那个大柜子走去,打开柜子那一刻他惊住了,“这……”

        “怎么了?”听到连清的动静,黎梨立马往连清的方向望去。

        柜子里除了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女装之外还有一具穿戴整齐的女尸。

        女子的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从妆容的完好程度来看应该是刚画上去不久的,但这女子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几天前,因为尸味很重。这女子是死后才被人精心打扮好放在这里的,而尸体会出现在这里,证明那个精心打扮尸体的人就是赵海。

        赵海,有恋尸癖。

        张氏一无所出不是她的问题,而是赵海这二十年来压根就没有碰过她,因为他对活人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冲动。

        不会有人会自愿把女儿的尸体送给赵海,尸体放久了会腐烂,而赵海会想尽办法满足自己。根据尸体的存放时间和需要的数量来看,这些女子绝不可能是自然死亡。

        “禽兽不如的东西!”除了这句话,连清已经想不到其他的能用在赵海身上的话了。语言是无力的,他现在只想用行动给赵海应有的惩罚。

        黎梨不言不语地把女尸轻轻移开,用双手在柜子里摸索着,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柜子里藏着他们想要的东西。

        “找到了。”黎梨在柜子的暗格里找到了几本账本还有一叠书信,他随意地翻了下那几本账本,发现赵海和张图远这五年来除了靠黑场聚集大量钱财之外,还擅自加重税收,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把扣除上交后剩下的部分收入囊中。

        尚宁富饶是不假,可是近几年河道失修,河水冲向两边的庄稼地,大大减少了收成。他们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农业不景气,商业难以运转,昔日繁华的尚宁如今呈现出来的是一片萧条。

        赵海、张图远应该是被称为“青天大老爷”的存在啊,“身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这种话已经没有人能说出来了,因为对“身在其位”的这些人来说,这种话无关痛痒,他们不会因为这些话就停止对百姓的剥削和压榨。

        “官”是什么?对于现在的中州来说,官就是一把剥削百姓的利器。至于“青天”是什么?没有人问,也没有答案。

        或许是之前所见让黎梨过于震惊,他在翻看账本时表现得异常平静。但这份平静并没有维持太久,在他打开信封时赫然入眼的秦培安三个字让他怔了怔,这封信的内容在他的心里掀起轩然大波。

        秦家的飞来横祸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三年前地下黑场的运作出了一些问题,需要一大笔的资金周转,于是赵海把目光放到了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钱庄上。

        这家钱庄的当家人正是秦培安。

        赵海需要的资金几乎要让这家钱庄倾其所有,但这家秦培安接下了这笔生意。剑走偏锋,这笔生意要是成了,日后收回的时候能大赚一笔,当时的秦培安需要赚那笔钱。

        江凌商业不景气,秦家的生意也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秦培安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压进去了,这场赌局他只能赢。所以和赵海这边的交接都是他亲力亲为,生怕中途会出现什么差错。

        很多时候就是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秦培安在交接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黑场的存在,发现了那些见不得人的金钱交易,发现了那些人性泯灭的黑暗游戏。

        他一身正气,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可赵海是朝廷命官位高权重,不是他那样的商人能撼动得了的。况且这件事实在是骇人听闻,没有人会相信,如果他拿不出证据只会把自己白白搭进去。正当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他收到了宋检写来的问候书信。

        十几年前他曾在机缘巧合下救过宋检的性命,在与宋检后来的相处中,觉得宋检是个值得深交之人,而秦培安对于宋检而言也不仅仅是救命恩人。两人相交甚欢,所以秦培安把宋检视为好友,两人之间一直有书信来往。于是他把这件事以书信的形式告诉了宋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且希望得到宋检的帮助。

        宋检也是身居高位,这秦培安知道,但他不知道的是朝廷的官员无一例外的被一分为二,分成两派,宋检选择站在了赵海这一方。并且宋检还是赵海的得力助手,赵海所做的勾当他没少参与,包括黑场这件事。

        只是这些秦培安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宋检是个值得信任的朋友。

        宋检收到秦培安的来信时震惊不已,震惊之后他纠结了许久,且不说秦培安救过他的性命,在后来十多年的相处中他也的的确确把秦培安当做朋友了。

        可是他与赵海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封信的落款写的是“宋检”。

        宋检最终选择了赵海,或者说他最终选择了他自己。

        他把秦培安发现场子的事情毫无保留的告诉了赵海,甚至连怎么处理秦培安他都已经想好了。

        在他决定把秦培安推出去的那一刻起,秦培安于他而言就只是一颗棋子了,一颗弃子。

        宋检在中州和南越交界的地带经营着贩卖军火的生意,私制军火已经是景阳帝的禁忌,更何况是向敌国贩卖私制的军火。他本想着若是经营得好也算是为赵海了一条财路,就算不能升官,至少在赵海那里的地位也会得到提升。

        可是他根本就不是做这种生意的料,第一批军火刚造出来就被盯上了,所以他急需找一个替罪羊把这把这批军火处理掉。

        江凌距离中州的边界不远,秦家在边界一带都经营着生意,这样一来秦培安就是这个替罪羊的最佳人选。只要把那批军火混入秦家的货物里再找人告发,那么人赃并获,秦培安百口莫辩。他写给赵海的这封信里除了把秦培安供出去之外,还把军火的事一并说了,希望能得到赵海的帮助。

        后面的事情不用想就知道,秦培安视宋检为挚友,可宋检转身就把秦培安送上了死路。

        赵海得知宋检自作主张经营军火生意时,自然是被他的愚蠢给气到了。可他知道宋检到底还是忠心的,而且秦培安已经留不得了,所以就按照宋检的计划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秦培安的那批货物换成了军火,又吩咐当地的官员前去搜查。

        事发突然,秦培安根本就没有机会扭转局面,何况赵海的动作很快,一上报就惹得景阳帝龙颜大怒,再加上赵海的煽风点火,皇上甚至都没有给秦培安申冤的机会,当即下令株连九族。

        当秦培安意识到自己是遭奸人陷害的时候,事情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不曾怀疑过宋检。他以为是他自己暴露了,才会让赵海如此大费周章来杀人灭口。他怕连累到宋检,甚至都没有向他求救,临死前还交代自己的儿子不要去找宋检。

        因为在他的心里宋检依旧是那个值得信任的至交好友。

        有不少人知道宋检和秦培安之间的关系,为了省去麻烦,赵海在揭发秦培安之前就寻了个由头把宋检送进大理寺,事情过去之后才把人放出来。

        赵海担心自己对此事过于上心会惹人怀疑,所以这件案子就留给了江凌县令,而他则在暗中把控。但因为场子也正处于关键时期,他多少有些分身乏术,这才让江凌县令有放了秦暮晨的机会。

        景阳帝在下旨对秦培安株连九族之后就不再管这件事,继续沉溺于酒池肉林里,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而赵海发现秦暮晨被放出来之后竟然也没有去赶尽杀绝,这倒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而是他知道秦暮晨对他的存在一无所知,所以打心底里认为秦暮晨掀不起什么波澜,而且秦暮晨的存在能给他一种莫名的满足感,还有宋检说留着秦暮晨还有用,于是他就不再为这件事费心思。

        “不好,暮晨有危险!”看完信后这是黎梨的第一个想法,他有些慌了,按照秦暮晨的速度,现在想必已经到达了浥阳,他担心宋检会对秦暮晨不利。

        秦暮晨知道他家被株连九族是皇上下的旨,所以身在天子脚下他自然不会以秦暮晨的身份示人,他应该是想着先捏造一个新身份。

        浥阳和江陵隔着千山万水,没有人会知道秦暮晨长什么样,甚至没几个人知道秦培安还有一个儿子,可是宋检知道。

        他此去浥阳无疑是羊入虎口。

        “怎么了吗?”连清注意到黎梨的神情有些不对劲。

        “我需要马上去浥阳一趟。”黎梨把手中的信递给连清,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现在不能慌,他还要把暮晨安全的带出来。

        “秦培安?”连清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我想起来了,三年前秦培安因为私自制造军火提供给敌国被株连九族,原来这一切都是赵海和宋检的阴谋,怪不得当年赵海对这件事如此上心,恨不得一天之内就把案子了结。他的手上到底还沾着多少人的鲜血!”如此大的冤情就任凭赵海一手遮天被尘封了三年,“你与这秦培安可是有何渊源,急着去浥阳是为了这件事吗?”

        “我有一个朋友叫秦暮晨……”

        “秦暮晨?”

        “他秦培安的儿子。”

        “秦家不是被株连九族了吗,秦培安的儿子怎么可能会幸免?”

        “这我日后再和你解释,秦暮晨现在应该已经到达了浥阳,并且很有可能已经和宋检见面了。宋检于他而言是父亲临终前都还深信不疑的人,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对宋检有所怀疑。我怕他用尽心思为自己设局,却没有想过防宋检,他此去怕死凶多吉少,我要去救他。”

        黎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秦暮晨于他而言很重要,“我现在过去应该能在我们被问斩的时间前赶回来,翻案的证据已经找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我速去速回。”

        “嗯,你去吧,这里有我。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了,或许他在路上遇到什么事情给耽搁了,说不定现在还没有到浥阳呢。”连清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目光,他觉得自己有些嫉妒这个素未谋面的秦暮晨,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黎梨如此,“要是遇到危险的人是我,黎梨也会那么着急吗?”他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不过他没有问黎梨,他自己回答了,“一定也会的!”

        亏得黎梨不知道连清心里在想什么,不然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一句:“不会!”

        黎梨现在满脑子都是秦暮晨,只希望真的像连清说的那样,秦暮晨在路上耽搁了。

        “嗯。”他应了连清一句之后便开始运转体内的法力。

        “暮晨,你一定要等我。”


  (https://www.uuubqg.cc/96702_96702289/4283515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