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执夭九令 > 第70章 好孩子 赫连槿瑟

第70章 好孩子 赫连槿瑟


  在安京城如此井然有序、热闹非凡的大街上,这声音起得着实突兀,众人不免一怔,回过神来就见宿倾已经足尖一点腾身跃了出去,大家忙跟了过去。

  完全转过街角才看清了状况。

  只见一辆马车被两匹暴躁的马左摇右摆地拖拉着颠了过来,马匹跑得飞快,带动马车轮子碾压地面的声音从正常的“吱吱悠悠”变成了而今的“砰砰锵锵”。车厢摇晃得厉害,车窗上的帘子偶尔被风掀起,隐约可见里面是一个三四岁大小的娃娃,那娃娃脸上带着惊惧交加的神情,随着马车的颠簸来回摇晃,一副要哭不哭的表情。

  然后就见宿倾飞起,像是一只盘旋而过的大鹰,两只脚错开,足尖分别在两匹马的颈间点了一下,而后打了个旋,单手劈开车厢外壁,滑过去抱起了里面的小孩儿,最后在车厢残垣上一顿,飞身落下,站在了地上。

  再看那两匹马,方才还是暴躁发狂,而今却是动作迟缓,最后停了下来,车子停时,马也倒在了地上。

  街上人群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先前的紧张焦急早就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敬佩与感激。不知是谁起了个头,整条街上陆续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

  “漂亮!”

  “英雄啊!救了孩子还没伤到旁人!”

  ……

  “那两匹马这是死了?”众人都在赞叹英雄,这时却有个不和谐的声音询问着马的事,引着众人都不禁将视线下移,看向已经不动弹的那两匹马。

  有那好事的,过去蹲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倒地的两匹马,然后抬头惊呼:“还有气,也不见血,这是……晕了?”

  路人又是一阵轰动,人群涌过去,将地上的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有那懂行的探手摸了摸马的脖子,点头肯定道:“没死,晕了。”然后又解释:“当时那种情况,如果马直接死了,会立即停下来,它们疯跑时后劲儿那么大,这一停还不得把车厢带翻了过去,到时候后果可就不可想象了。”

  又有一个养马的行家附和道:“嗯嗯,老李头,你这话在理,看这样子,这马是被定住了颈间经脉,压制住了血液流动,所以它们才会行动迟缓,最后停了下来。”

  路人都是连连点头,啧啧称奇,这时想起来那个英雄,赶紧扭头去看,却不料原地早已没了人。大家顿时面面相觑。良久才有人说:“这是做好事不留名啊,侠士也!”

  这时,人群中有个人,也就是之前引领众人看马的那人,脸上现出如释重负的神色来,悄悄溜走了。他不知道的是,他一走,后面就有两个人不动声色地跟了过去。

  一人在前,两人在后,就这样穿过大街,来到了十字路口处一处酒楼跟前。

  吟醉楼。

  在前的那人正是琴莫。他一进酒楼,就有小二哥上前行礼引路道:“琴居士,请随小的这边走,九爷他们都在三楼雅间里等您。”

  琴莫先是被那句“琴居士”给震了个无语,又因“九爷”二字憋笑到内伤。

  “琴居士”三字的来源是,琴莫是邪派四时居中夏荷居的掌门,虽然这掌门当得无比悠闲,也没什么名人轶事流传于江湖,但是因为夏荷居上一任掌门夏鹰扬是天下闻名的武痴,武功造诣曾经达到了全江湖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境地,所以,琴莫作为武痴的传人,在江湖上还是很有声望的。因此,但凡讲规矩的人家,见了琴莫都还是要尊称一声“琴居士”的。

  而“九爷”自然指的是宿倾了。宿倾在九重天百里岛,明面上是百里琤,也就是百里傒父亲的小徒弟,排行第九,而吟醉楼最初建立时用的就是百里岛的人脉,所以现在吟醉楼的人都称呼宿倾一声“宿九爷”或是“九爷”。

  琴莫随着店小二去了三楼雅间。后面的两人也进了酒楼,大堂里立刻就有小二迎上来,行礼笑道:“郁大少爷、郁二少爷,可是要雅间?”

  原来一路尾随琴莫而来的两人正是豫王府的两位少爷:郁耾因和郁聆因(郁聄茵的两个哥哥,与宿倾曾在思美人青楼一见。见卷一第46章)。

  郁耾因没说话,只是打量着酒楼的摆设。吟醉楼,是仅次于醉太平的酒楼。“吟醉”二字取自谭用之《秋日圃田送人随计》中的“吟抛芍药裁诗圃,醉下茱萸饮酒楼”一句。

  吟醉楼在京城有个雅号叫做“文人墨客楼”,顾名思义,吟醉楼主要接待书生文人,实在称得上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单看这吟醉楼一楼里的摆设,就可见一斑。

  大堂中央是十六张方桌,方桌旁边有四张座椅。桌子是高脚大桌,椅子不是长条板凳,而是书房中的座椅。桌子四角都有一个凹槽,里面放置着文房四宝。

  大堂两侧是小长廊,设有小隔间,隔间外有竹门,内有珠帘,既可以开着竹门挡上珠帘也可以关上竹门。珠帘上是人物画,有仕女图,也有书生图;竹门上则是风景画,画山画水画四季。关上竹门时珠帘垂在门上,珠帘的上组成的仕女图或是书生图与竹门上的风景交融,合二为一又成一幅画。

  大堂往里走就是一道月亮门,雕工精湛的月亮门框屹立在挂满书画的墙边。书画下面燃着香炉,香炉里是上好的沉水香,熏香染染,不知是书香墨香侵染了这熏香,还是熏香沁进了书墨里。又或是三香合一,终是成就了一个绮丽醉人的书香画卷。

  再往后就是去二楼的楼梯了。楼梯是回旋的,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郁耾因打眼一看,就知道之前那人没在大堂,便缓步踱到了楼梯处。后面的郁聆因对那小二道:“我们和之前那人是一起的,你带我们过去就行。”

  店小二还是笑容满面,不过话说得干脆:“二少爷您莫要玩笑了,方才那位爷进来时明明说了没有客人了,特意吩咐小的不要去打扰呢。”小二心道:您认识琴居士?我怎么不知道呢。何况认识琴居士大都认识宿九爷,想进三楼那个雅间,直说找宿九爷,整个吟醉楼就没人敢拦。顿了顿,他见郁聆因面上现出尴尬之色来,又道:“二少爷您放心,小的肯定给您找个好点儿的雅间,绝不比方才那位爷的差,您请。”说完就在前面带路。

  郁聆因与郁耾因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又懊恼,心中暗道不凑巧,没想到方才那人竟还说了这样的话。此时也不好继续强求,二人只得跟着小二上了二楼。

  ***

  且说琴莫进了雅间,见众人已经点好了饭菜,就直接坐下了。

  宿倾将沏好的茶水递给琴莫,道:“有劳风遥了。”(琴莫,字风遥)

  琴莫笑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只是,凌之,你还是这般懒怠应对这种场合,恐怕你这‘冷善’的名号是摘不下去了。”(宿倾,字凌之)

  宿倾没说什么,只是不在意地一笑,倒是对面的百里傒道:“风遥你还不知道她,莫说摘不下去了,恐怕她还想要戴结实了呢。”

  松音和梅妆也帮腔道:“兰溪此言大善!”(百里傒,字兰溪)

  众人都笑。

  原来,当时宿倾救下了那个小孩子,抱着孩子四下一看,就见不远处有几人正急慌慌地跑过来。

  领头的是车夫,还没跑到近前,只是老远看见孩子得救了,脸上现出感激又庆幸的表情来,只觉得浑身都没了力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后面是两个女子,一个年纪稍大,少妇打扮,脸上布满了焦急的泪水,正提着裙子使劲儿跑,口中喊着“我的孩子!”

  另一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身材很是纤瘦,所以跑得并不快,但是显而易见也是竭尽全力了的,只见她脸颊通红,目露惊慌,两手提着裙子,头上本应该戴着的帷帽早已不知所踪了。

  宿倾抱着孩子疾走过去,那少妇惊慌失措地奔过来一把揽过了孩子,熟料那孩子双手还围在宿倾脖间,一时间将宿倾也拉了过去。

  少妇揽住了孩子,然后撞在了宿倾身上。因为宿倾个子高,这少妇又是典型的娇小女子,只搭到宿倾胸口处,这一撞就撞了个实实在在。

  宿倾:哎哟我的胸,本来就平,这下子更没有了,以后易容估计都不用裹布了……

  那少妇显然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情景,这一撞直撞得头晕眼花,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再一看对方是个少年,顿时又羞又窘。她虽然已经是孩子的娘了,但年纪并不算大,十五岁出嫁,而今只有十九岁。

  少妇赶紧低着头后退两步,福了福身:“小女子衡微谢英雄救命之恩。公子大恩,小女子没齿难忘。”

  宿倾倒没注意她的羞窘,她胸口还疼得厉害,这女子脑门真硬啊,头上不知道是什么簪子,还“趁机”刺了自己一下。只是大庭广众之下又不好揉,宿倾只得忍着疼去哄孩子:“好孩子,你娘来了,松开手好不好。”

  后面那个少女也追上来了,刚到了跟前就听见这么一句,看这少年的样子还没自己大呢,就叫一个三四岁的娃娃为“好孩子”了,真是有趣,她顿时就笑了,刚笑了两声,突然瞥见那少年的袖口,顿时就僵住了。

  那是一簇墨竹叶子。

  衡微这时也从害羞中缓过来了,想要将孩子接过来就也听见了那句话,不由得也笑了,此时见着少年年纪不大却很是稳重可靠,再看孩子显然是受了惊吓,一时不宜换手,就不着急接了。然后回头对着一起来的赫连槿瑟笑了一下,只是还没笑完就发现她竟然……在哭……(赫连槿瑟在番外三,第62、63章)


  (https://www.uuubqg.cc/50_50076/260538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