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风起微澜 > 第25章 杳杳桃源仙路邈 2

第25章 杳杳桃源仙路邈 2


  “身为剑修,你对剑道想必很有研究了?”她问道。

  他却摇了摇头,说道:“我是更想献身科学研究的。”

  回想起他请她代借科学期刊之举,但闻此言倒也并非十分惊讶。她又问道:“依你之言,你似乎更适合成为法修,为何修炼剑道呢?”

  “我师父是一位剑修,他逃避追杀时身上只有剑修功法。”他说道,这是现实原因,还有另一层心理因素不便交浅言深,他的师父希望仇人死于剑修之剑下。

  “待我完成师父之愿后,或许会散功重修罢。”他说着“或许”,语气里却毫无犹豫之意。

  “还能散功重修?”她诧异道。

  “为何不能?”他说道,“只要你愿意。”

  若她问的是除他之外的任何一个修士,得到的答案必然是大摇其头地否定,修为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实力、地位、权势,是修士立身之本、立足之基,而修炼又是多么艰难且限制重重,资质、资源、运气缺一不可,因此他们根本无法接受拥有过后的失去,失去后再经历一回艰难困苦。然而于沈修篁而言,如今的修为不过是他报仇的工具,像是一柄用以杀人的剑,但他不喜欢用剑,也不喜欢杀人,他更喜欢望远镜、显微镜、粒子加速器、放电管……

  她不自觉地咬着嘴唇想了想,说道:“但我尚且不知晓自己是否愿意成为法修,或许剑修更适合我也说不定?为何剑修需要从头修炼,而法修不必呢?”

  “剑修筑基,对躯体强度、意志力的要求极高,短期内怕是很难修炼到这个程度,最重要的是,领悟剑意对于剑修的筑基必不可少,剑意由剑气而始,剑气由剑修自身意志与真元相融而生。”他无辜地笑了笑,说道,“但我似乎也没有说过法修不必?我没有见过法修的功法,有很多地方尚且存疑。”

  薛湘灵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毫不留情地说道:“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他并不在意,反而说道:“我的修为比你高多少呢?在修道一途的见识也未必比你广博许多,不过是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你讨论罢了。难道我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自己从不去思考验证么?”

  徒受指责,她心下难以服气,也不知方才是谁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嘴脸?却又并非毫不心虚,在修炼一事上,她确实过于依赖他了。于是一下恼羞得涨红了脸。

  “见到你以后,我倒是更明白了一些。”他装作没看到她恼羞成怒的神色,以缓解尴尬,“剑修之修为,即其‘剑道’,与其‘剑术’不可分割,不习剑术,不可能领悟剑道;不在练剑时领悟剑道,便无法成为修士。但依你如今的情况,‘道’与‘术’显然是分开了的,只提升了修为,却不知法术。你自然不可能是剑修,但若说是法修,似乎也不尽然。即便你知晓了术法原理,能够施展法术,如此便能算作法修么?事实上,我作为一个剑修,同样能施展法术。”

  “既然剑修之修炼须以元神之力与真元相融,那么法修或亦是如此,”她也不再同他计较,思考起来,“我或许也不算是法修,但却未必不能筑基。我急着筑基,不过是为老师治病,即便因此而有什么后遗症、副作用,我也废基重修不就好了。”

  她说得潇洒,令他不由哂然。

  平京已是七月流火的时节,而九月的滇南却犹然酷暑难当,又兼林茂草深,湿气蒸腾,氤氲而起,仿若迷障。

  “我上次前来是冬季,没有这么重的瘴气。”沈修篁说道。

  彼时两人正在滇南穷山恶水的茂密雨林中穿梭,几乎没有路可言,每一步都踩在草丛灌木之上,脚下的不知是泥土还是动物的腐烂肉质,松软得仿佛会陷出一个深坑来;头顶则是细密交织、隐天蔽日的茂盛枝叶,将大片的日光筛得仿佛丝线,越发无力穿透浓稠得像是要滴出水来的蒙蒙白气。

  “古书上说‘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诚不欺我。”薛湘灵不得不将呼吸放得微不可闻,又质疑道,“这里为瘴气所据,几乎毫无灵气,真的会有秘境?”

  “或许正是因为这里灵气贫瘠,祖师才将秘境置于此处,”他揣测道,“若在灵气丰盈之地,岂不容易被其他修士发现。”

  茂密的丛林与茫茫的白雾将人包裹得密不透风,几乎一成不变的风景只让人错觉无论走了多少路程,都还在原地踏步。从旭日初升出发,直走到夕阳往地平线下坠了大半,沈修篁才在一个水潭前停住了脚步。

  薛湘灵往四处端详了一下,周围的景致和他们走过的路中所见到的大同小异,一路行来,他们面前的这个水潭不是最大的,不是最小的,不是最清澈的,也不是最浑浊的,平平无奇得随处可见。

  “水潭下面有一个洞穴,秘境就在里面。”他解说道。

  她在水潭边上蹲下,往水里张望去,然而无论是视觉,还是神识,都告诉她,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水潭,里面也只有普通的岩石、泥土和鱼虾。

  正在她皱眉欲要张口询问时,忽觉背后一股推力迫近,根本没有给她躲避的机会,便“噗通”一声坠落水中。骤然落水,她差点反射性地向上浮起,随即才想起反正是要下水的。

  一瞬之后,又是“噗通”的一下水花四溅,另一个人跳入水里,静候已久的她突然暴起揪住对方的衣襟,怒斥道:“你他娘的有病啊!”

  可惜身处水中,除了“咕噜咕噜”地吐出一堆泡泡之外,什么声音也传不出来,反倒惹得对方噗嗤一笑。她气得咬牙切齿的,将双手移到他的脸上,用力□□了一番他的小白脸,才泄愤松手。

  水潭乍看起来清澈见底,实则深度足有十几米。两人的闯入仿佛将一汪翡翠破开,碎玉飞溅之间,惊得潭中三三两两的鱼虾四散而去。

  沈修篁一直下沉到水潭底部某处,挥手放出数道剑气,在砂石淤泥中切出了一个缺口,而潭中的水竟然像是对这缺口视而不见似的,没有一滴从缺口下漏。然而薛湘灵跟着他进入缺口时,却发现这缺口下竟也盛满了水。

  进入缺口后,两人合力将缺口重新封上,随后沈修篁还原了封印缺口的阵法,以致完全看不出这处曾有过一个缺口的迹象。趁着这档口,薛湘灵举目四望,水里黑黢黢的一片,不若水潭中仍有阳光照映到,而且这里的水流较急,不似水潭中沉静,上下左右都是黝黯的岩石,而前后则深不见底,不知通向何处。

  待封堵好缺口后,她随着沈修篁逆着水流的方向潜行,在黑暗又一成不变的暗流里很容易失去时间概念,不知前行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模糊的光芒。

  他们游进了光芒里,循着从黯淡到明亮的光芒而行,在光芒最明亮的地方,头顶已没有了土石的阻拦,两人立即往上浮起,从水中冒出头来。

  这是一处峡谷,两边山峰高耸陡峭,嶙峋而雄奇,贯穿山间的水流时而潺潺缓缓,宁静清澈,时而湍急成瀑,白浪堆叠,两岸山麓绿树如茵,落英缤纷。与雨林的湿热难耐,瘴气密布迥异,这山谷里却正是春风送暖,生机盎然的时节。

  但作为修士,最先关注的却不是这里美妙的风景,不等从水里上岸,薛湘灵便惊叹道:“这里的灵气竟如此浓郁!”不只是灵气贫瘠的滇南雨林,甚至比她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充裕百倍。

  或许是已经来过一次,沈修篁倒是未显出惊奇之色,率先上了岸,说道:“这里仅是秘境外围,我上回稍稍探过路,继续往前便有妖兽阻拦,越往深处,拦路妖兽的修为便越高。”

  从平京到滇南的五天来,虽然无法修炼,但她也并未闲着。现下,她的修为不输于人,缺乏的只是有效地运用灵力的手段。经过她的试验摸索与沈修篁借由剑修的推论,两人推测,法理已然融入真元的法修施展法术只需将运作方式熟稔于心,不必再知晓其原理,像是拥有已然造好的器具,只要知道其使用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它。但她并非法修,真元仅是纯粹的真元,元神亦只是元神,即手上并无任何器具,若想使用,便得重头开始制造,而且临场制造的器具只能使用一回,无法留存。临场构造的术法自然无法比拟法修多年的精雕细琢,其中亦无法蕴含法修深谙于心的法理之道,威力自是大打折扣。但如今她为了探索秘境,不得不硬着头皮临时抱佛脚,尝试着先构造术法模型。

  术法模型类似于数学模型,并无实体,而是一个虚拟的结构。最简单的构造过程是:第一,明白要构造一个什么样的法术,要达到何种效果;其次,假设产生法术效果需要的主要因素;第三,分析各要素的指标,构造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确定完善术法要素;最后,探究用何种手段创造术法要素,如何实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及其达成术法目的最终运动方式。

  她目前只见识过尹元风的四个符术,砂石漩涡、飞沙走石、烈火和金灵利刃。

  其中砂石漩涡和飞沙走石是同是以砂石为材料,只是运动方式不同,倘若身边有砂石,可以直接控制其进行高速运动,但普通的砂石,即便为灵气所控制,杀伤力也有限,远不如灵气与自然元素结合后再合成的砂石。由元素合成物质,对普通人而言复杂程度非同寻常,但身怀灵力这种奇诡的能量的修士将灵气元素合为实质,只要灵力与元神足够充沛,不过一念之间。

  依照传统的五行分类,基础的土系、水系、金系法术绝大多数只需分为三步,分子分解、元素合成和物质运动,而火实质上是电子跃迁的一种能量释放,以她目前的修为还无法观察分析和控制比原子更微观的粒子,因此只能通过元素摩擦碰撞来促成能量释放。木系则更特殊一些,在现阶段只能由生命物质表现出来,通过改变条件或是直接改变生命体的运动方式来使生命体的活性发生变化。

  斗法时的形势瞬息万变,以她现下的神识强度,还无法达到随着形势变化立即构造术法随机应变的程度,只能事先熟练几个术法的原理与构造方式,以便对敌。


  (https://www.uuubqg.cc/69_69067/36724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