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执夭九令 > 第263章 及笄礼 四经绞罗

第263章 及笄礼 四经绞罗


  等众人都走了,宿倾看看天色,估摸着还能再睡一个时辰便又回房睡回笼觉去了。没办法,现有的帮手走了个空,预定的人手还不见踪影,白天肯定要忙一天了,这时候不睡足了岂不是自讨苦吃?

  宿倾摇摇顶着 “盘根错节”一头乱发的昏沉脑袋,一边感叹着众人真是好精神一边回了房间。

  这次是真的一时无话了——一个时辰后,清晨的第一缕微光分开琉璃窗踱步进来,照得屋子里一片温煦。

  宿倾靠在床头,头上松松玩了个的发髻,手里拿着那卷礼品册子细细翻看着。

  册子的前几页都是瑜城白府的,上面的节礼也如往年一般,既有茱萸香囊、菊花酒、纸鸢这种常见的重阳节礼,也有书籍珍本、冬衣发簪等寻常家用的物品。这些都是留在瑜城的松音、蓝辞几个准备的,宿母和宿信也添加了些许。

  除了这些,瑜城这边特别一点的便是宿母三个专门为宿倾准备的及笄礼了:宿母送的是一套头面首饰,后面备注了名字——伊州帝绿。卓嬷嬷送的是四套礼服,用以及笄礼上女子所穿。宿信送来的则是一坛酒,名字也是备注在后面——湖月生。

  宿倾一一看过来,最后目光在“湖月生”三个字上停留了一瞬,然后嘴角就带了笑。她想起十二年前的一天。

  ### 

  那天,宿倾刚刚知道女儿酒的风俗,便兴致勃勃领了弟弟去后院竹林埋酒的地方指给他看:“嬷嬷说了,姐姐的及笄酒就埋在这里呢,等十二年后就能取出来喝了。”

  宿信:“那信儿的及笄酒呢?也埋在这里吗?”

  宿倾抿嘴笑,摸摸弟弟的小圆脸:“弟弟是男孩子呀,不用及笄的,所以嬷嬷没有为你准备啦。”

  宿信似懂非懂,但很明显不开心。

  “不过弟弟有弱冠酒呢。”宿倾指着地上另一处标记道,“等你二十岁的时候就能取出来用了。”

  “那我可以十五岁取出来么?”宿信眼睛亮了。

  “不好吧。”宿倾呆了一呆,迟疑道。

  宿信噘嘴:“可是我想和姐姐一起。”

  “不合规矩吧?”宿倾戳戳宿信头上两个小发揪揪上的银铃铛,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恐怕不吉利。”

  宿信摇晃她的手:“姐姐比规矩重要啦,我想和姐姐一起,姐姐……姐姐你就答应我吧!”

  “嗯……”宿倾为难,忽又眼前一亮,“这样吧,如果你十五岁的时候病愈,我就答应你一起取出。”

  宿信脸色黯然:“如果不好呢?”

  “怎么会不好,那个时候你肯定早就好了!”宿倾拍他手,“快吐三下,快,呸呸呸!”

  宿信还是抿着嘴,意外执拗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好,姐姐自欺欺人。”见宿倾瞪他,又噘嘴,“本来就是嘛,姐姐敷衍我,我都知道的!”

  “你倒学会‘敷衍’这个词了!真坏!”宿倾哭笑不得,这个词乃是卓嬷嬷的常用词,而且还是常对着宿倾用的词——“大小姐,您又敷衍老奴,这就是您绣的花样子吗?这是烤鸭还是烧鹅?反正老奴看不出哪一只像是鸳鸯来。”

  宿信昂着头,一副“威武不能屈”的小模样。

  敌强我弱。宿倾无法,最后只能屈服:“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你也埋一坛湖月生酒,十二年后,如果你好了,我就过及笄生辰,到时候咱们同饮此酒;如果……不能如愿,那咱们各饮各的。”

  宿信答应了。

  *** 

  宿倾指尖摩挲着礼单上“湖月生”三个字,微微叹息一声。她的酒已经饮尽了,是在瑜城与郁聆因几个同饮的。当时的约定完成了后者,那天宿信提前病发,使得她饮下的酒更添苦涩。

  没想到宿信把他的那坛酒送来了。

  宿倾扭开头去,将视线放在卓嬷嬷准备的四套礼服上,她曾经查询过,知道女子及笄的时候要换三次衣服:未行礼之前女子脚下穿着普通的布鞋,头上梳双鬟髻,身上穿着被称作“采衣”的童子服,采衣颜色鲜艳,生动活泼,衬得姑娘鲜花一般。经过初加后,女子换上素色的襦裙,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再加后,换上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三加后,则更换与头上钗冠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这种大袖长裙礼服,为上衣下裳制,配有佩绶等饰物。

  三次更换,四件衣服,分别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以此象征女子的成长过程:及笄礼前,女子还是女童,身着颜色亮丽的采衣,表现了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一加发笄,对应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这个时候的女孩子成长为少女,有了豆蔻梢头的纯真淡雅;二加发簪,女子端庄,一举一动皆带上了少女的明丽大方;三加钗冠,深衣换做大袖礼衣,鲜妍生动的女孩子长成了雍容大气的女子。

  宿倾透过礼单上的几个字,仿佛看到了那四套礼服,甚至不用看,宿倾就知道她们的布艺。

  朱红杯纹四经绞罗。

  四经绞罗是极其难得的技艺,哪怕是最熟练的绣娘一匹罗织下来也得半年有余。织出来的罗以轻软著称,轻薄透气,面料表面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浮雕效果,端的是精美绝伦、美不胜收。

  而“朱红杯纹四经绞罗”则是指罗上绣有杯纹。如古代文献《释名》记载:“绮有杯文者,因其形如杯而称为杯文。”

  卓嬷嬷善绣,奇异的是,她只擅长四经绞罗这一种技艺。这种极美又极难的工艺,让宿倾喜忧参半——喜的是,自从宿倾幼时,卓嬷嬷就已经在为她及笄时的四件礼服做准备了,用的正是四经绞罗的织法,宿倾曾见,第一眼就惊为天人,再见更是倾心,生平第一次开始盼望及笄快来好穿新衣。忧的是,卓嬷嬷有志于教会宿倾四经绞罗。

  那就敬谢不敏了。

  对于一个能把一对儿鸳鸯绣成一只烤鸭外加一只烧鹅的“奇女子”来说,学习四经绞罗的困难程度完成不亚于让一个九尺高的大块头在不惊动老鼠的前提下去它们家一游。

  ### 

  “嬷嬷,我真的学不来啊!”宿倾沮丧极了,“嬷嬷你别生气,我给你表演一套新学的剑法怎么样?”

  卓嬷嬷:“不怎么样。大小姐心灵手巧,肯定能学会的!”她就不信了,那样一双十指纤纤的巧手,老天爷赏的大福气,怎么就学不会四经绞罗!

  “我心灵手笨,嬷嬷求放过。”宿倾装可怜,捂着脸偷觑着卓嬷嬷的脸色。

  卓嬷嬷:“小姐手笨还能学焗瓷?小姐想敷衍嬷嬷也该寻个更可靠的由头。”(注:焗瓷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中。)

  “好吧,我不学焗瓷了,这下公平了吧!”宿倾拍拍卓嬷嬷的手,一副“你不要心口不一啦其实我都懂”的神情安慰她道,“我晓得嬷嬷心里别扭呢,我以后也不学焗瓷了好不好,嬷嬷不要眼热我的焗瓷师父啦。我还是和嬷嬷最好的!”

  卓嬷嬷将绣花针塞进宿倾手中,完全不为所动:“小姐还是继续练手吧,练好了咱们就开始学四经绞罗。”

  “嬷嬷你有没有好好听我讲话呀!”

  “听到了听到了……”不等宿倾指证她也态度敷衍,就又道,“等小姐像学成焗瓷一样学成四经绞罗后,嬷嬷也像你那个师父一样感叹一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后请辞,好不好?”

  宿倾哑了。

  卓嬷嬷:小丫头,你师父的束脩还是我给结算的呢,我能叫你哄骗了去?好好练针吧您嘞!

  *** 

  宿倾失笑:可能卓嬷嬷怎么都想不到,她教的织布技法会被她用来学针灸吧。每每想起那天了悟师父感谢卓嬷嬷帮忙督促自己练针时卓嬷嬷那种哭笑不得的神情,宿倾都会忍不住轻笑出声。

  人说外冷内热,卓嬷嬷绝对是此中豪杰。

  宿倾看着册子,心中澎湃,不晓得那四套礼服的成品会如何美轮美奂?想想都叫人激动。宿倾提醒自己一会儿好好整理库房,无比要将衣服存放好,那可是卓嬷嬷七八年的心血。想到此处,宿倾愈发想念卓嬷嬷了。

  还有母亲。

  宿倾绕回去,深吸一口气,盯着册子上那套头面首饰的名字看了好久,看着看着眼睛就有些潮湿了。

  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关于羡慕的曾经吧,在那个曾经里,小女孩看见母亲梳妆台上精致的发簪,会惊呼会爱不释手;母亲见女儿喜欢,会打开匣子给她看自己的珍藏,然后换来女孩子更惊艳的赞叹声。

  宿倾的那个曾经中,让她惊叹的便是这一套首饰了。


  (https://www.uuubqg.cc/50_50076/300640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